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甄费奋起_分卷阅读_33(1 / 3)
买下这宅子,甄老爷花费了一千两,甄回改造了一下,用了一百两,搬进去一些最最简单实用便宜的实木家具,又花费了三百两,也就是说这整体成本不到一千五百两。而到了如今,算算这屋子,要是住满人,一个月的月租金就已经很可观了,两间屋子的两个小院,因为朝向的问题,价格不一样,一处五两,一处七两一个月,一间屋子的小院是三两,三间屋子的是十两,正院直接打包给浙江会馆,是一个月三十两。那个五间的地方,一个床位是一两,十个床位,那就是十两,如此一来,六十五两,再加上甄回还给他们提供了洗衣服服务,一人一百文一个月,这个可以给家中仆妇们干,另外给分红。还有提供饭食,可提前告知是不是需要,每一餐,一荤一素一碗白饭,一人三十文,多一个菜,多加钱,荤菜二十文,素菜十文,随便点,就是最最没钱的,光要白饭加汤他也能提供,五文钱保证汤多饭饱,绝对成本供应。这个可以交给自家大厨房,反正两个宅子近,买菜什么的可以合在一起,量大便宜,大锅里多一勺少一勺的事儿。要不是怕吃相太难看,影响了他家的名声,他都准备练笔墨纸砚都提供优惠价,把这些人的所有生意都做完。咳咳咳,或许这就是他把正院包租给浙江会馆而不是江苏会馆的原因了,好歹在老乡面前遮着点,没暴露出本性来。不管怎么说吧,只要到时候人住满了,按照甄回计算的,那一个月一百两绝对有!如此一来,只要一年,那就什么成本都回来了!
当然这样的好事儿可能性不大毕竟这事儿三年才一回,可是你别忘了这可是从六七月,能一直持续到三月底的,也就是说能有大半年,这样一来的话,就是其他时间没有全满,估计用上两年,那成本也就全回来了。再加上住下的秀才也好,举人也好,谁也说不准他们会不会留在京城,继续租用房子当个京漂什么的,他们不愁没有租客。如此一来,当包租公其实还是很有钱途的事业。
甄回的账算得精明不说,还干净利索,什么因素都能考虑的分外的周详,在这计划书出炉的那一刻,就是甄老爷都有些震惊了,他可是知道的,在京城,就是直接租用一个三进的院子也不过是五十两一个月,当初买宅子的时候,他就想过没人住,就直接租出去的,所以行情什么的早就打听好了。而到了儿子手里,这收益居然就能直接翻上一翻,这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难道他生的不是儿子,而是财神?哎呦,罪过罪过,神仙别怪罪啊!他真的是太吃惊了。
吃惊的人不止是甄老爷,连最最没有金钱意识的林家人也有点吃惊,林家人虽然是书香门第,对什么权利名望之类的不怎么看重,也从不缺钱花,可是这不代表他们不知道银钱的好处,只是看的不重而已,但是如今看到甄回用一个只能租出去五十两的院子,一下子变成一百两收入的院子,他们还是很好奇的。这说明了什么?别人或许只能看到他贪财的一面,可是林家的人,特别是曾经在家族里主过事儿的林家三老爷和身为侯爷,又做着官的林侯爷来说,他们看到的却是甄回机变的性子。
有这样一个孩子,还是身边的孩子,他们忍不住就多想了,自家孩子是个什么样子他们自家知道,都不是什么生财有道的人,虽然他们这样的人家也不需要生财有道,可是精通庶务却还是需要的,不然以后成为一家之主,只怕是会受不住家业,要是这样的话,他们就是去了地下,只怕也不安心,所以他们就想着是不是让自家的孩子跟着甄回学学,不求能像是甄回这样能点石成金一样的本事,只要知道怎么利用手里的本钱往家回笼投资就成。
于是乎,难得的林洵和林海都被家里的老爹关照,要学着甄回做一回生意,把自家交给他们的一处宅子租出去挣钱,至于他们怎么做,怎么处理,那就要他们自己做主了,唯一的要求是这每个月的收入要符合这宅子租出去市场的租金,要是有多的,那就是他们的私房钱,要是亏了,那就要他们自己的私房钱补贴出来。
听了这样的要求,这两个孩子差点没直接露出一张哭丧脸,他们对于这些真的是不精通啊!好在还有个能剥削的人力资源,那就是甄回。在甄回带着他们听了小厮们报告的各处租房子的情况,知道了各处租金的价格波动,再去参观了甄回主持改造的院子之后,这两个不愿意多在这上头动脑子的小子很直接就让身边的心腹小厮来个萧规曹随,跟着甄回的样子做,把院子全改整了一下,反正都是一样的三进的宅子,就林海手里的多了一个跨院,好改的很,弄好了就像甄回一样放出去,想来银子绝对不会少。
他们觉得这事儿其实还是很省心的,不过是听了一天的京城物价的事儿,参观了一下地方,加在一起也就是三天的时间,至于银钱?只要不亏本,那就成了,他们也不指望多多少银子花。
