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_分卷阅读_134(3 / 4)
因为有这些缘故在,这位县令爷一直把自己当做赵九福这一脉的人,虽说不起眼,但说起来好歹也是靠着朝中的大树不是。
所以在兴建小学的朝廷公文传递下来的时候,县令爷的反应比周围的那几位都要快,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就把能当老师的人集齐了,也并未有丝毫贪污这部分公款的意思。
别说,这位能力其实平平,从只考中同进士这一点能看出来,才华也是平平,但他也有自己的好处,办事的时候踏踏实实,绝对不弄虚作假。
在县城可没有人说他是同进士的事情,作为县太爷他就是父母官,虽说大家伙儿也不知道这小学是干啥的,但父母官说要弄就弄呗。
再者,被请来的老师也是有工钱拿的,虽说不如县学那边的多,但能拿朝廷的粮饷,对于没有功名的人而言也是一种荣幸。
再看看县太爷请的人,要么是落地不中的老童生,这样的大部分都是用来教导学生认字的,要么是有一门手艺的手艺人,虽说他们其实不大乐意将手艺交给别人,但耐不住县太爷有令,再者也就是教最寻常的,自己的看家本领不用拿出来。
就这么一棒子的草台班子,一开始愿意送孩子来的人还真不多,毕竟能读书的人家是绝对看不上这小学的,不能读书的又觉得没必要费这个功夫。
县太爷心中着急啊,索性就下了一道命令,每家每户摊派一个人,反正你就得过来上学,至少得上完一个月再看要不要继续。
百姓们心中一开始还有怨言,谁知道这一上学倒是觉得不错,虽说每家每户都得出一个人,但这个人男女老少是不是壮劳力是没有人管的,而在学堂里头,他们中午还能免费吃一顿饭,虽说是清汤稀水的,但好歹也是粮食啊,不吃白不吃。
若是赵九福知道,自己千辛万苦梳理出来的小学章程,最后是靠着一顿午饭打开了局面,估计也会啼笑皆非。
但事实就是如此,老百姓没有远视只有短见,他们能看到的就是面前的好处,但等真正的上了一个月之后,只要不是蠢笨入猪的,都能看出小学的用处来。
平时他们想要拜师学艺多难啊,不但要送束脩,找门路,进门之后还得当好几年没工钱还要倒贴钱的徒弟,但现在就不同了,不花钱的好事儿谁不想要。
能看到好处了,那就没有人压着赶着,老百姓也知道其中的厉害关系了,一开始小学还愁人少,每家每户的追着要人,后头却嫌弃人太多,连院子里头都要装不下了。
小小的回城变得热闹起来,真有天分的,学到了手艺也多了一门生路,若是有脑子的,多学一些字,一些数学,也能去当一个掌柜。
甚至有些人自己不上学,却在小学门口弄了个卖吃食的摊子,倒是弄得每次开小学就跟开庙会似的,就是小学开门的频率大一些,让他们的生意更加繁荣了。
第255章 我家的爵位啊
多年过去,陈家村依旧是陈家村,但老赵家早已经不是当年的老赵家,在赵九福的官职一日日高升之后,赵家几个兄弟商量了一番,就跟村里头的人商量,将靠近老赵家的这一片都腾了出来,如今村东边住着的都是赵家人,也算是枝繁叶茂了。
而赵家人居住的中心地带,依旧是那一座青砖青瓦的小院子,那是老赵头的亲爹,赵九福的爷爷花了一辈子才打拼出来的,也是老赵头和老陈氏的新房。
赵九福倒是曾经提过一句重建的事儿,但老赵头和老陈氏都不答应,一来是念旧,二来也也是觉得住得十分舒坦宽敞,压根不用重建。
当年老赵头夫妻俩前后脚离世,也是在这座院子里头停的灵,而严玉华带着三个儿子回来守孝,住的也是这一座院子。
随着守孝结束的时间越来越近,这座沉寂了三年的院子也越来越热闹,严玉华并不耐烦招待这些人,对外一律都说还在孝期,不好待客,除非是亲戚不然一律不见。
但院子里头,赵顺灏的妻子杨氏其实已经在收拾家什了,只等着一个月后他们的孝期彻底结束,就能离开陈家村往京城去。
要说原本赵顺灏兄弟三人是不需要守孝三年的,毕竟中间隔了一辈呢,赵顺晗不提,赵顺灏和赵顺晖正是前程似锦的时候呢,这耽误三年可耽误了多少功夫。
但赵九福直接开口定了此事,兄弟三人竟然也一口答应下来,并且踏踏实实的在村里头闭门不出,杨氏心中就算是有些担忧,也不好直接说出口的。
赵顺灏作为赵九福的长子,其实与老赵头和老陈氏的关系是极好的,也算是备受宠爱的一个孙子,他的伤心真心实意,杨氏可不想因为那点小心思反倒是坏了夫妻情谊。
不过幸亏三年终于过去了,如今公公身居高位,又是实权派的人物,左右儿子回去之后总不会连位置都不好安排的。
杨氏略微放心了一些,就听见身边的丫鬟说了一句:“大少奶奶,我方才瞧见赵家的那几位夫人又过来了,直接去了夫人屋里,也不知道要说什么?”
杨氏微微皱眉,就听见丫鬟继续说道:“大少奶奶,您说这会不会是为了荣安伯的爵位呀,这老太爷的爵位来的突然,可没有说要传给谁。”
眼见她越说越不像话,杨氏瞪了丫鬟一眼说道:“在陈家村住了三年,把你的心思都住野了是不是,当年教你的规矩都忘了吗?”
