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多少年_第65章(1 / 2)
司徒暮归立刻道:「臣知罪。」
恒爰道:「你认得倒快。」
司徒暮归道:「臣诈死欺君,未得皇上旨意妄动兵马,方才又在大殿上假传圣意,罪行昭昭。」顿了一顿,接着道:「反正种种大逆不道事,臣都做了个遍,自觉多这一、两样,也没什么。」
恒爰的声音无波无澜道:「你此时向朕认罪,预备如何?」
司徒暮归笑道:「其实臣原本打了个如意算盘,想等皇上退位后再出来。」
恒爰的目光里露出了一两分惊异。
司徒暮归慢吞吞道:「皇上将臣流放又要赐死时,臣就知道,皇上是想逼十五殿下造反。太后娘家的人将事情闹得太过了,太后这样闹的起因却是为了皇上,皇上自觉难辞其咎,要将娄氏的势力清除干净,永绝外戚后患,便哄着十五殿下起兵除去娄氏,然后皇上再让出皇位。」望着窗外,叹了口气,「臣本来觉得这件事再好不过,十五殿下虽然心思单纯,有太师、太傅和吕先等人护着,应该能把江山治理得不错。」双眼又望向恒爰,微微眯起,「皇上不再是皇上,对臣来说最好不过。」
恒爰淡淡地道:「朕早该知道,你不会老老实实地死了。」
司徒暮归笑道:「皇上,你还记不记得将臣发配之前,你在这思澜阁中道,如今为了大局不得不牺牲微臣,神情悲凄,语句痛心。于是臣就想,皇上牺牲臣无限痛心,若是臣没死一定无限欢喜。」
恒爰的脸色微带薄愠。司徒暮归假装没看见,又转眼望别处,走了两步:「本来呢,臣潜逃回京城,坐在家中等着皇上退位。等到昨天,臣正以为可以称心如意时,赵禁卫长急惶惶来找家父,说皇上已立遗诏,身去后将皇位传于睿王,又道睿王诛娄氏,算是为司徒氏出了气,望他日睿王登基后,司徒氏能忠心辅国。臣听着这个话语,就有些不对,皇上不但要退位,还要打什么别的主意了。」
司徒暮归走到恒爰近前,继续缓缓道:「皇上你打了这种主意,眼看臣就要再爬回棺材里去。我觉得尘世逍遥,还是多在人间享享福的好,就算你还是皇上,也比碧落黄泉再寻不见,来生相见不相识强些,所以私动兵马,假传圣意,如今听凭皇上发落。」
恒爰面色平静,轻描淡写地说:「行了,你肯自请其罪,朕会酌情从轻发落。你躺平了,让朕宠幸一回,就当没有此事了。」
司徒暮归微微一怔。
恒爰皱眉道:「你若不愿,想去天牢蹲蹲也……」
司徒暮归露齿笑道:「臣遵旨。」
「司徒暮归,你在做什么?」
「禀报圣上,臣在替皇上宽衣。皇上不是担心我再犯上吧?」一声轻笑,「也罢, 我不动手,任凭皇上宠幸。」
「司徒暮归,你在朕面前装木头么,一动不动。」
「皇上,是你命臣不得擅动……」
「朕几时命你不得擅动,偏在这个时候你忠君了。」
「皇上,」一双极不规矩的手立刻游上恒爰的身子,恒爰的耳垂被轻轻噬咬,「只是,可能臣要忍不住了,再犯上了……」
日落西山,小宦官问张公公:「皇上几时晚膳?」
张公公道:「皇上几时传几时奉膳,别多事。」小宦官飞快地瞄了一眼思澜阁的方向,笑嘻嘻地道了是,一溜烟走了。
张公公看着思澜阁紧闭的门,举袖子偷偷擦了擦老泪。唉,皇上因为司徒大人险些想不开连命也不要了,这下总算圆满,托先皇保佑。
恒爰这个皇帝,在后世的史书记载中,不过占了寥寥两三页。
史书中说他深谋足虑,仁爱宽厚,惟独年少时略优柔,致使外戚乱朝之祸。两度叛乱险些让他皇位不保,后来却都能成功平乱,在位几十年皇位稳固,百姓富庶安乐,皆因他开明仁厚,擅用贤臣。一个皇帝能得到后世如此的评价,已属不易。
司徒暮归在记载恒爰的两三页史书中,只被史官用几句话匆匆带过,虽然他后来封相,官及超品,处事圆滑达练,在他之下,朝纲清明,仁政广施,匡朝方能有中与盛世。但是对他的记载,远不及吕先、程文旺等贤臣多,史官只是十分隐晦地写到,司徒暮归乃此朝极重之臣,帝十分倚重,得益良多,重熙三十三年十月,司徒暮归病逝于宅邸中,当夜,帝猝崩,葬于东山皇陵,遗诏司徒暮归随葬。
恒爰子息单薄,只有一位皇子,皇子登基,睿王辅国,匡朝其时大盛。
程适看着顾况与恒商一起上了华车,向睿王府去,在太阳下抱着膀子眯了眯眼。程太师已对他和顾况两人有所耳闻,大感兴趣,走过来道:「小子,你与老夫是十足的同乡,老夫听说你在袁德军中十分勇猛,甚好甚好。你若愿意,老夫可以提你进座军营,好好历练,一定前途无量!」
程适咧嘴道:「多谢太师您老人家,但我在乡野间自在惯了,听见什么规矩就浑身不自在,我不像您老人家,恰逢乱世,能做大英雄,我也就是个做平头百姓的命。说起来,我其实仍是吕将军帐下的一名逃兵来着,不知道太师能不能帮我一把儿,让我除名,请大将军不再追究了?」 ↑返回顶部↑