只是这样的情绪到一个月之后,他们手里突然多了五十两银子的时候,那情况就变了,愣是谁,特别是小孩子,突然多出将近半年月例钱的银子,也会有点傻眼。当然他们都是好孩子,有了银子,也不会财迷的立马藏起来,在多了这些银子之后,第一个反应就是去买了好些的礼物给父母兄弟什么的。一开始真的只是觉得意外之财,花出去痛快什么的,可是当用属于自己的,或者说是自己亲自挣来的银子送礼物的时候,这感觉就很不一样了,那个成就感充满了他们的心田,也就是在那一刻,难得的,这两个往日对银子不怎么在意的人,第一次知道了亲手挣钱的乐趣,对着这两处他们手里改建,租出去的宅子关心了起来,等到了第二个月,这银子再一次到手里之后,他们立马做了一件事儿,就是把以前自己的私房全拿出来,然后凑在一次开始准备让甄回带着他们去买宅子,他们这是认准了当包租公这个伟大的,挣钱的事业了,想把自己这包租公的工作做大做强。
想要买宅子,自然就要接触到中人,再然后自然是开始了解这京城房屋的价格,地理位置的区别,各处建筑好坏的价格区分,也就是说在这买房子一个过程中,其实这两个孩子已经上了一堂生动的市场物价的课程。连带着砖瓦,木料,建筑年份的讲究也一样被告知了一遍,即使是被动的听着,也把他们从后宅那种不问世事的情况下拉了出来。
而在看房子的过程中,一路上各处的物价,各处民生百态自然也入了他们的耳朵里,更有这雇佣洗衣仆妇之类的雇工的价格也知道了一个大概。这一切的一切,都像是打开了一扇门,让他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不是家中的清贵雅致,不是别家的富贵荣华,也不是郊外的漫漫山野,阡陌纵横,而是这京城小市民的寻常生活。
等到他们一人置办了一处小宅子,开始往外头出租,成为他们的第一份属于自己的产业出息之后,这两个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开始成熟了,有了大孩子的样子,这让两人的父亲深感欣慰。
而这两位老爷感觉欣慰之后第一件事儿就是开始教导自家的孩子一些家务上的事儿,比如田庄,铺子的情况,每年的出息,怎么运作的,怎么管理这些管事,而不至于被人哄骗。这也让他们头一次知道,即使在他们这样的清贵书香的人家,这些往日认为是俗物的事儿其实也一样很多,甚至想的多一些,他们能这样清清静静的读书,能不用操心生计,说白了就是因为自家这些产业不断的在给自家输血的缘故,真是不能忽视这些产业的作用呢。
他们能这么快的有这份觉悟,当然也有甄回的作用,他在带着这两个走动的时候,心下也早就琢磨出了这两个人老爹的用意,自然很是配合,乖乖的开始讲一些故事,什么谁谁谁家,出了一个书呆子,不事生产,只知道读书,结果家中田地给卖了一个干净,最后居然靠着老娘织布,媳妇给人洗衣服过活,而他自己居然什么都不做,还只知道读书,时不时还要用这些老母妻儿的辛苦银子去参加什么文会,最终连祖宅都没有能保住。老母病死,媳妇回了娘家,他自己也流落街头,最终只能在寺庙栖身。或者是谁谁谁,不通事务,田产家业都被人骗走,哭诉无门不说,还自尽了,等等,反正全是这些,这样的故事给了这两个孩子很大的触动,最起码他们自此之后,那是绝对不会觉得,这世道简单的,光靠读书好就能无忧无虑了。
另外这甄回还很是坏心的引着这两个孩子去看了一场拍卖,看着好些心动的好东西,手里没钱买下来,这对于这两个孩子来说,实在是太让人揪心了,越发觉得,这甄回讲的实在是没错,银子不是万能的,可是没有了银子那是万万不能的。所以为了能买到喜欢的东西,为了能无忧无虑的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好好的经营家中产业,多挣钱还是很有必要的。
而在这个时候,贾敬也终于迎来了他的第一场乡试。这一次的乡试,紧张的不仅仅是参加考试的贾敬和贾代儒,整个贾家其实都很有些看重,不为别的,就为了贾家族中那么多在学堂读书的孩子们,还有贾代化在祠堂宣布的那些高额的奖励,也让这些贾家族人也不得不把这科举作为自家孩子出头的一个途径,和自家翻身的最佳方案。
倒是贾赦和贾政,被知道林侯爷把儿子放出来开始接触庶务的贾代善也送到了甄回这边,成为了甄回的另外两个学生。还指明告诉甄回,要甄回帮着这两个家伙争取第一桶金,甚至这老家伙吝啬到连最基本的本钱都没有给多少,真是太欺负人了,难道让甄回带着他们做小贩?
