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上次之败,导致飞羽军全军覆没,前车之鉴还历历在目,唐寅不敢再冒这样的险。
  他连连点头,表示邱真说得没错,直接出兵贞地,乃下下之策。萧慕青摇头说道:“如果我国无法做到直接出兵援助,以末将看来,李舒一党,必亡!”
  唐寅抬起手来,轻轻敲打额头,喃喃说道:“难道,除了直接出兵援助外,就再无其它的良策了?”
  梁启眼珠转了转,接话道:“既然派兵不行,我国倒是可以派将。”
  “哦?详细说来听听。”唐寅闻言,眼睛顿是一亮。
  梁启说道:“李舒势力现在所面临的最大问题还不是缺兵短将,而是少个能统帅三军、运筹帷幄的统帅,如果我国能派一名统帅到贞地,接管李舒麾下的兵将,以贞人的战力,就算面对川国两个军团的强攻,也未必不能取胜。”
  唐寅大点其头,觉得梁启这话算是说到点子上了。现在叛军的统帅是李舒,可是他会打仗吗?或许他具备极高的政治天赋,很会笼络人心,鼓舞士气,但统兵打仗的本事实在太一般了。通过这次望西平原之战可以看出李舒这个人没有战略眼光,甚至都不具备一名合格统帅的自知之明,哪怕贞人是支虎狼之师,让他这样的人领导,也打不出来漂亮的战役。
  他说道:“梁启所言有理,只是,我们当派哪位将军去往贞地,接管贞军呢?”
  见唐寅眼巴巴地看着自己,梁启急忙垂下头,一句话都没说。见状,唐寅也就明白了,梁启是不愿意去往贞地的。
  他暗暗摇头,既然梁启不想去,他也不能勉强,唐寅目光一转,又看向萧慕青、子缨诸将。不管他看谁,对方要么垂首,要么将目光转向别处,皆不与他对视。
  呵!大家还真有默契啊,竟然都不愿意去往贞地。唐寅在心中苦笑。
  其实,也不能怪风军众帅退避。首先,这仗本来就不好打,要以少胜多、以弱战强,哪是那么容易打的,若不是*到份上了,没人愿意去打这样的仗。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叛军的军权又哪是那么好接手的?风国早已经派去了监军,而且还是陶元丰这样久经沙场、经验丰富的老将,可是他的意见有人听吗?如果贞人肯听的话就不会有望西平原这一仗了,自己前去,若是和陶元丰一样被贞人凉到一边,那又有什么意义?
  看众将都不言语,都在回避自己的目光,唐寅是又气愤又感叹,当然,他也能理解众人的想法,沉思了好一会,他缓缓开口说道:“也罢,既然诸位都不愿意走这一趟,那么,便由我去吧!”
  听闻这话,在场众人脸色同是一变,几乎异口同声地说道:“大王不可!”
  唐寅摆摆手,说道:“贞人桀骜不驯,你们前去,别说接管不了叛军的军权,恐怕连出谋划策,李舒也未必会听取采纳,但由我亲自前往就不一样了,李舒还是会有几分忌惮的。”
  “可是大王,此行危险啊!”众人身子不由自主地前倾,紧张地说道。
  “危险倒还不至于,我只是担心,我也未必能率领贞人打赢川军,所以……”唐寅说话间,转头笑呵呵地看向青羽,说道:“青羽将军就随我一同前去吧!”
  反正飞羽军已在川地被打光了,现在正重新组建,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青羽留在国内也是个无事可做的光杆司令,闲人一个。当然,后面的话唐寅没好意思说出口。
  唐寅主动开口相邀,青羽实在不好决绝,憋了半晌,他才勉为其难地说道:“既然大王有令,末将遵命就是。”
  自从有上次的教训后,青羽是打心眼里不愿与唐寅一块打仗,唐寅打仗善出奇招是不假,但奇招往往都和风险并存,这不符合青羽沉稳的风格,但唐寅又偏偏是大王,若起争执,青羽还只能服从唐寅,飞羽军的全军覆没就是个血淋淋的例子。
  听出青羽答应得很勉强,唐寅也知道他还在生自己的气,满脸尴尬地干笑道:“青羽,这次去往贞地,我都听你的,你为主,我为辅……”
  他话还没说完呢,青羽已迫不及待地欠身拱手说道:“大王英明!”
  唐寅眨了眨眼睛,青羽这话怎么听都不像是在夸自己。
  经过望西平原一战,以李舒为首的贞人叛乱势力陷入险境,迫不得已,唐寅也只能亲自前往贞西的白南郡,去解叛军的燃眉之急。
  唐寅颇有自知之明,很清楚自己的半斤八两,他率军打仗的本事恐怕比李舒也强不到哪去,所以他很聪明的拉上青羽这位天才统帅,有青羽在,他相信就算贞军只剩下七、八万人也足可以抵御住二十万的川军。
  担心被川军认出来,唐寅没有带太多的护卫,跟随他一同去往贞地的人还不足五百,其中又以暗箭、天眼、地网这些的精锐为主。
  为了隐藏身份,他们一行人还特意换上便装,装扮成商队。
  出发之前,风国方面有先给李舒传去书信,书信中并没有提及唐寅会到贞地,只说派出青羽前去辅助贞军,让李舒安排人手到风川边境接应。
  长话短说,唐寅将朝廷的事务委托给邱真和上官元吉,他带青羽一行人离开上京,去往风川交界。一路无话,抵达约定的地点后,顺利与等在那里的贞人接上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