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亲后我成了亲姐姐的对照组 第114节(2 / 4)
“娘,其实我是有私心的。不出意外,这新买的马车还是得咱们四房用,以后都会留在府城。既然是四房用,肯定得四房给银钱。否则,一旦用了爹和娘的银钱,日后大嫂她们那边就不好交代了。”许小芽并未跟于大娘见外,一本正经的说道。
毕竟没有分家,哪怕于大娘再偏心,手里再多的银钱也不好公然贴补四房。加之马车这么大的物件,藏都藏不住,肯定要给于家其他三房一个说法的。
“我又不挪用公中的银钱。这么些年下来,娘没拦着她们藏私房钱,娘自己还能不留点私房钱?”说到私房钱,于大娘别提多有底气了。
本来么,她对于大嫂她们三妯娌就从不苛刻。相对应的,于大嫂她们三人也别想反过来要求她这个婆婆必须把手里所有的银钱都分给她们。
“那娘就自己收着。等以后小福禄他们都长大了,娘喜欢哪个孙子和孙女,就给谁买糖果吃。”许小芽笑了笑,顺答如流。
所以说,许小芽这几年还是成长了不少的。早先她可不会这般拐着弯的跟于大娘说话,而今却能很自然而然的说服于大娘了。
“娘还能少了给孙子孙女买糖果的银钱?”被许小芽的话语逗笑,于大娘到底还是松口妥协了,“成成成,而今咱们这个家里,老四媳妇你是最大的。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娘都听你的。”
如若是别的时候、为了别的事情,许小芽肯定会反驳于大娘此时此刻的说法。但是为了说服于大娘不跟她抢着给银钱,许小芽索性就认了于大娘的话:“嗯,都听我的。”
于大娘自然不会觉得许小芽一朝变脸换了个人,而且还故意想要跟她抢着管家。恰恰相反,于大娘巴不得许小芽以后都能强势起来。这样一来,于大娘就能彻彻底底的放心了。
给银钱这事,于老汉倒是没有多说什么。家里的银钱,他向来是不管的,都交给于大娘管。而且在于老汉的心里,他很赞成许小芽说的。虽说一家人不必分的那么清楚,可如若能免去一些矛盾和冲突,当然就是最好不过的了。
再者说,于老汉也有私心。跟于大娘一样,于老汉也是偏疼小儿子的。既然小儿子如此大有出息,那么就一直让于家其他三房占小儿子的好处。唯有这样,于家其他三房才不会仗着自己是哥哥嫂嫂,日后万一哪天起了贪心,却反过来当白眼狼。
像五水县的府宅,于家三房可以住,但他们所有人心里都清楚,买府宅的银钱是四房出的。像五水县的铺子,于家三房都在努力赚钱,但他们不能忘记,铺子也是四房花钱买下来的。
而今不过是一辆马车而已,四房又不是出不起银钱,没必要白白给于家其他三房送去可以说是非的把柄。退一万步讲,哪怕于家其他三房不一定会说,但可以提前规避就及时规避,委实能省去不少口舌之争。
不得不说,在大方向上,于老汉看的更长远。他甚至从来不会提他和于大娘来给银钱的话,直接就接过了许小芽给的银钱,丝毫没有拖泥带水。
于书楷倒是没掺和买马车这事儿。虽说他确实不用去大儒那里,可他的话本还要写,不能中断。趁着这两天还没出发离开府城,于书楷抓紧时间在赶进度,连李君懿那边都没有及时知会。
直到临出发前一日,于书楷才去找了李君懿,告知他们一家即将离开府城的事情。
“游学?好端端的为何要游学?你写的文章没问题啊,而且越来越好,都快要赶上我了。”李君懿对于书楷的进度很是了解,全然不认为于书楷的文章有哪里写的不好。
反之,李君懿觉得于书楷现在正一日比一日厉害,很快就能跟他比肩,明明就是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少了灵气。”于书楷耸了耸肩,忍不住就无奈的勾起了嘴角。这两日他写话本写的很顺手,在某个霎那忽然就明白了大儒对他的点评从何而来,“李兄,最简单的例子,你一直都很喜欢我写的话本,却从来不会觉得我的文章写的足够好。”