恒爰道:「你认得倒快。」
司徒暮归道:「臣诈死欺君,未得皇上旨意妄动兵马,方才又在大殿上假传圣意,罪行昭昭。」顿了一顿,接着道:「反正种种大逆不道事,臣都做了个遍,自觉多这一、两样,也没什么。」
恒爰的声音无波无澜道:「你此时向朕认罪,预备如何?」
司徒暮归笑道:「其实臣原本打了个如意算盘,想等皇上退位后再出来。」
恒爰的目光里露出了一两分惊异。
司徒暮归慢吞吞道:「皇上将臣流放又要赐死时,臣就知道,皇上是想逼十五殿下造反。太后娘家的人将事情闹得太过了,太后这样闹的起因却是为了皇上,皇上自觉难辞其咎,要将娄氏的势力清除干净,永绝外戚后患,便哄着十五殿下起兵除去娄氏,然后皇上再让出皇位。」望着窗外,叹了口气,「臣本来觉得这件事再好不过,十五殿下虽然心思单纯,有太师、太傅和吕先等人护着,应该能把江山治理得不错。」双眼又望向恒爰,微微眯起,「皇上不再是皇上,对臣来说最好不过。」
恒爰淡淡地道:「朕早该知道,你不会老老实实地死了。」
司徒暮归笑道:「皇上,你还记不记得将臣发配之前,你在这思澜阁中道,如今为了大局不得不牺牲微臣,神情悲凄,语句痛心。于是臣就想,皇上牺牲臣无限痛心,若是臣没死一定无限欢喜。」
恒爰的脸色微带薄愠。司徒暮归假装没看见,又转眼望别处,走了两步:「本来呢,臣潜逃回京城,坐在家中等着皇上退位。等到昨天,臣正以为可以称心如意时,赵禁卫长急惶惶来找家父,说皇上已立遗诏,身去后将皇位传于睿王,又道睿王诛娄氏,算是为司徒氏出了气,望他日睿王登基后,司徒氏能忠心辅国。臣听着这个话语,就有些不对,皇上不但要退位,还要打什么别的主意了。」
司徒暮归走到恒爰近前,继续缓缓道:「皇上你打了这种主意,眼看臣就要再爬回棺材里去。我觉得尘世逍遥,还是多在人间享享福的好,就算你还是皇上,也比碧落黄泉再寻不见,来生相见不相识强些,所以私动兵马,假传圣意,如今听凭皇上发落。」
恒爰面色平静,轻描淡写地说:「行了,你肯自请其罪,朕会酌情从轻发落。你躺平了,让朕宠幸一回,就当没有此事了。」
司徒暮归微微一怔。
恒爰皱眉道:「你若不愿,想去天牢蹲蹲也……」
司徒暮归露齿笑道:「臣遵旨。」
「司徒暮归,你在做什么?」
「禀报圣上,臣在替皇上宽衣。皇上不是担心我再犯上吧?」一声轻笑,「也罢, 我不动手,任凭皇上宠幸。」
「司徒暮归,你在朕面前装木头么,一动不动。」
「皇上,是你命臣不得擅动……」
「朕几时命你不得擅动,偏在这个时候你忠君了。」
「皇上,」一双极不规矩的手立刻游上恒爰的身子,恒爰的耳垂被轻轻噬咬,「只是,可能臣要忍不住了,再犯上了……」
日落西山,小宦官问张公公:「皇上几时晚膳?」
张公公道:「皇上几时传几时奉膳,别多事。」小宦官飞快地瞄了一眼思澜阁的方向,笑嘻嘻地道了是,一溜烟走了。
张公公看着思澜阁紧闭的门,举袖子偷偷擦了擦老泪。唉,皇上因为司徒大人险些想不开连命也不要了,这下总算圆满,托先皇保佑。
恒爰这个皇帝,在后世的史书记载中,不过占了寥寥两三页。
史书中说他深谋足虑,仁爱宽厚,惟独年少时略优柔,致使外戚乱朝之祸。两度叛乱险些让他皇位不保,后来却都能成功平乱,在位几十年皇位稳固,百姓富庶安乐,皆因他开明仁厚,擅用贤臣。一个皇帝能得到后世如此的评价,已属不易。
司徒暮归在记载恒爰的两三页史书中,只被史官用几句话匆匆带过,虽然他后来封相,官及超品,处事圆滑达练,在他之下,朝纲清明,仁政广施,匡朝方能有中与盛世。但是对他的记载,远不及吕先、程文旺等贤臣多,史官只是十分隐晦地写到,司徒暮归乃此朝极重之臣,帝十分倚重,得益良多,重熙三十三年十月,司徒暮归病逝于宅邸中,当夜,帝猝崩,葬于东山皇陵,遗诏司徒暮归随葬。
恒爰子息单薄,只有一位皇子,皇子登基,睿王辅国,匡朝其时大盛。
程适看着顾况与恒商一起上了华车,向睿王府去,在太阳下抱着膀子眯了眯眼。程太师已对他和顾况两人有所耳闻,大感兴趣,走过来道:「小子,你与老夫是十足的同乡,老夫听说你在袁德军中十分勇猛,甚好甚好。你若愿意,老夫可以提你进座军营,好好历练,一定前途无量!」
程适咧嘴道:「多谢太师您老人家,但我在乡野间自在惯了,听见什么规矩就浑身不自在,我不像您老人家,恰逢乱世,能做大英雄,我也就是个做平头百姓的命。说起来,我其实仍是吕将军帐下的一名逃兵来着,不知道太师能不能帮我一把儿,让我除名,请大将军不再追究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