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臣娇娘_分卷阅读_85(2 / 4)
梁帝一行人慢悠悠从京城逛过来,到达青州府的时候,已经是仲春时候了,正是青州府景色最宜人的时候。百花盛开,娇娇垂柳,微风拂面,湖水荡漾,搭配历史悠久的古城楼,即便是见惯了京中金碧辉煌的巍峨城楼的众人,也都带着欣赏的目光,看着处处带着文化气息的青州府。
尤其是覃九寒来了之后,更是将这份古朴发挥到了极致。比起那些想要干出一番大事业的知府,覃九寒则淡然了许多,他虽然也不想浑浑噩噩度过在青州府的时光,但他到底没有那般急功近利。于他而言,有妻有子,便已经是上天给他最好的馈赠了,其余的,反倒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自他来了青州府,便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将青州府的官场势力和风土人情了解了个彻底,才开始自己的施政。他最先下手的,便是青州府的风貌一事,在这件事上,他始终坚信,最原始的,反而是最适合青州府的,作为一个古城,建那么多同古城相违和的庭楼,乃是最愚蠢的做法,简直能用“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来形容。这座城,原本便有倾城之貌,只需抹去那些浮尘,便能轻易重新攫取那些文人骚客的目光。
他集结了青州府数百名匠工,这些匠工都是最擅长青州风物的,将青州府稍有历史的地方,都一一作了保护性的修缮,在令其焕然一新的同时,更是让其保存的时间大大增加了。因为本来就不是推翻重建,耗费的时间很短,但是效果却十分明显,往日里破败的古院落,老旧的古城墙,都被修缮得古朴而完善。这令本来就是十分善于思考的青州人,也得到了思路,明白增加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反而还不如恢复其原有的古朴风貌,也都跟着修了修自家的院子。
青州府虽然不是富庶的地方,但是读书风气盛行,比起吃喝花用,更多人愿意将钱财用于精神层面的享受,对于吃喝玩乐一事,反倒没有那么乐衷。因此,不少城中百姓都跟着修缮了院子。
这么一来,青州府城内面貌一新,这种“新”,并非那种改头换面的“新”,而是令人耳目一新。比起新生的城,青州府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浓重的古朴气息。但同那些古城相比,青州府又多了几分宜人居住的感觉,将古朴与宜居完美融合,让一个古城,真正的生动了起来。
原本还有几分轻蔑的京中子弟,对于这所谓的古城,还是有几分不屑的。对于这些在繁华的京中呆惯了的纨绔子弟,大概觉得下江南才是好差事,至于青州府,哼,只有个死了好几百年的书呆子的庙,哪怕是跟着皇上来,那也是吃苦受累的差事。
但没想到,一被迎进城门,这些京中子弟还真的有点诧异,矜持些的还端着架子点点头,嘴上淡淡赞一句,“倒还算是值得来一来”,而那些不矜持的,已经仗着自己在人群中没人发现,正大光明四处打量起来了,还在心底琢磨:
这青州府倒是真有几分模样,小爷平日里虽然不喜看那劳什子的书,但今日在这城里一走,还真的有点想抱着本书看一看……诶,那座宅子里井边那个看书的女子,长得倒是一般,倒是这沉稳的气质看得小爷有点心动。
至于早就来过青州府一次的梁帝,最是欣喜,面上露出喜色,吩咐身边大太监道,“你去吩咐伺候祉儿的奶娘,把祉儿抱过来,朕也要让他瞧瞧,这就是咱们梁家的江山,梁家的天下!”