“话本跟文章本来就不一样。话本是讲故事,哪怕文采不够,但故事精彩,就很能吸引人,也能让人忍不住神怡。”说起于书楷的话本,李君懿无疑是最忠实的读者,止不住的夸赞。
“李兄,你刚刚的回答已经是最佳答案了。”说来也是好笑,于书楷从始至终都只是将写话本当作赚银子的手段,并未太过上心。可也恰恰正是话本,他写的最随意,最是没有压力。
反之,在写文章这一路上,他始终都在很努力的精进自己的才学,不断的往上攀爬、追逐,下足了功夫却也仅仅是在往既定的套路上走罢了。
换而言之,他或许能按着既定的套路走的很顺利,也能写出固定模板下的好文章,却不可能有任何的突破,亦达不到大儒对他的标准和要求。
听着于书楷的回答,李君懿先是微微皱眉,稍稍沉思之后,不由就摇摇头:“是我太过短浅了。”
“确实,你的话本哪怕有再多的不足之处,依然能长久的吸引我坚持不懈的想要深/入、并且随之追逐。在我眼里和心里,你的话本不可挑剔。我非但不会觉得话本里的那些不足需要改进,反而觉得这些不足极为巧妙的增添了话本的精彩,甚至认定话本本身就理当如此。”李君懿不说这么多还好,越说整颗心越发的开朗。
到最后,李君懿几乎是感叹了:“但你的文章,我一眼就能挑出哪里需得改进、哪里又可以写的更好。我甚至可以给你足够的建议,帮你改的更加的完善。明明,我的文章也并未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于书楷便不说话了。李君懿方才这番话,已然将所有的区别仔仔细细写的很清楚。想来,李君懿亦是明白大儒的用意了。
跟李君懿说好此事的第二日,于书楷一家人就离开了府城。
等李家娘子听闻此事的时候,于家人已经快要抵达五水县了。
“他们真的都走了?小福禄和小元宝呢?也都带着?”不敢置信的看着心腹丫头,李家娘子的心情实在不怎么好,“孩子还这么小,没事干嘛非要折腾孩子?一路上颠簸来颠簸去,不辛苦?不受罪?” ↑返回顶部↑
毕竟没有分家,哪怕于大娘再偏心,手里再多的银钱也不好公然贴补四房。加之马车这么大的物件,藏都藏不住,肯定要给于家其他三房一个说法的。
“我又不挪用公中的银钱。这么些年下来,娘没拦着她们藏私房钱,娘自己还能不留点私房钱?”说到私房钱,于大娘别提多有底气了。
本来么,她对于大嫂她们三妯娌就从不苛刻。相对应的,于大嫂她们三人也别想反过来要求她这个婆婆必须把手里所有的银钱都分给她们。
“那娘就自己收着。等以后小福禄他们都长大了,娘喜欢哪个孙子和孙女,就给谁买糖果吃。”许小芽笑了笑,顺答如流。
所以说,许小芽这几年还是成长了不少的。早先她可不会这般拐着弯的跟于大娘说话,而今却能很自然而然的说服于大娘了。
“娘还能少了给孙子孙女买糖果的银钱?”被许小芽的话语逗笑,于大娘到底还是松口妥协了,“成成成,而今咱们这个家里,老四媳妇你是最大的。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娘都听你的。”
如若是别的时候、为了别的事情,许小芽肯定会反驳于大娘此时此刻的说法。但是为了说服于大娘不跟她抢着给银钱,许小芽索性就认了于大娘的话:“嗯,都听我的。”
于大娘自然不会觉得许小芽一朝变脸换了个人,而且还故意想要跟她抢着管家。恰恰相反,于大娘巴不得许小芽以后都能强势起来。这样一来,于大娘就能彻彻底底的放心了。
给银钱这事,于老汉倒是没有多说什么。家里的银钱,他向来是不管的,都交给于大娘管。而且在于老汉的心里,他很赞成许小芽说的。虽说一家人不必分的那么清楚,可如若能免去一些矛盾和冲突,当然就是最好不过的了。
