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穿二代_分卷阅读_197(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姚睿开始是主持一档综艺节目,很快就在全国观众面前混了个脸熟。正当越来越红的时候,事业发展最应该进取的年纪,六年后,二十八岁,这小子却猛一转身,离开人气最高的综艺节目,转而跑去主持一档文化访谈节目,还美其名曰想沉下心来,厚重自己,积淀人生。消息一经公布,惹得一众粉丝嗷嗷叫。
  因为这小子太能玩能折腾,二十八了连个女朋友都没有,江满和姚志华都有些嫌恶他了。姚志华当时对他说“就你还厚重人生啊,这么大舌头,可别闪着了。”
  “爸,别这样啊。”姚睿笑嘻嘻道,“我明明是说真的,你不是老嫌我太闹腾吗,说我是咱家的另类,我现在真是想主持个比较有底蕴的文化访谈节目,好歹跟文化沾上边了。再说我主持还有优势,爸您看啊,我爸是大作家,我姐是大画家,连我姐夫也是牛哄哄的医学科学家,哪天万一节目开天窗了,我就回家来随便拉一个顶上。”
  姚志华嗤之以鼻,懒得理他。
  后来有一期节目,访谈嘉宾正好是姚志华的一个圈内好友,两人谈到家庭教育环境的话题,那位嘉宾就说,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生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访谈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当时姚志华一部小说作品被改编成电视剧正在热播,话题很自然扯到了他身上,那位嘉宾笑道“比如你们家吧,你现在的事业成长和成功,肯定跟你们家的家风熏陶密切相关,就像一棵树木,它处在森林当中就会努力向上生长,因为它没有旁逸斜出的机会。良好的家庭氛围他就出不了坏孩子。”
  “哎呦,您这夸我呢。”姚睿笑道,“可惜在我爸眼里我就是整个一熊孩子,我就是我们家最没出息的那个了。”
  两人不禁哈哈一笑,嘉宾便玩笑的口气问“你父亲在家里一定很权威吧,在家里是不是都得听他的”
  “也不是,我们家很多权威,要看哪方面。”姚睿笑道,“其实我一直觉得,我们家母上大人才是绝对权威,太后老佛爷,最大的boss总是隐藏最深。”
  现场观众都纷纷笑起来,嘉宾也笑着说对呀,太后管着全家的饭碗呢,不听话没饭吃。
  姚睿内心明明说的都是真的,字面意义,这年头说真话也没人信了。
  第182章 番外一
  尽管从来不认为自己老了, 可2011年,姚志华六十岁, 还是毫不犹豫地打了退休报告。
  学校自然是要尽力挽留的,别说他这样的了, 大学级别高的教授, 一般来说的都可以到六十五岁退休,学术大佬越老越值钱啊, 尤其他这样有名望有社会影响力的,放在学校里还是个招牌呢, 怎么着也再发挥几年余热吧。
  而姚志华的态度是,发挥余热,可以,你们有需要我参加的活动,或者偶尔让我来给学生们上个课、做个讲座,都可以,我乐意跟学生们在一起,喜欢高校的环境氛围, 甚至你们想让我再带几个博士生也行。
  但是,余热归余热,退休归退休,时间是我的, 我要先保证享有我时间自由的权利。
  一般退休后返聘的教授, 你还可以动之以情, 晓之以利, 返聘的教授可以有双份工资,并且呢还有学术项目基金跟着,同样享有寒暑假,而且上课工作也相对随性。
  可是你跟姚教授晓之以利
  谁不知道他佬有的是钱啊,沪大中文系私下流传的一个段子,说姚教授大概是大富翁里头学问最高的,大教授里头钱最多的。
  当然姚教授平日里为人谦逊低调,也没让人觉得他多么有钱,江满炒股和投资房市都是相对比较隐秘的事情,也没人知道姚教授家所谓“有钱”究竟到什么程度,然而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传说,比如传说中姚师母买房子可以一栋一栋地买。
  还比如姚教授的退休报告刚批下来,就主动提出把他居住的小红楼退回来了,理由是他都退休了,就要有个退休的样子,搬去自家别墅享清闲去了。
  十一月份退的休,元旦节肖秀玲和陆安平来沪城看孙子,一问畅畅你爸妈呢,畅畅说嫌沪城冬天太冷,又冷湿度又大,十二月初人家俩就飞去海南了,还打算环游西沙南沙,住到春节前再回来过年。
  肖秀玲半天无语,忍不住吐槽道“合着他俩在沪城住了这么多年,到今年冬天受不了了,以前怎么就没冻死他们呢。”
  再到过完年正月里,肖秀玲打电话给江满,没人接,肖秀玲不放心,打给畅畅问,你爸妈怎么啦,畅畅说人家俩去长白山滑雪去了,肯定玩高兴了手机没在身上。
  肖秀玲默默放下电话,指着陆安平说“瞧见没,这也不嫌冷了。你说这一把年纪万一再摔着了。”
  陆安平说没事儿,姚志华六十,江满五十五,俩人体质好看上去还更年轻,尤其江满说四十都有人信,退休了还不尽情玩干嘛呀。
  陆安平“等咱们老了,也好好玩好好放松一下。”
  肖秀玲“谁能跟他俩那么折腾啊,花样比年轻人还多。”
  陆安平其实比姚志华还大了几岁,可是他那个级别,退休年龄要六十五,延迟到七十也有可能,他只能看着人家两口子整天潇洒。
  2014年9月,陆安平退休,国庆节假,后工作也安排完了,东西也收拾好了,在警卫员的陪同下,老夫妻俩抵达沪城,好歹姚志华和江满都在家没出去玩,等着他们。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