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闺秀的七零生活 第4节(2 / 4)
她看了眼徐衍,一副君子端方气质高华的样子,只可惜齐悦还是不太了解这些天之骄子,从小到大接近他们的人还少吗?这些小手段看在眼里了然于心,不过是不屑于说什么罢了。只是凭着表象就一番孤勇的接近这样的人,她真不知道是该夸齐悦有勇气好还是赞叹她胆子大。
她看着徐衍,他丝毫不受刚刚发生的事影响,还在认真的和手下的粥作斗争,瞧着竟有些闲庭信步的悠然。
徐衍转头的时候,看见的正是魏希望着他发呆的模样,他不禁有些好笑,敲了敲桌面,眸带笑意,“发什么呆,帮忙。”
魏希这才反应过来,转身跑去柜子拿个干净的盆碗来装稀粥,也趁这个机会掩饰自己的脸红,没办法,都怪徐衍长得太好看了,丝毫不输纵马长安的少年郎们,才叫她看呆了眼。这一刻,她突然明白齐悦的心情,不管是谁,整日对着这样一张看杀卫玠的脸,偏他表面还是端方温雅、温润如玉的模样,动心都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吧。
帮着徐衍把粥装进盆里,她跟在徐衍身后,看着他把粥端进旁边的房间,魏希便打算将碗筷摆上,却被徐衍阻止了。他望着魏希,言笑宴宴,“你把活都做了,他们做什么?小姑娘就是应该坐着好好休息,不要总是忙前忙后,活做多了会变丑的。”说着,他还打趣她。
魏希平素最是灵秀的一个人,现在在他面前却不见了伶俐口齿,木 * 木的看着他把自己按在凳子上,看着他出去叫知青们吃饭。直到他们进来也还没有反应过来,等她回过神,面前已经放着装好稀粥的碗筷,大家也都坐在桌前喝粥了。
知青们彼此间三三两两的边喝粥边交谈,她看过去的时候,看的人还友好的对她笑笑,空荡荡了大半个月的屋子,此刻被一群来自天南地北的年轻人填满了,像是一家人一样坐在一个桌子前用饭,整个屋子都是温馨的氛围。
吃过饭,三个女知青自发的收拾碗筷清洗起来,而男知青们则打扫桌子,拾掇地板。魏希发现,自己还有些空闲,借徐衍的手表看了时间,快到中午下工的时间了,她该快些去村口,还要记工分呢。
魏希加快脚步赶往村口,她到的时候刚好下工,拿着准备好的笔墨纸砚,她开始磨墨,说实话,呆的时间越长,她越觉得很多自己习惯的事情不太方便。她见过大队长的钢笔,写起字来很方便,不需要磨墨,等下个月去镇上,她准备买支钢笔学着用,到时候记工分应该会快上不少。
心里想着,魏希的手上并没有放慢,反而加快了速度,这才赶在第一个人到她面前的时候将墨磨好。她头也没抬,就开始记工分,因为原主不常出门,村子里的人也基本不熟络,加上为了提高速度,所以都是来的人报名字,她来记。
而且第一批到的基本都是干活轻松些的人,比如打猪草,一般记三到四个工分,工分中午和晚上都要记一次,成年的主要劳动力才会记五个工分,一天就是十个。半大小子和年纪大的老人干的活轻松些,通常是三个,正当年纪的妇女如果是做田里的活计也是记四个工分。
这些都是不成文的规定,但是也有些人总想多拿点工分。比如面前的老太太。于阿婆今年七十多了,干活其实不太利索,也担心老人受不住,秋收虽然忙,也没有让老人上阵的道理,所以平时就打打猪草,轻便些。也满足老人不想在家吃白饭,想要干活减轻家里负担的心。
“阿希啊,怎么又是三个工分?你别看我老,其实我还能下田,别总让我打猪草,活是轻便,就是工分太少。”于阿婆年纪大了,说话都漏风,颤颤巍巍的,魏希总担心她走不动道,突然倒下来。
这样想着,魏希说话越发轻柔,“阿婆,我知道您身体健朗,但是您家里的儿孙孝顺,做些轻省的活计,也是为了安他们的心,让他们能放心在田里干活,这可比一两个工分重要多了。”魏希尽量顺着于阿婆说话,一点也不见不耐烦。
年纪大的人最记挂的就是自家儿孙,听到魏希夸自己的儿孙,于阿婆笑得牙不见眼,也顾不上工分了,“可不是嘛,我都说了我还能干,他们啊,非要我休息。我说那怎么行,我那大孙媳刚生了一个大 * 胖小子,家里正是花钱呢,我又不是老得动不了……”说着说着就有旁边的婶子阿婆接腔,于阿婆和她们聊天也就忘了加工分的事。
魏希善意的笑着摇了摇头就开始接着记下一个工分。
她不知道的是,大队长和村里的一些干部正在附近看着她处事,几个人眼神交接,都点了点头,像是赞可,默认了大队长的决定。
第9章 队伍看着很长,但魏希效率……
队伍看着很长,但魏希效率够高,不过二十分钟就记得差不多了,比原先吴会计记工分的时候竟还要快些。赵柱国身为大队长,一向是以身作则的,等人都记的差不多了才轮到他。
魏希正低头记工分,听到脚步声,正准备抬头问名字,就听到熟悉的声音,“希丫头,这两天工分记得怎么样啊?”