丫鬟脸色微微一白,连忙说道:“大少奶奶,奴婢绝没有胡言乱语的意思,这就是在您面前才念叨几句,在外头的时候,谁跟我打听话都不松口的。” ↑返回顶部↑
所以在兴建小学的朝廷公文传递下来的时候,县令爷的反应比周围的那几位都要快,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就把能当老师的人集齐了,也并未有丝毫贪污这部分公款的意思。
别说,这位能力其实平平,从只考中同进士这一点能看出来,才华也是平平,但他也有自己的好处,办事的时候踏踏实实,绝对不弄虚作假。
在县城可没有人说他是同进士的事情,作为县太爷他就是父母官,虽说大家伙儿也不知道这小学是干啥的,但父母官说要弄就弄呗。
再者,被请来的老师也是有工钱拿的,虽说不如县学那边的多,但能拿朝廷的粮饷,对于没有功名的人而言也是一种荣幸。
再看看县太爷请的人,要么是落地不中的老童生,这样的大部分都是用来教导学生认字的,要么是有一门手艺的手艺人,虽说他们其实不大乐意将手艺交给别人,但耐不住县太爷有令,再者也就是教最寻常的,自己的看家本领不用拿出来。
就这么一棒子的草台班子,一开始愿意送孩子来的人还真不多,毕竟能读书的人家是绝对看不上这小学的,不能读书的又觉得没必要费这个功夫。
县太爷心中着急啊,索性就下了一道命令,每家每户摊派一个人,反正你就得过来上学,至少得上完一个月再看要不要继续。
百姓们心中一开始还有怨言,谁知道这一上学倒是觉得不错,虽说每家每户都得出一个人,但这个人男女老少是不是壮劳力是没有人管的,而在学堂里头,他们中午还能免费吃一顿饭,虽说是清汤稀水的,但好歹也是粮食啊,不吃白不吃。
若是赵九福知道,自己千辛万苦梳理出来的小学章程,最后是靠着一顿午饭打开了局面,估计也会啼笑皆非。
但事实就是如此,老百姓没有远视只有短见,他们能看到的就是面前的好处,但等真正的上了一个月之后,只要不是蠢笨入猪的,都能看出小学的用处来。
平时他们想要拜师学艺多难啊,不但要送束脩,找门路,进门之后还得当好几年没工钱还要倒贴钱的徒弟,但现在就不同了,不花钱的好事儿谁不想要。
能看到好处了,那就没有人压着赶着,老百姓也知道其中的厉害关系了,一开始小学还愁人少,每家每户的追着要人,后头却嫌弃人太多,连院子里头都要装不下了。
小小的回城变得热闹起来,真有天分的,学到了手艺也多了一门生路,若是有脑子的,多学一些字,一些数学,也能去当一个掌柜。
甚至有些人自己不上学,却在小学门口弄了个卖吃食的摊子,倒是弄得每次开小学就跟开庙会似的,就是小学开门的频率大一些,让他们的生意更加繁荣了。
第255章 我家的爵位啊
多年过去,陈家村依旧是陈家村,但老赵家早已经不是当年的老赵家,在赵九福的官职一日日高升之后,赵家几个兄弟商量了一番,就跟村里头的人商量,将靠近老赵家的这一片都腾了出来,如今村东边住着的都是赵家人,也算是枝繁叶茂了。
而赵家人居住的中心地带,依旧是那一座青砖青瓦的小院子,那是老赵头的亲爹,赵九福的爷爷花了一辈子才打拼出来的,也是老赵头和老陈氏的新房。
赵九福倒是曾经提过一句重建的事儿,但老赵头和老陈氏都不答应,一来是念旧,二来也也是觉得住得十分舒坦宽敞,压根不用重建。
当年老赵头夫妻俩前后脚离世,也是在这座院子里头停的灵,而严玉华带着三个儿子回来守孝,住的也是这一座院子。
随着守孝结束的时间越来越近,这座沉寂了三年的院子也越来越热闹,严玉华并不耐烦招待这些人,对外一律都说还在孝期,不好待客,除非是亲戚不然一律不见。
但院子里头,赵顺灏的妻子杨氏其实已经在收拾家什了,只等着一个月后他们的孝期彻底结束,就能离开陈家村往京城去。
要说原本赵顺灏兄弟三人是不需要守孝三年的,毕竟中间隔了一辈呢,赵顺晗不提,赵顺灏和赵顺晖正是前程似锦的时候呢,这耽误三年可耽误了多少功夫。
但赵九福直接开口定了此事,兄弟三人竟然也一口答应下来,并且踏踏实实的在村里头闭门不出,杨氏心中就算是有些担忧,也不好直接说出口的。
赵顺灏作为赵九福的长子,其实与老赵头和老陈氏的关系是极好的,也算是备受宠爱的一个孙子,他的伤心真心实意,杨氏可不想因为那点小心思反倒是坏了夫妻情谊。
不过幸亏三年终于过去了,如今公公身居高位,又是实权派的人物,左右儿子回去之后总不会连位置都不好安排的。
杨氏略微放心了一些,就听见身边的丫鬟说了一句:“大少奶奶,我方才瞧见赵家的那几位夫人又过来了,直接去了夫人屋里,也不知道要说什么?”
杨氏微微皱眉,就听见丫鬟继续说道:“大少奶奶,您说这会不会是为了荣安伯的爵位呀,这老太爷的爵位来的突然,可没有说要传给谁。”
眼见她越说越不像话,杨氏瞪了丫鬟一眼说道:“在陈家村住了三年,把你的心思都住野了是不是,当年教你的规矩都忘了吗?”
丫鬟脸色微微一白,连忙说道:“大少奶奶,奴婢绝没有胡言乱语的意思,这就是在您面前才念叨几句,在外头的时候,谁跟我打听话都不松口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