大太监见皇上兴致正浓,忙小跑出去。大太监一走,谈兴正浓的梁帝,忽然便将目光落在随行的覃九寒身上了,他眯眯眼,似乎是在琢磨什么,随即道,“哦,朕想起来了。你是当初那个外放的探花郎,朕还记得,你那时是自请外放的,倒是真干出了些实事。先是在那个小县,现在是青州府,你倒是有些真本事。”
覃九寒拱手,他并未十分受宠若惊的模样,虽然恭敬得让人挑不出错处,但是也不是那种将自己放到尘埃中的低下,他道,“皇上过誉了,臣不敢当。盂县之事,乃是周大人为了民生考虑,才把臣作为典型。至于青州府,臣不敢居功,青州府本是圣人行迹之地,处处福地,臣不过是恢复原本的灵气罢了,并未有何新举。”
梁帝本来也就不喜欢那种老爱夸赞自己丰功伟绩的臣子,作为皇帝,他本人并没有什么政绩,完全就是在啃先帝的老本,所以自然也不喜欢吹嘘自己的臣子,毕竟,他没得吹嘛。
因此,梁帝面上露出了几分笑意,说话中也亲近了不少,“朕此番来青州府,除了圣人庙之外,还打算去青州书院看看,到时候还要你随行安排了。”
覃九寒倒是没觉得意外,应了下来,“臣有幸能随伺陛下,乃臣之福。”接着,他就没有继续说话了,伴君如伴虎,适当的沉默反倒比喋喋不休更好。
梁帝也正好不想说话了,本来么,他对青州府就没有什么了解的,来是来了,那也纯粹是来了而已,对于青州府的政务一概之事,他可以说是知之甚少,因此,覃九寒适当时候闭了嘴,反倒令梁帝觉得自在不少,心中对他的评价也高了几分,觉得他是个有本事且识趣的人。
这个评价,在梁帝这里,算是相当高的评价了。
这时,离开去吩咐奶娘的大太监急匆匆回来了,身后还跟着个很有福气相的奶娘,怀里抱了个精雕玉琢的娃娃。覃九寒略看了一眼,心道:这孩子也太瘦了些,比不起他家中那个小胖子。
要知道,温哥儿可是出生便有八斤半的小子,比他阿兄勋哥儿都结实了许多,再加上后天养得好,现在就是个精力充沛的小胖子。而太孙则不然,宫中养孩子养得娇,喂太撑了不敢,倒是饿是饿不出毛病的,所以生得瘦些也正常。不过,总的来说,小太孙还是个健康的孩子。
圣驾在安排好迎接圣上的府邸门口停下,知府的院子虽然不小,但真要让皇帝带着随行妃子以及一众京中子弟,外加这么多的侍卫太监宫女住下,还是太勉强了些。好在本朝皇帝来了好几回了,青州府接圣驾都接出经验来了,以往特意为圣驾而准备的府邸也排上了用场。
说是府邸,其实不然,说是行宫都不为过,毕竟几个妃子还能一人分一个院子,剩下的一众京中子弟也都不用挤着住,实在是占地很大。
等梁帝那边安顿好,覃九寒又带着本地官员,陪着这位兴致颇高的陛下用了顿御膳,才能离开。
出了府邸,同他一道的青州府其余官员还都谈兴正浓,但覃九寒却是有点懒得说话了,他平时本就沉默,偏偏今日陪了梁帝一整日,作为青州府的知府,他不免要为梁帝介绍本地的风土人情,这么一来,今日说了不少的话。
旁的官员们也十分识趣,见他不大有兴致的样子,便拱手道,“大人今日想必是累了,下官便不叨扰大人了,大人如此受盛宠,后日还要伴驾,可要好好歇息。”
覃九寒也不推辞,朝他们点点头,便乘了自家的马车,率先离开了。
回到府中的时候,推门而入,一室温暖,晕黄的烛光之下,妻子正在哄着到了夜里便格外有精神的温哥儿,覃九寒心下一松,难得有了几分逗弄小儿子的兴致,走上前去,伸手摸摸温哥儿的三下巴,用略带嫌弃和调侃的语气道,“真是个小胖子。”
小胖子还不知道自己被爹爹“嫌弃”了,露出笑脸和红红的牙龈,嘻嘻地笑了起来。
蓁蓁帮着儿子打抱不平道,“你别说温哥儿胖,胖乎乎的,多可爱啊,健健康康的才好。”