听到声音,她有些惊喜的抬头,“赵叔,是您呀!”说完,眼睛弯弯满是甜甜笑意,像月牙一样。
哈哈哈,赵柱国爽朗一笑,“好丫头,我老远就看你记工分,像模像样的。”
魏希有些不好意思的说:“哪里,我觉得我还有很多做不好的地方,亏得赵叔信任我,才给我机会。”
赵柱国指着魏希,笑着直摇头“你这丫头,就是嘴甜。”
开过玩笑,该讲正事了,赵柱国正色道:“希丫头,赵叔有事和你商量,之前让你记工分是准备应急,等我们找到合适的会计,也就换人了。可是你这两天,虽然记的时间还短,但是不管是对大家的态度,还是记工分的效率,大家都看在眼里。”
赵柱国停了一下,眼里是毫不掩饰的赞许,他指了指魏希记工分的簿子,“字写得好看,记的也清楚。所以我和队里几个干部商量了一下,干脆就由你暂代村里的会计,等吴会计养好伤回来了,再交还给他。
不过,赵叔私底下和你说句心里话,老吴年纪大了,伤筋动骨一百天,等他伤养好了,说不定就留在城里享福,不回来了。到时候你也上手了,正式接过手也名正言顺点,村里其他人到时候估计也没什么意见了。”
虽然只是暂代会计,但是也是拿一天八个工分整,这已经是在田里干重活的妇女们的工分标准了,魏希当然没有拒绝的道理。如果运气好的话,她还能成为村里正式的会计,用这里的话说,她算是抱了铁饭碗,如果只是想平淡度日,她已经很接近了。心里想着,但脸上不露分毫,和大队长客套几句之后,就抱着她的笔墨纸砚回村门口的小院子去了。
刚到院子门外,就听到知青们聚在一起念语录,一开始是一个声音深厚的男声,他才念完一句语录,就被另一个更加激昂,更富有年轻张力的声音取代,“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他声音激动,动情的朗诵着,到高 * 潮的地方不自觉的放大声音,沉浸在其中。
说不上多么字正腔圆,但他的情绪却格外感染人,魏希明明只是站在门外静静聆听,却也觉得热血沸腾,仿佛身临其境,是那只在海面上同海浪做斗争的不屈海燕,更别提坐在里面的知青了,一个个都是义愤填膺,满脸的激动之情,难以自抑。 ↑返回顶部↑
她看着徐衍,他丝毫不受刚刚发生的事影响,还在认真的和手下的粥作斗争,瞧着竟有些闲庭信步的悠然。
徐衍转头的时候,看见的正是魏希望着他发呆的模样,他不禁有些好笑,敲了敲桌面,眸带笑意,“发什么呆,帮忙。”
魏希这才反应过来,转身跑去柜子拿个干净的盆碗来装稀粥,也趁这个机会掩饰自己的脸红,没办法,都怪徐衍长得太好看了,丝毫不输纵马长安的少年郎们,才叫她看呆了眼。这一刻,她突然明白齐悦的心情,不管是谁,整日对着这样一张看杀卫玠的脸,偏他表面还是端方温雅、温润如玉的模样,动心都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吧。
帮着徐衍把粥装进盆里,她跟在徐衍身后,看着他把粥端进旁边的房间,魏希便打算将碗筷摆上,却被徐衍阻止了。他望着魏希,言笑宴宴,“你把活都做了,他们做什么?小姑娘就是应该坐着好好休息,不要总是忙前忙后,活做多了会变丑的。”说着,他还打趣她。
魏希平素最是灵秀的一个人,现在在他面前却不见了伶俐口齿,木 * 木的看着他把自己按在凳子上,看着他出去叫知青们吃饭。直到他们进来也还没有反应过来,等她回过神,面前已经放着装好稀粥的碗筷,大家也都坐在桌前喝粥了。
知青们彼此间三三两两的边喝粥边交谈,她看过去的时候,看的人还友好的对她笑笑,空荡荡了大半个月的屋子,此刻被一群来自天南地北的年轻人填满了,像是一家人一样坐在一个桌子前用饭,整个屋子都是温馨的氛围。
吃过饭,三个女知青自发的收拾碗筷清洗起来,而男知青们则打扫桌子,拾掇地板。魏希发现,自己还有些空闲,借徐衍的手表看了时间,快到中午下工的时间了,她该快些去村口,还要记工分呢。
魏希加快脚步赶往村口,她到的时候刚好下工,拿着准备好的笔墨纸砚,她开始磨墨,说实话,呆的时间越长,她越觉得很多自己习惯的事情不太方便。她见过大队长的钢笔,写起字来很方便,不需要磨墨,等下个月去镇上,她准备买支钢笔学着用,到时候记工分应该会快上不少。
心里想着,魏希的手上并没有放慢,反而加快了速度,这才赶在第一个人到她面前的时候将墨磨好。她头也没抬,就开始记工分,因为原主不常出门,村子里的人也基本不熟络,加上为了提高速度,所以都是来的人报名字,她来记。
