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中的朕 第143节(1 / 4)
在沉默中,两个初长成的少年各自选择了各自的路。
席翎想要的是以身殉国,用自己的死亡来换取声名,奈何李世安最终还是没有杀了他。
昆子熙亲自前往亲国公府拜会之后,摄政的将军和文臣的首脑达成了妥协,昆子熙同意以周福寿为皇帝,而李世安要释放牢狱中所关押的士人。
这一决议使整个京城为之哗然,在暗处部分人的刻意煽动下,就连市井巷陌中的寻常小民,都会为新任皇帝是个大字不识的“傻子”而长吁短叹。
而昆子熙紧闭府邸大门,对世人非议一概置之不理。直到某个平平无奇的午后,昆府终于迎来了昆子熙一直在等候的客人。
化妆成普通采买小宦官出了宫的梁覃小心翼翼的叩开了昆家的府邸。昆子熙在见到他之后先是一言不发,待将其领入书房四周无人之时,方一展袍袖,对着梁覃拜了下去,“望太后恕老臣大逆不道之罪!”
梁覃原是按照杜银钗的吩咐,出宫来找昆子熙问话的。但听了老人这样一番诚惶诚恐的话语之后,他反倒不好再责怪什么,连忙将这个八旬高龄的重臣扶起,说:“太后怎敢怪罪大人。只是太后听到了朝中的一些风言风语,心中不安,故人命老奴来找大人探听探听风声。”
“周氏乃天下民心所向,亦是老臣心中所向。”
“那么敢问在大人心中,那徽州乡下的野小子,是否当得起‘周氏’?”
“天下周姓千千万万,谁的姓氏都是从祖辈手中传承,没有什么当得起、当不起之说。”昆子熙答道:“只不过那周福寿虽姓周,却未必与太.祖皇帝真有什么血缘亲,江山社稷,论理来说是不该交到他的手中的。”
梁覃听到后半句话才面色稍霁,对昆子熙道:“大人说的有理。那周福寿虽有幸与陛下同姓,但谁人能知他究竟是不是太.祖爷的本家呢?反正太后是先帝少年时便相识的结发夫妻,她说了,她可从未见太.祖提起过什么失散的兄弟。李世安篡夺大人您拥立周福寿,是存心想拉您下水。您德高望重,一生为江山社稷出力良多,可万万不能因此人而晚节不保哪。”
昆子熙摇了摇头。
梁覃疑惑的看着他。
昆子熙对梁覃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在书斋逡巡一周之后,打开了四面的窗子。冬日的寒风霎时涌入,梁覃这样身体康健的中年男人都禁不住打了个哆嗦。不过他也很快明白了过来,昆子熙此举是为了防止隔墙有耳。这昆家府中……昆山玉可还活着呢。
昆山玉是背叛了嘉禾的臣子,想到此人梁覃不由露出了微妙的憎恶。昆子熙看到了之后也只是笑着叹息,“我那重孙儿自小聪明,可惜走得路太过顺畅,人也就渐渐的疯魔了。罢了,继续说吧。”他渐渐没了慈爱宁和的笑颜,“气势今日梁公公就算不来找我,老朽也要设法进宫面见太后的。一来是为了请罪——老朽亲笔写下了请立新帝的表文,不管老朽心里想的是什么,终究是犯下了谋逆大罪。”
“昆大人可不能这么说。”梁覃连忙摆出客气的神态。
“其次便是想要与太后商议除奸大计。”昆子熙继续说道,临窗负手而立的老人,霎时间便又有了在朝堂之上挥斥方遒的气势。
李世安答应了昆子熙释放士子,却在谈条件时耍了个小心眼。他没有放走杜榛。杜榛虽也是文人,却同样还是皇亲。将此人扣在手中,迎战荣靖的时候终归是要便利许多。
有传言说杜榛在李世安手中受尽了折磨,也有人说杜榛正绝食明志。
出狱之后的席翎组织起了一批文人继续为营救杜榛而四处奔走。一个从不出仕的驸马,在眼下的时段忽然变得意义非凡。席翎等人也不知道能不能救回杜榛,杜榛救回来后对扳倒李世安究竟能有多大的作用。只是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能做的只有这些了。
而就在这时,却忽然又有一条惊天消息传出——李世安传召杜榛,命其为新帝登基写祭天文稿。
这是忍无可忍的李世安在最后逼迫杜榛,逼他倒戈,或者死。
杜榛没有听从李世安,而是选择了从高台一跃而下,生死未知。
席翎在得到消息的时候,太医院还在紧急救治杜榛。他听后良久无言,身旁被他聚集在一块的士人们面面相觑,一个个的都说不出什么话来。
“李贼是拿定了主意要扶持傀儡了。”有人幽幽说道。
“这难道不是你我早就预料到的事情了么?皇帝下落不明,长公主于天津起兵,他当然会想要立一个傀儡来占据名分大义。”又有人禁不住讥讽。
“可他手中有兵,如今北京城中,有谁能反抗他?”
