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林妹妹的婚后甜宠日常_分卷阅读_31(3 / 4)
她原本神情懒懒的,青葱一般的手指无意间在摆弄花枝,仰头冷不防见到黛玉的面容,一双媚眼直竖,凌厉的叱道:“那里来不懂规矩的人,见了本宫还不跪下行礼。”
黛玉也是个口里不让人的,挑起秀眉打量了她一眼,冷笑道:“我这一跪,还不知你受不受得起呢。”
那女子一听,两颊瞬间鲜红,还是旁边的宫娥有几分眼色,赶忙伸手给搀扶了。又在她耳边低低说了一句什么,方才向黛玉躬身一揖,恭敬道:“奴婢给王妃娘娘请安。咱们甄妃娘娘刚起午觉,还有些神思困顿。”
甄氏是皇帝的嫔妃,黛玉却是廉王的嫡妻,又是皇帝的长辈,因此甄妃本应该比黛玉低了一头。甄氏虽然不情不愿,尊卑长幼还是清楚的,只得给黛玉行了礼,道了一句万福。
因着先前孟皇后的话,黛玉也无心和她虚与委蛇,于是淡淡的一点头就打发了。待转过了御花园外,她不由自主回头又瞧了坤宁宫,眼前浮现起孟嫤妤凄楚的神情,和甄氏目空一切的骄横,内心颇有些伤感之意。
正在那里作想,只看见坤宁宫里一团人走进院去,不一会儿就有连哭带喊之声,断断续续的随风一样飘出来,叫人听得毛骨悚然。
作者有话要说: 已为□□的黛玉,不是伤春悲秋,想的东西和少女时总会有点不一样了。
第63章 第六十二回
永庆七年九月七日,皇长子殇, 年方两岁。帝后痛失嫡长子, 均哀恸不已,永庆帝下令一切典礼如皇太子仪, 辍朝三日, 隆重举丧。
黛玉得到消息时,呆呆的出了一回神, 水澜已经翻身爬起来穿衣,一手抚着她的背骨,嘱咐道:“大皇子没了, 皇后必定大受打击。夫人与皇后交好,还是劝她保重身体,节哀顺变。”
黛玉点点头, 似是自叹:“娘娘本来就不好, 皇上对她又冷漠得很。这次痛失爱子, 不喾为致命一击, 恐怕也难劝。”
水澜拧起了双眉,同样一叹:“人死不能复生, 活着才有指望。玉儿还是劝皇后看开些, 以免被人趁虚而入。”
黛玉会意,凝眸道:“王爷是说甄妃?我在宫里见到了,人倒长得极标致,就是眼生得颇高了些,全不把人瞧着的样子。”
水澜扣上了最后一颗暗金的领纽, 只说:“甄妃实则算半个故人,她是甄宝玉的堂姐,不过我听着,夫人好像看不上她的轻狂样儿。话说回来,若是皇后沉浸在悲苦中不可自拔,皇帝非但不会怜惜,且早晚会生腻烦之心。”
“怎么会?”黛玉仰起脸,澄澈的眼眸犹如一泓的秋水,带着水澜最贪看的纯真和洁净,让他忍不住牵动了一点温软,“大皇子难道不是皇上的儿子?儿子都没了,不该身心悲痛?”
水澜抬起了手,最后停在了她的桃腮上,如春风一般轻柔的拂过:“皇帝还年轻,总想着子息繁盛,不会为了一个皇子就停了后宫宠幸,反而要在她人身上弥补痛苦,可懂?”
黛玉低下头,语气中含着几分唏嘘之意,冷笑道:“这便是帝王薄幸,还是男儿皆是如此不堪?”
