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妃娘娘每天都在变美_分卷阅读_162(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虽然密妃待四阿哥终究不可能像对待她的亲生儿子十一阿哥那样亲切,但她给予四阿哥的疼宠已经比许多亲生母亲对孩子的疼爱还要多了。”
  说到此处,荣妃和宜妃不约而同的想起了四阿哥胤禛的亲生额娘常在乌雅氏,想到乌雅氏对待胤禛的态度以及她在后宫之中的起起落落,皆唏嘘不已。
  宜妃和荣妃都是有儿子的人,两人对于乌雅氏对待胤禛冷漠的态度皆十分不解。
  宜妃想到乌雅氏不久之前也曾经试图缓和与胤禛之间的关系,还因此被康熙责罚,不禁摇头感叹道:“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乌雅常在在四阿哥小的时候,明明有许多机会可以对四阿哥好,可是她却嫌弃四阿哥被皇贵妃养在身边,看都不肯看四阿哥一眼,眼里心里都只有六阿哥一个儿子,彻底伤了四阿哥的心!
  只可惜六阿哥福薄未能养大,乌雅常在这些年又失了宠,身子骨也一年不如一年了,只怕这辈子都不会再有儿子了,乌雅氏这才忽然又想起四阿哥来了,还想从密妃妹妹身边夺回四阿哥,可真真是不自量力!”
  荣妃也感慨道:“一个是从来不将自己当回事的生母,一个是对自己宠爱有加的养母,任何一个孩子都知道应该如何选择,更何况是聪明通透、颇有心计的四阿哥?
  况且,皇上前些年便已经下旨命宗人府更改玉牒,将四阿哥记在了密妃的名下,为此还专门改了密妃的年龄和入宫的时间。
  密妃早就已经是四阿哥名正言顺的额娘了,四阿哥又岂会违背皇上的旨意、不念密妃对他的恩情,转而回到乌雅氏身边呢?想来乌雅氏此番念想必定是要落空了!”
  荣妃虽然敏锐的觉察到乌雅氏忽然对四阿哥这般热络,或许并非真心想要将四阿哥接回自己身边,而是另有图谋。
  想到乌雅氏极有可能打算利用自己的亲生儿子去谋害密妃,荣妃这个局外人都觉得不寒而栗。
  但此事毕竟只不过是荣妃的猜想而已,荣妃手中并无任何真凭实据证明乌雅氏打算利用四阿哥争宠,因此,荣妃只将这个猜测放在了心里,没有对任何人提起此事,包括与她交好的宜妃在内。
  此时,正被荣妃和宜妃议论的常在乌雅玥凝在永和宫中也刚刚得到了消息,听说了储秀宫发生的事情。
  乌雅氏听着绯鸳的禀告,脸上的神色阴晴不定。
  密妃在后宫之中专宠多年,即使怀孕产子都霸着皇上不放,根本不给其他妃嫔机会为皇上侍寝,自然有许多妃嫔恨不得密妃立即在世上消失!
  况且,密妃既然可以仗着自己出众的容貌将皇上迷得神魂颠倒,不顾皇宫里侍寝的机会专宠她一人,可见其手段了得!
  生得这般模样儿,又如此懂得迷惑男人的方法,不是狐狸精又是什么?这样的女子即使做出背夫偷汉、勾引其他男人的事情一点也不奇怪。
  即使此次的事情依然是有人为了谋害密妃而精心设下的圈套,密妃的确是无辜的,乌雅氏对她也没有半分同情。
  对于有人怀着与她一样的想法想要陷害密妃与其他男子有染,进而彻底毁了密妃的名节这件事情,乌雅氏丝毫也不感到奇怪。
  乌雅氏只是觉得此次设下这个陷阱的幕后主谋之人似乎有些愚蠢。
  想她不久之前曾经利用密妃天天带在身边的佛珠精心布了一个如此精妙的局,并且故意选择在皇上御驾亲征期间发难,为的便是可以在皇上回宫之前便以秽乱后宫的罪名将密妃定罪,令她再无翻身的可能。
  当时,她可是费尽心思将人证、物证都凑齐了,又选择了那样一个千载难逢的时机对密妃下手,可惜都未能将密妃置于死地,的确万分可惜!
  皇上回宫之后,根本不管什么人证、物证,便只一味的偏袒密妃,在此案尚未查清之前便认定有人蓄意谋害密妃母子,不仅为密妃母子做主平反,而且还以雷霆手段惩治了曾经针对非议密妃母子的妃嫔们,可见,皇上对密妃母子已经宠爱到了何种地步!
  而就在上次的风波尚未平息之时,竟然又有人打算以相似的方法毁掉密妃的名节,此人怕不是个傻子吧?
  上次人证、物证俱在之时,皇上都从未怀疑过密妃的清白,足见皇上对密妃颇为信任,难道如今仅凭一个莫须有的人影儿,皇上便会怀疑密妃与其他男子有染吗?
  乌雅氏一边在心里嗤笑此次布下此局谋害密妃的主谋之人愚蠢至极,一边在心里猜测着此次究竟是哪位妃嫔出的手。
  乌雅氏思前想后,觉得高深莫测的荣妃和表面上看起来仁慈宽和的贵妃嫌疑最大,不禁嗤笑道:“我就说嘛,在这后宫之中哪里有什么真正仁善贤德之人?那些真正心地纯善的女子在后宫之中恐怕活不过半年,即使不死也会发疯。而我们这些能够活下来的,也变得人不人鬼不鬼,不过是挣命罢了!”
  绯鸳望着乌雅氏,忽然觉得乌雅氏虽然是主子,但她的命却和她一样可怜。
  无子可依,无夫君宠爱庇护,身为不受宠的小主,吃的用的还比不上密妃娘娘身边的大宫女体面。偏偏这样的日子乌雅氏还要继续在皇宫里苦熬一辈子。
  绯鸳忽然觉得有些憋闷,这个金碧辉煌却像一个牢笼一样的宫殿实在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般好,绯鸳有些后悔自己当年的决定了。
  倘若她当年选择出宫嫁人,日子或许会过得清苦一些,但她至少不需要整日提心吊胆、夜夜不得安眠。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