御前总管升职手札_分卷阅读_212(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同时赵璨还让人在民间散布流言,甚至在一些三流小报上登了揭秘的文章,将当初先帝临终托孤,长春真人将小徒弟留下辅佐新皇的故事说得惟妙惟肖。
  而且故事里又隐隐暗示,皇帝登基之后之所以有那么多的新政推出,其实正是这位护国神师在背后推动。只不过护国神师为人低调,而陛下则始终不知情,所以才不为人所知。
  且不说这个看上去满是漏洞的故事,光是护国神师这个称呼就让平安一脸黑线。
  他本意是要破除迷信,让人们相信科学道理不要被糊弄啊,为什么最后自己反倒成了迷信头子?
  护国神师这种称号一听就是那种招摇撞骗,蒙蔽圣听然后弄权耍诈的人吧?
  也不知道赵璨究竟是怎么跟朝臣们沟通的,这么荒谬的圣旨,竟然也没有大臣跳出来上书反对,真是奇了怪了。
  实际上平安不知道,赵璨原本想要做的远不止如此。
  他本来是希望彻底抹去平安从前作为太监的经历,然后为他编造个合适的身份,最后再赐个同进士出身,封个能够御前行走的官职,让平安堂而皇之的立于朝堂之上。
  这样,数十年后,当早年的这些事情都已经在时光之中化为烟云,知道这些隐秘的人不多,自然便能将事情彻底瞒过,让平安以朝中重臣的身份留名与史书之上,与自己传一段君臣相得的佳话。
  这才是赵璨理想之中的解决办法。完美,而且不留痕迹。
  但是理所当然,他遭到了朝臣们的全力反对。
  文人们犯起倔来是一点道理都不讲的,他们宁可身死,也绝对不允许平安一个阉人以文臣的身份立于朝堂之上。对他们来说这简直是把整个士林的名声踩在脚下。这一点,就连跟平安交好的几位官员,也不得不隐晦的开口劝说赵璨。
  赵璨希望这件事能够和平解决,否则他一意孤行的话,闹大了以后想要遮掩就不可能了。万一哪位文臣一时脾气上来了撞柱死谏,那么赵璨就永远不可能为平安正名了。
  所以最后他也不得不妥协,答应各自后退一步。于是就变成了现在这个结果。
  虽然有些荒谬,但朝臣们宁愿接受宫里住进了一个装神弄鬼的道士,至少这样一来,最多只能说是赵璨这个皇帝被人蒙蔽,而跟他们没有关系。否则平安败坏的就是文人的声誉了。
  因为有了这样的默契,所以朝臣那边表现得格外沉默。
  说起来,这还是除了不愿意娶妻之外,赵璨第二次为自己筹谋私事。实际上,如果理智客观的对待这件事,朝臣们之中也有一部分人觉得他的做法无可厚非。
  身为皇帝,本是天下共主,坐拥万里江山,就算再怎么肆意行事都不为过的。但赵璨从登基到现在,不管跟文臣们是不是意见不同,但是做的事情却没有哪一件是错的。而且基本上没有为自己谋过私利。
  没有修造陵寝,没有大修行宫,没有广选美女,没有沉迷于世间一切逸乐享受之中,而是勤勤恳恳,侣行帝王之责,将大楚治理得无比兴盛,功绩直追开国之君。
  是人都总会有些私心,赵璨已经做得很好了,这会儿要为自己办一点私事,而又不算为难,为什么不答应?
  毕竟,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赵璨这样其实也不错。至少他有弱点,有私心,那就还是有破绽的。如果他真的无比冷酷,没有任何人和事能够打动他,那朝臣们才应该担心呢。
  只要赵璨一直这么下去,不糊涂,那么他们自然也容得下平安。反正历史上比赵璨荒唐得多的君王也不是没有,甚至还曾经有过差一点将自己的臣子封为皇后的皇帝,相较之下,赵璨已经很克制了。
  当然,也不排除有大家根本没办法阻止赵璨,所以索性就默认了的意思。
  因为这种种考量,所以才会出现如今这种一派平和的情景。
  平安本以为要不了多久就会有传言骂自己迷惑君上之类的。毕竟大臣们虽然不能做什么,但传点儿流言又不费什么事。
  不过他显然低估了自己之前所做的那些事带来的影响。实际上,随着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大楚的发展也越快越快,所有人都看在眼里。毕竟享受到这些好处的是他们,心中自然也怀着感激,对赵璨这个皇帝的观感也就越发的好。
  民间更是早就已经隐隐有传闻出现,说赵璨是天上的紫微星下凡。
  否则为什么千百年来大家都做不到的事情,他偏偏就做到了呢?
  所以现在,这个护国神师的名号一出,百姓们立刻愉快的接受了。
  就说陛下不凡么,否则的话,天机观一脉不知道传承了多久,从来没有哪一位皇帝得到过他们的青睐,愿意担任护国神师的。——紫微星身边,自然应该有几位护法才像样。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