水澜听了,伸手突然往她额头上一拍,俊颜不觉失笑:“玉儿这可是指桑骂槐之言了,拐着弯儿把我也给圈进去了。”说完,黛玉跟着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水澜因想了想,又道:“也不是负心薄幸的缘故,人原本就是趋利避害的,本能的逃避悲伤罢了。况且上皇死了以后,皇帝畅快顺意惯了,怎么肯和皇后相对垂泪,愁眉不展的。再者甄妃会讨欢心,他就自然的愿意过去。”
说完,黛玉一时间若有所思,又因为外头马车已经齐备,二人也不敢耽搁,先行进宫去了。
一直到了大明宫前,两边已尽替成白纸糊的灯笼,往来宫人闹闹哄哄,里面哭声摇天振地。黛玉下了车,直奔停灵之室先哭了一回,然后在偏殿见过孟嫤妤。
这一见险些吓了一跳,彼时的孟嫤妤哭得嗓子都哑了,身上瘦得只剩一把骨头,那里还有昔日丝毫的绝代风华,宛如一夜间老了十岁一般。
黛玉看了心酸,忙忙上前劝道:“娘娘节哀,保重凤体要紧。皇太子泉下有知,见了娘娘这样憔悴,也会跟着伤心的。”
孟嫤妤悲感甚深,珠泪一发连绵下来,嘶声哭道:“不瞒妹子,要不是恐家中老父老母耽心,我真想跟着大皇子一道伸腿去了。”一边说,一边又流泪不止。
黛玉被这话吓得不轻,忙向外看了两眼,幸好四下无人,都在乱哄哄的守丧,即掩住了她的口,悄声说:“娘娘慎言,万不能说这样的丧气话。倘或叫有心人听去了,向陛下跟前学舌,必讨不了好的。”
孟嫤妤正满心沉在巨大的悲苦中,如何肯听人三言两语的劝,依旧满脸的哀哀欲绝之色,盯着一壁的朱墙出神。
黛玉看了,不由想起之前水澜的话,伸手握住了她发凉的掌心,低声道:“人逝不可复生,再如何伤心,也不过亲者痛仇者快。妾身说句僭越的话,娘娘还年轻,还会再为陛下诞下嫡皇子的。”
孟嫤妤一愣,方才如梦初醒似的接口:“妹妹的意思是……”
嫩白的手指抵住樱唇,黛玉轻轻的嘘了一声:“皇太子没了,陛下对娘娘心有所愧,要是能借此再得一位皇子,岂不就是皇太子投胎转世,还来当娘娘的儿子了?”
孟嫤妤虽还是泪珠涟涟,但终究答应了一句,默然沉思不语。 ↑返回顶部↑
黛玉也是个口里不让人的,挑起秀眉打量了她一眼,冷笑道:“我这一跪,还不知你受不受得起呢。”
那女子一听,两颊瞬间鲜红,还是旁边的宫娥有几分眼色,赶忙伸手给搀扶了。又在她耳边低低说了一句什么,方才向黛玉躬身一揖,恭敬道:“奴婢给王妃娘娘请安。咱们甄妃娘娘刚起午觉,还有些神思困顿。”
甄氏是皇帝的嫔妃,黛玉却是廉王的嫡妻,又是皇帝的长辈,因此甄妃本应该比黛玉低了一头。甄氏虽然不情不愿,尊卑长幼还是清楚的,只得给黛玉行了礼,道了一句万福。
因着先前孟皇后的话,黛玉也无心和她虚与委蛇,于是淡淡的一点头就打发了。待转过了御花园外,她不由自主回头又瞧了坤宁宫,眼前浮现起孟嫤妤凄楚的神情,和甄氏目空一切的骄横,内心颇有些伤感之意。
正在那里作想,只看见坤宁宫里一团人走进院去,不一会儿就有连哭带喊之声,断断续续的随风一样飘出来,叫人听得毛骨悚然。
作者有话要说: 已为□□的黛玉,不是伤春悲秋,想的东西和少女时总会有点不一样了。
第63章 第六十二回
永庆七年九月七日,皇长子殇, 年方两岁。帝后痛失嫡长子, 均哀恸不已,永庆帝下令一切典礼如皇太子仪, 辍朝三日, 隆重举丧。
黛玉得到消息时,呆呆的出了一回神, 水澜已经翻身爬起来穿衣,一手抚着她的背骨,嘱咐道:“大皇子没了, 皇后必定大受打击。夫人与皇后交好,还是劝她保重身体,节哀顺变。”
黛玉点点头, 似是自叹:“娘娘本来就不好, 皇上对她又冷漠得很。这次痛失爱子, 不喾为致命一击, 恐怕也难劝。”
水澜拧起了双眉,同样一叹:“人死不能复生, 活着才有指望。玉儿还是劝皇后看开些, 以免被人趁虚而入。”
黛玉会意,凝眸道:“王爷是说甄妃?我在宫里见到了,人倒长得极标致,就是眼生得颇高了些,全不把人瞧着的样子。”
水澜扣上了最后一颗暗金的领纽, 只说:“甄妃实则算半个故人,她是甄宝玉的堂姐,不过我听着,夫人好像看不上她的轻狂样儿。话说回来,若是皇后沉浸在悲苦中不可自拔,皇帝非但不会怜惜,且早晚会生腻烦之心。”
“怎么会?”黛玉仰起脸,澄澈的眼眸犹如一泓的秋水,带着水澜最贪看的纯真和洁净,让他忍不住牵动了一点温软,“大皇子难道不是皇上的儿子?儿子都没了,不该身心悲痛?”