“我。”席翎忽然开口说道。他的断腿还未复原,此时只能坐在椅子上说话,在众人惊诧的目光投向他之时,他又从容的指向在场其余人,“你、你、还有你,诸君皆可反抗逆贼,这天底下任何一个有志之士凝聚在一起,滔天巨浪何愁不能拍碎礁石。”
“可要凝聚人心,谈何容易?”有人无奈的问道:“李贼在京城胡作为非,百姓怨恨其残暴,却也无人敢反抗。”
“那就用我的血,和这条命来教会他们如何反抗。”席翎说出了他在刑部大牢时就想好了的决定,“我将在秦国公门前为天下讨一个公理正义,血溅三尺无妨,惟愿唤起民心。” ↑返回顶部↑
席翎想要的是以身殉国,用自己的死亡来换取声名,奈何李世安最终还是没有杀了他。
昆子熙亲自前往亲国公府拜会之后,摄政的将军和文臣的首脑达成了妥协,昆子熙同意以周福寿为皇帝,而李世安要释放牢狱中所关押的士人。
这一决议使整个京城为之哗然,在暗处部分人的刻意煽动下,就连市井巷陌中的寻常小民,都会为新任皇帝是个大字不识的“傻子”而长吁短叹。
而昆子熙紧闭府邸大门,对世人非议一概置之不理。直到某个平平无奇的午后,昆府终于迎来了昆子熙一直在等候的客人。
化妆成普通采买小宦官出了宫的梁覃小心翼翼的叩开了昆家的府邸。昆子熙在见到他之后先是一言不发,待将其领入书房四周无人之时,方一展袍袖,对着梁覃拜了下去,“望太后恕老臣大逆不道之罪!”
梁覃原是按照杜银钗的吩咐,出宫来找昆子熙问话的。但听了老人这样一番诚惶诚恐的话语之后,他反倒不好再责怪什么,连忙将这个八旬高龄的重臣扶起,说:“太后怎敢怪罪大人。只是太后听到了朝中的一些风言风语,心中不安,故人命老奴来找大人探听探听风声。”
“周氏乃天下民心所向,亦是老臣心中所向。”
“那么敢问在大人心中,那徽州乡下的野小子,是否当得起‘周氏’?”
“天下周姓千千万万,谁的姓氏都是从祖辈手中传承,没有什么当得起、当不起之说。”昆子熙答道:“只不过那周福寿虽姓周,却未必与太.祖皇帝真有什么血缘亲,江山社稷,论理来说是不该交到他的手中的。”
梁覃听到后半句话才面色稍霁,对昆子熙道:“大人说的有理。那周福寿虽有幸与陛下同姓,但谁人能知他究竟是不是太.祖爷的本家呢?反正太后是先帝少年时便相识的结发夫妻,她说了,她可从未见太.祖提起过什么失散的兄弟。李世安篡夺大人您拥立周福寿,是存心想拉您下水。您德高望重,一生为江山社稷出力良多,可万万不能因此人而晚节不保哪。”
昆子熙摇了摇头。
梁覃疑惑的看着他。
昆子熙对梁覃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在书斋逡巡一周之后,打开了四面的窗子。冬日的寒风霎时涌入,梁覃这样身体康健的中年男人都禁不住打了个哆嗦。不过他也很快明白了过来,昆子熙此举是为了防止隔墙有耳。这昆家府中……昆山玉可还活着呢。
昆山玉是背叛了嘉禾的臣子,想到此人梁覃不由露出了微妙的憎恶。昆子熙看到了之后也只是笑着叹息,“我那重孙儿自小聪明,可惜走得路太过顺畅,人也就渐渐的疯魔了。罢了,继续说吧。”他渐渐没了慈爱宁和的笑颜,“气势今日梁公公就算不来找我,老朽也要设法进宫面见太后的。一来是为了请罪——老朽亲笔写下了请立新帝的表文,不管老朽心里想的是什么,终究是犯下了谋逆大罪。”
“昆大人可不能这么说。”梁覃连忙摆出客气的神态。
“其次便是想要与太后商议除奸大计。”昆子熙继续说道,临窗负手而立的老人,霎时间便又有了在朝堂之上挥斥方遒的气势。
李世安答应了昆子熙释放士子,却在谈条件时耍了个小心眼。他没有放走杜榛。杜榛虽也是文人,却同样还是皇亲。将此人扣在手中,迎战荣靖的时候终归是要便利许多。
有传言说杜榛在李世安手中受尽了折磨,也有人说杜榛正绝食明志。
出狱之后的席翎组织起了一批文人继续为营救杜榛而四处奔走。一个从不出仕的驸马,在眼下的时段忽然变得意义非凡。席翎等人也不知道能不能救回杜榛,杜榛救回来后对扳倒李世安究竟能有多大的作用。只是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能做的只有这些了。
而就在这时,却忽然又有一条惊天消息传出——李世安传召杜榛,命其为新帝登基写祭天文稿。
这是忍无可忍的李世安在最后逼迫杜榛,逼他倒戈,或者死。
杜榛没有听从李世安,而是选择了从高台一跃而下,生死未知。
席翎在得到消息的时候,太医院还在紧急救治杜榛。他听后良久无言,身旁被他聚集在一块的士人们面面相觑,一个个的都说不出什么话来。
“李贼是拿定了主意要扶持傀儡了。”有人幽幽说道。
“这难道不是你我早就预料到的事情了么?皇帝下落不明,长公主于天津起兵,他当然会想要立一个傀儡来占据名分大义。”又有人禁不住讥讽。
“可他手中有兵,如今北京城中,有谁能反抗他?”
“我。”席翎忽然开口说道。他的断腿还未复原,此时只能坐在椅子上说话,在众人惊诧的目光投向他之时,他又从容的指向在场其余人,“你、你、还有你,诸君皆可反抗逆贼,这天底下任何一个有志之士凝聚在一起,滔天巨浪何愁不能拍碎礁石。”
“可要凝聚人心,谈何容易?”有人无奈的问道:“李贼在京城胡作为非,百姓怨恨其残暴,却也无人敢反抗。”
“那就用我的血,和这条命来教会他们如何反抗。”席翎说出了他在刑部大牢时就想好了的决定,“我将在秦国公门前为天下讨一个公理正义,血溅三尺无妨,惟愿唤起民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