面对妻子的话,覃九寒则是淡淡一笑,毫无原则的妥协了,连连应道,“是,是,是,娘子说得对,胖胖的才好,多有福气。”
蓁蓁也不诚心要怼人,见相公“知错就改”,便又贤妻良母起来,道,“今日晚膳没用好吧?我准备了粳米粥,放了鸡肉的,好克化,适合晚上用,还温着呢,你用些吧。” ↑返回顶部↑
尤其是覃九寒来了之后,更是将这份古朴发挥到了极致。比起那些想要干出一番大事业的知府,覃九寒则淡然了许多,他虽然也不想浑浑噩噩度过在青州府的时光,但他到底没有那般急功近利。于他而言,有妻有子,便已经是上天给他最好的馈赠了,其余的,反倒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自他来了青州府,便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将青州府的官场势力和风土人情了解了个彻底,才开始自己的施政。他最先下手的,便是青州府的风貌一事,在这件事上,他始终坚信,最原始的,反而是最适合青州府的,作为一个古城,建那么多同古城相违和的庭楼,乃是最愚蠢的做法,简直能用“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来形容。这座城,原本便有倾城之貌,只需抹去那些浮尘,便能轻易重新攫取那些文人骚客的目光。
他集结了青州府数百名匠工,这些匠工都是最擅长青州风物的,将青州府稍有历史的地方,都一一作了保护性的修缮,在令其焕然一新的同时,更是让其保存的时间大大增加了。因为本来就不是推翻重建,耗费的时间很短,但是效果却十分明显,往日里破败的古院落,老旧的古城墙,都被修缮得古朴而完善。这令本来就是十分善于思考的青州人,也得到了思路,明白增加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反而还不如恢复其原有的古朴风貌,也都跟着修了修自家的院子。
青州府虽然不是富庶的地方,但是读书风气盛行,比起吃喝花用,更多人愿意将钱财用于精神层面的享受,对于吃喝玩乐一事,反倒没有那么乐衷。因此,不少城中百姓都跟着修缮了院子。
这么一来,青州府城内面貌一新,这种“新”,并非那种改头换面的“新”,而是令人耳目一新。比起新生的城,青州府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浓重的古朴气息。但同那些古城相比,青州府又多了几分宜人居住的感觉,将古朴与宜居完美融合,让一个古城,真正的生动了起来。
原本还有几分轻蔑的京中子弟,对于这所谓的古城,还是有几分不屑的。对于这些在繁华的京中呆惯了的纨绔子弟,大概觉得下江南才是好差事,至于青州府,哼,只有个死了好几百年的书呆子的庙,哪怕是跟着皇上来,那也是吃苦受累的差事。
但没想到,一被迎进城门,这些京中子弟还真的有点诧异,矜持些的还端着架子点点头,嘴上淡淡赞一句,“倒还算是值得来一来”,而那些不矜持的,已经仗着自己在人群中没人发现,正大光明四处打量起来了,还在心底琢磨:
这青州府倒是真有几分模样,小爷平日里虽然不喜看那劳什子的书,但今日在这城里一走,还真的有点想抱着本书看一看……诶,那座宅子里井边那个看书的女子,长得倒是一般,倒是这沉稳的气质看得小爷有点心动。
至于早就来过青州府一次的梁帝,最是欣喜,面上露出喜色,吩咐身边大太监道,“你去吩咐伺候祉儿的奶娘,把祉儿抱过来,朕也要让他瞧瞧,这就是咱们梁家的江山,梁家的天下!”
