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妇产圣手_分卷阅读_712(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河南是著名的劳务输出大省,因为人口众多,每年都有大量劳动力出去长期打工或者是季节性做工,比方去新疆采棉花之类的。
  可眼下这个季节,棉花还没结桃呢,哪里需要打工?
  何东胜笑了起来,轻描淡写道:“从东南亚过来的华侨一大半以上都是做生意的人。大家都做生意了,那其他行当要怎么办?工人都要不够用的。”
  眼下这个问题瞧着还不明显,很快,等工厂上了正轨,劳动力不足就会严重禁锢海南的发展。
  这件事情也挺滑稽的,内陆地区劳动力充沛,缺乏产业吸收劳动力。海南现在却是工厂一堆,工人不够用。
  “我这趟过来是真带了任务。廖组长让我看看,能不能从河南弄批人过去。各个行当都要有人做,不然结构会失衡的。”
  林斌大喜过望,这可真是瞌睡了有人送枕头。比起做农民,当工人可是大家的理想。即便就是临时工,不是端国家饭碗的那种,大家也会高兴。
  不过小林大夫好歹是在老人家身边呆过的人,想问题还是比较全面的。他很快就发现了方案中的漏洞:“工人都是要青壮年劳动力。你把这些青壮年都带走了,剩下的老弱妇孺碰上了洪水,问题会更严重。”
  余秋倒是淡定,她先前也想过把人弄上海南岛的事,但担心海南岛一下子涌进这么多人,老廖他们会招架不住。
  既然现在海南缺人,那就不怕。
  “其实也简单,整体搬迁。”余秋说话口气大的很,“把整个公社整个大队通通搬过去。就把板桥水库周边最近的几个公社都搬过去。其他地方好说,只要有时间反应,相形之下,情况会好很多。”
  林斌怀疑这人得了失心疯,公社整体搬迁?她知不知道一个公社就有上万人?
  廖组长发失心疯了?他要这么多人过去有什么用?老弱妇孺压根就不是他想要的劳动力呀。
  “瞧你这话说的,搞建设除了要注重经济效益以外还要注重政治影响。”
  余秋说话慢悠悠的,胸有成竹,“你难道没有发生一件事吗?海南岛上目前华侨人数已经达到百万以上。海南岛的原住民有多少呀?我印象当中好像还不到500万吧。这么多华侨到来,会给岛上的意识形态造成重大的冲击。
  你知道为什么无论元朝还是清朝,无论蒙古人还是满人到达这片土地以后,都会被汉化吗?因为人多,我们的人占大部分,我们的文化,我们的习俗,我们的生活习惯,我们的思想信仰就能占据社会的主流。因为人们需要入乡随俗。
  假如原本的居民被大量的稀释了,那么外来文化就会占据主导地位,社会的主动权也会掌握在外来人手上。你看澳大利亚,你再看美国,他们的原住民都不是现在的主宰者吧。为什么会这样?想必原因你也很清楚。”
  林斌彻底傻眼了,他完全没想到这件事情居然还可以从这个角度来思考问题。
  对,想要扭转意识形态的改变,最好的办法就是增加自己这部分阵营的力量。当他们陷入人民的海洋当中时,那他们就只能随着人民的路线走了。
  单独的青壮年劳动力不行。这些人孤家寡人跑过去了,没有家庭作为依托,很容易受蛊惑,直接被拉拢走的。
  家庭是后盾,一定要随家搬迁,整体搬迁,整个公社全都搬过去。这才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标本,他们牢牢地占据了位置,坚持社会主义建设路线不动摇。
  帝国主义妄想从我们的第2代第3代下手,搞和平演变搞颠覆。做梦吧,我们绝对不会让他们的阴谋诡计得逞。
  余秋看着慷慨激昂的小林大夫,感觉年轻人,你是不是想的有点多,太过于发散性思维了?给领导写报告扛红旗扯理由也不能这样啊。
  林斌却一把拉过何东胜,坚决不给人继续腻歪的机会:“走,现在就跟我过去。你马上起草报告。”
  余秋想要跟着,又被林大夫直接拦住:“你给我老实待在医院里,坚决不许出去,知道不?”
  反正打死不承认,只要不承认,这事儿就没定论。什么穿越啊?没有的事儿。他们不过是招工而已,跟洪水没有半点关系。
  余秋扶额,感觉林斌同志的智商的确堪忧啊。老人要是不心知肚明的话,为什么今天会突然叫两个本地的水利专家到他的院子里,亲自接见呢!
  难道他是闲的吗?
  明明河南省委因为郑州铁路局的派系矛盾,已经有很多人想见老人一面,都叫人挡住了,压根见不着。
  ※※※※※※※※※※※※※※※※※※※※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