水澜抬起了手,最后停在了她的桃腮上,如春风一般轻柔的拂过:“皇帝还年轻,总想着子息繁盛,不会为了一个皇子就停了后宫宠幸,反而要在她人身上弥补痛苦,可懂?”
黛玉低下头,语气中含着几分唏嘘之意,冷笑道:“这便是帝王薄幸,还是男儿皆是如此不堪?”
水澜听了,伸手突然往她额头上一拍,俊颜不觉失笑:“玉儿这可是指桑骂槐之言了,拐着弯儿把我也给圈进去了。”说完,黛玉跟着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水澜因想了想,又道:“也不是负心薄幸的缘故,人原本就是趋利避害的,本能的逃避悲伤罢了。况且上皇死了以后,皇帝畅快顺意惯了,怎么肯和皇后相对垂泪,愁眉不展的。再者甄妃会讨欢心,他就自然的愿意过去。”
说完,黛玉一时间若有所思,又因为外头马车已经齐备,二人也不敢耽搁,先行进宫去了。
一直到了大明宫前,两边已尽替成白纸糊的灯笼,往来宫人闹闹哄哄,里面哭声摇天振地。黛玉下了车,直奔停灵之室先哭了一回,然后在偏殿见过孟嫤妤。
这一见险些吓了一跳,彼时的孟嫤妤哭得嗓子都哑了,身上瘦得只剩一把骨头,那里还有昔日丝毫的绝代风华,宛如一夜间老了十岁一般。
黛玉看了心酸,忙忙上前劝道:“娘娘节哀,保重凤体要紧。皇太子泉下有知,见了娘娘这样憔悴,也会跟着伤心的。”
孟嫤妤悲感甚深,珠泪一发连绵下来,嘶声哭道:“不瞒妹子,要不是恐家中老父老母耽心,我真想跟着大皇子一道伸腿去了。”一边说,一边又流泪不止。
黛玉被这话吓得不轻,忙向外看了两眼,幸好四下无人,都在乱哄哄的守丧,即掩住了她的口,悄声说:“娘娘慎言,万不能说这样的丧气话。倘或叫有心人听去了,向陛下跟前学舌,必讨不了好的。”
孟嫤妤正满心沉在巨大的悲苦中,如何肯听人三言两语的劝,依旧满脸的哀哀欲绝之色,盯着一壁的朱墙出神。
黛玉看了,不由想起之前水澜的话,伸手握住了她发凉的掌心,低声道:“人逝不可复生,再如何伤心,也不过亲者痛仇者快。妾身说句僭越的话,娘娘还年轻,还会再为陛下诞下嫡皇子的。”
孟嫤妤一愣,方才如梦初醒似的接口:“妹妹的意思是……”
嫩白的手指抵住樱唇,黛玉轻轻的嘘了一声:“皇太子没了,陛下对娘娘心有所愧,要是能借此再得一位皇子,岂不就是皇太子投胎转世,还来当娘娘的儿子了?”
孟嫤妤虽还是泪珠涟涟,但终究答应了一句,默然沉思不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