再者说,于老汉也有私心。跟于大娘一样,于老汉也是偏疼小儿子的。既然小儿子如此大有出息,那么就一直让于家其他三房占小儿子的好处。唯有这样,于家其他三房才不会仗着自己是哥哥嫂嫂,日后万一哪天起了贪心,却反过来当白眼狼。
像五水县的府宅,于家三房可以住,但他们所有人心里都清楚,买府宅的银钱是四房出的。像五水县的铺子,于家三房都在努力赚钱,但他们不能忘记,铺子也是四房花钱买下来的。
而今不过是一辆马车而已,四房又不是出不起银钱,没必要白白给于家其他三房送去可以说是非的把柄。退一万步讲,哪怕于家其他三房不一定会说,但可以提前规避就及时规避,委实能省去不少口舌之争。
不得不说,在大方向上,于老汉看的更长远。他甚至从来不会提他和于大娘来给银钱的话,直接就接过了许小芽给的银钱,丝毫没有拖泥带水。
于书楷倒是没掺和买马车这事儿。虽说他确实不用去大儒那里,可他的话本还要写,不能中断。趁着这两天还没出发离开府城,于书楷抓紧时间在赶进度,连李君懿那边都没有及时知会。
直到临出发前一日,于书楷才去找了李君懿,告知他们一家即将离开府城的事情。
“游学?好端端的为何要游学?你写的文章没问题啊,而且越来越好,都快要赶上我了。”李君懿对于书楷的进度很是了解,全然不认为于书楷的文章有哪里写的不好。
反之,李君懿觉得于书楷现在正一日比一日厉害,很快就能跟他比肩,明明就是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少了灵气。”于书楷耸了耸肩,忍不住就无奈的勾起了嘴角。这两日他写话本写的很顺手,在某个霎那忽然就明白了大儒对他的点评从何而来,“李兄,最简单的例子,你一直都很喜欢我写的话本,却从来不会觉得我的文章写的足够好。”
“话本跟文章本来就不一样。话本是讲故事,哪怕文采不够,但故事精彩,就很能吸引人,也能让人忍不住神怡。”说起于书楷的话本,李君懿无疑是最忠实的读者,止不住的夸赞。
“李兄,你刚刚的回答已经是最佳答案了。”说来也是好笑,于书楷从始至终都只是将写话本当作赚银子的手段,并未太过上心。可也恰恰正是话本,他写的最随意,最是没有压力。
反之,在写文章这一路上,他始终都在很努力的精进自己的才学,不断的往上攀爬、追逐,下足了功夫却也仅仅是在往既定的套路上走罢了。
换而言之,他或许能按着既定的套路走的很顺利,也能写出固定模板下的好文章,却不可能有任何的突破,亦达不到大儒对他的标准和要求。
听着于书楷的回答,李君懿先是微微皱眉,稍稍沉思之后,不由就摇摇头:“是我太过短浅了。”
“确实,你的话本哪怕有再多的不足之处,依然能长久的吸引我坚持不懈的想要深/入、并且随之追逐。在我眼里和心里,你的话本不可挑剔。我非但不会觉得话本里的那些不足需要改进,反而觉得这些不足极为巧妙的增添了话本的精彩,甚至认定话本本身就理当如此。”李君懿不说这么多还好,越说整颗心越发的开朗。
到最后,李君懿几乎是感叹了:“但你的文章,我一眼就能挑出哪里需得改进、哪里又可以写的更好。我甚至可以给你足够的建议,帮你改的更加的完善。明明,我的文章也并未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于书楷便不说话了。李君懿方才这番话,已然将所有的区别仔仔细细写的很清楚。想来,李君懿亦是明白大儒的用意了。
跟李君懿说好此事的第二日,于书楷一家人就离开了府城。
等李家娘子听闻此事的时候,于家人已经快要抵达五水县了。
“他们真的都走了?小福禄和小元宝呢?也都带着?”不敢置信的看着心腹丫头,李家娘子的心情实在不怎么好,“孩子还这么小,没事干嘛非要折腾孩子?一路上颠簸来颠簸去,不辛苦?不受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