而且第一批到的基本都是干活轻松些的人,比如打猪草,一般记三到四个工分,工分中午和晚上都要记一次,成年的主要劳动力才会记五个工分,一天就是十个。半大小子和年纪大的老人干的活轻松些,通常是三个,正当年纪的妇女如果是做田里的活计也是记四个工分。
这些都是不成文的规定,但是也有些人总想多拿点工分。比如面前的老太太。于阿婆今年七十多了,干活其实不太利索,也担心老人受不住,秋收虽然忙,也没有让老人上阵的道理,所以平时就打打猪草,轻便些。也满足老人不想在家吃白饭,想要干活减轻家里负担的心。
“阿希啊,怎么又是三个工分?你别看我老,其实我还能下田,别总让我打猪草,活是轻便,就是工分太少。”于阿婆年纪大了,说话都漏风,颤颤巍巍的,魏希总担心她走不动道,突然倒下来。
这样想着,魏希说话越发轻柔,“阿婆,我知道您身体健朗,但是您家里的儿孙孝顺,做些轻省的活计,也是为了安他们的心,让他们能放心在田里干活,这可比一两个工分重要多了。”魏希尽量顺着于阿婆说话,一点也不见不耐烦。
年纪大的人最记挂的就是自家儿孙,听到魏希夸自己的儿孙,于阿婆笑得牙不见眼,也顾不上工分了,“可不是嘛,我都说了我还能干,他们啊,非要我休息。我说那怎么行,我那大孙媳刚生了一个大 * 胖小子,家里正是花钱呢,我又不是老得动不了……”说着说着就有旁边的婶子阿婆接腔,于阿婆和她们聊天也就忘了加工分的事。
魏希善意的笑着摇了摇头就开始接着记下一个工分。
她不知道的是,大队长和村里的一些干部正在附近看着她处事,几个人眼神交接,都点了点头,像是赞可,默认了大队长的决定。
第9章 队伍看着很长,但魏希效率……
队伍看着很长,但魏希效率够高,不过二十分钟就记得差不多了,比原先吴会计记工分的时候竟还要快些。赵柱国身为大队长,一向是以身作则的,等人都记的差不多了才轮到他。
魏希正低头记工分,听到脚步声,正准备抬头问名字,就听到熟悉的声音,“希丫头,这两天工分记得怎么样啊?”
听到声音,她有些惊喜的抬头,“赵叔,是您呀!”说完,眼睛弯弯满是甜甜笑意,像月牙一样。
哈哈哈,赵柱国爽朗一笑,“好丫头,我老远就看你记工分,像模像样的。”
魏希有些不好意思的说:“哪里,我觉得我还有很多做不好的地方,亏得赵叔信任我,才给我机会。”
赵柱国指着魏希,笑着直摇头“你这丫头,就是嘴甜。”
开过玩笑,该讲正事了,赵柱国正色道:“希丫头,赵叔有事和你商量,之前让你记工分是准备应急,等我们找到合适的会计,也就换人了。可是你这两天,虽然记的时间还短,但是不管是对大家的态度,还是记工分的效率,大家都看在眼里。”
赵柱国停了一下,眼里是毫不掩饰的赞许,他指了指魏希记工分的簿子,“字写得好看,记的也清楚。所以我和队里几个干部商量了一下,干脆就由你暂代村里的会计,等吴会计养好伤回来了,再交还给他。
不过,赵叔私底下和你说句心里话,老吴年纪大了,伤筋动骨一百天,等他伤养好了,说不定就留在城里享福,不回来了。到时候你也上手了,正式接过手也名正言顺点,村里其他人到时候估计也没什么意见了。”
虽然只是暂代会计,但是也是拿一天八个工分整,这已经是在田里干重活的妇女们的工分标准了,魏希当然没有拒绝的道理。如果运气好的话,她还能成为村里正式的会计,用这里的话说,她算是抱了铁饭碗,如果只是想平淡度日,她已经很接近了。心里想着,但脸上不露分毫,和大队长客套几句之后,就抱着她的笔墨纸砚回村门口的小院子去了。
刚到院子门外,就听到知青们聚在一起念语录,一开始是一个声音深厚的男声,他才念完一句语录,就被另一个更加激昂,更富有年轻张力的声音取代,“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他声音激动,动情的朗诵着,到高 * 潮的地方不自觉的放大声音,沉浸在其中。
说不上多么字正腔圆,但他的情绪却格外感染人,魏希明明只是站在门外静静聆听,却也觉得热血沸腾,仿佛身临其境,是那只在海面上同海浪做斗争的不屈海燕,更别提坐在里面的知青了,一个个都是义愤填膺,满脸的激动之情,难以自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