大太监见皇上兴致正浓,忙小跑出去。大太监一走,谈兴正浓的梁帝,忽然便将目光落在随行的覃九寒身上了,他眯眯眼,似乎是在琢磨什么,随即道,“哦,朕想起来了。你是当初那个外放的探花郎,朕还记得,你那时是自请外放的,倒是真干出了些实事。先是在那个小县,现在是青州府,你倒是有些真本事。”
覃九寒拱手,他并未十分受宠若惊的模样,虽然恭敬得让人挑不出错处,但是也不是那种将自己放到尘埃中的低下,他道,“皇上过誉了,臣不敢当。盂县之事,乃是周大人为了民生考虑,才把臣作为典型。至于青州府,臣不敢居功,青州府本是圣人行迹之地,处处福地,臣不过是恢复原本的灵气罢了,并未有何新举。”
梁帝本来也就不喜欢那种老爱夸赞自己丰功伟绩的臣子,作为皇帝,他本人并没有什么政绩,完全就是在啃先帝的老本,所以自然也不喜欢吹嘘自己的臣子,毕竟,他没得吹嘛。
因此,梁帝面上露出了几分笑意,说话中也亲近了不少,“朕此番来青州府,除了圣人庙之外,还打算去青州书院看看,到时候还要你随行安排了。”
覃九寒倒是没觉得意外,应了下来,“臣有幸能随伺陛下,乃臣之福。”接着,他就没有继续说话了,伴君如伴虎,适当的沉默反倒比喋喋不休更好。
梁帝也正好不想说话了,本来么,他对青州府就没有什么了解的,来是来了,那也纯粹是来了而已,对于青州府的政务一概之事,他可以说是知之甚少,因此,覃九寒适当时候闭了嘴,反倒令梁帝觉得自在不少,心中对他的评价也高了几分,觉得他是个有本事且识趣的人。
这个评价,在梁帝这里,算是相当高的评价了。
这时,离开去吩咐奶娘的大太监急匆匆回来了,身后还跟着个很有福气相的奶娘,怀里抱了个精雕玉琢的娃娃。覃九寒略看了一眼,心道:这孩子也太瘦了些,比不起他家中那个小胖子。
要知道,温哥儿可是出生便有八斤半的小子,比他阿兄勋哥儿都结实了许多,再加上后天养得好,现在就是个精力充沛的小胖子。而太孙则不然,宫中养孩子养得娇,喂太撑了不敢,倒是饿是饿不出毛病的,所以生得瘦些也正常。不过,总的来说,小太孙还是个健康的孩子。
圣驾在安排好迎接圣上的府邸门口停下,知府的院子虽然不小,但真要让皇帝带着随行妃子以及一众京中子弟,外加这么多的侍卫太监宫女住下,还是太勉强了些。好在本朝皇帝来了好几回了,青州府接圣驾都接出经验来了,以往特意为圣驾而准备的府邸也排上了用场。
说是府邸,其实不然,说是行宫都不为过,毕竟几个妃子还能一人分一个院子,剩下的一众京中子弟也都不用挤着住,实在是占地很大。
等梁帝那边安顿好,覃九寒又带着本地官员,陪着这位兴致颇高的陛下用了顿御膳,才能离开。
出了府邸,同他一道的青州府其余官员还都谈兴正浓,但覃九寒却是有点懒得说话了,他平时本就沉默,偏偏今日陪了梁帝一整日,作为青州府的知府,他不免要为梁帝介绍本地的风土人情,这么一来,今日说了不少的话。
旁的官员们也十分识趣,见他不大有兴致的样子,便拱手道,“大人今日想必是累了,下官便不叨扰大人了,大人如此受盛宠,后日还要伴驾,可要好好歇息。”
覃九寒也不推辞,朝他们点点头,便乘了自家的马车,率先离开了。
回到府中的时候,推门而入,一室温暖,晕黄的烛光之下,妻子正在哄着到了夜里便格外有精神的温哥儿,覃九寒心下一松,难得有了几分逗弄小儿子的兴致,走上前去,伸手摸摸温哥儿的三下巴,用略带嫌弃和调侃的语气道,“真是个小胖子。”
小胖子还不知道自己被爹爹“嫌弃”了,露出笑脸和红红的牙龈,嘻嘻地笑了起来。
蓁蓁帮着儿子打抱不平道,“你别说温哥儿胖,胖乎乎的,多可爱啊,健健康康的才好。”
面对妻子的话,覃九寒则是淡淡一笑,毫无原则的妥协了,连连应道,“是,是,是,娘子说得对,胖胖的才好,多有福气。”
蓁蓁也不诚心要怼人,见相公“知错就改”,便又贤妻良母起来,道,“今日晚膳没用好吧?我准备了粳米粥,放了鸡肉的,好克化,适合晚上用,还温着呢,你用些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