再说了,这个先生当的真的很是吃亏啊!甄回仰头望天。没有束修,没有好处,还要接受官阶比他爹大的压力,无形的威胁!这都什么跟什么吗!带着几个比自己还大,却什么都不懂的大孩子,这是那自己当免费幼教吗?帮着他们每人五十两的本钱挣钱,这是拿自己当沈万三吗?太看得起自己了吧!
☆、第61章
甄回几个是绝对不可能的那个什么小贩的,倒不是他们爱面子什么的,别人爱面子,甄回这个山里头出来的人可不会计较,问题是他们才几岁?最大的不过是不满十五,最小的还只有八岁,就这么几个人出去走街串巷,这不是明摆着让人骗吗!所以最终他们的决定是大家各拿出五十两,然后去淘宝。
或许你们看到这里也明白一二了,甄回打的是什么主意,没错,就是想要捡漏,或者说这还是小贩一类的活计,低价买进,高价卖出,只是因为沾染了一下古董这个相对斯文,高档的词,这个行为才变得更加可行起来,就是让父母们知道了,或者让别人家的人知道了,估计也不会说什么不好听的,甚至可能说这是这几家的家长在用另类的法子考验孩子的眼力什么的,还能得个好名声。
当然,这也是他们的优势,各家的孩子,即使是甄回这个没什么眼光的人,那也是从小看着好东西长大的,甄老爷书房就有不错的东西,甄回也算是把玩这这些古董长大的孩子了,即使这些不属于很值钱的那种,可古董就是古董,对于眼力的培养还是很有一定的成效的。
更别说贾赦了,这家伙真是他们几个孩子总,天生的古董鉴定专家,什么东西到了他手里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从这个角度来说,他的知识其实很丰富,也很杂。贾赦的这一手第一次在这些小伙伴们中亮出来的时候,那真的是获得了不少的星星眼,特别是贾政,下巴都快要掉地上了。
当然他的资源也是所有人中最最丰厚的,武将对于打劫什么的还是很擅长的,所以在征战天下的时候,贾家的老祖宗们真的是抢来了不少的好东西,他们或许不懂古籍,书画的价值,可是这古董什么的,还是很清楚的,特别是些什么看着就值钱的古玉,器皿之类的,那是一个劲的往家里塞,导致如今的贾家库房里大半都是这些东西,就是他祖父,祖母的小库房也不例外,而这些东西对于贾赦这个长子长孙来说,那自然是全面开放,随意欣赏把玩的,所以这些自然全是他的学习物品,后来时间长了,因为他的喜爱,老国公当年甚至还特意请了人教他,当然当初老国公的目的很简单,怕孩子不知道这些东西的好处,随意糟蹋,有心让孩子知道些价值,不至于成了败家子。这一点上,同样都是纨绔典型的贾赦比后来的贾宝玉那是绝对强了很多倍的。
除了贾赦的眼光是他们淘宝捡漏的信心来源之外,还有林海,不用多解释也知道,林侯爷的私藏也绝对不是少数,作为林侯爷的唯一的儿子,那待遇绝对比贾赦只有更高的,所以说,别看这样两个孩子年纪都不大,可是要他们鉴定一二真伪什么的,其实还是能有很高的成功率的。俗话说:见多识广,可不就是这么来的嘛!
解决了这行业问题,那么第二个,就是淘宝的地点问题了,要知道他们都是孩子,一个个还都带着随从,这么招摇,要是去大的古董店什么的,那就是给人送菜的份,所以这绝对是不可能的,而除了这个,还能去哪?城外?好像不成,太远了家人也不放心啊,最要紧的是,城外没有具体目标,难不成让他们大海捞针去?
甄回想了又想,最终让所有人换了寻常的衣裳,然后在自家后面,京城东南一片的平民区里晃悠,要知道这地方以前可是住过不少官员的,即使是最没钱的官员,谁也不能说这家里就没有一二件有些年份的好东西吧。即使这些都没有,这京城住着的百姓,谁知道在百多年前战乱的时候,有没有从那些逃亡的,或者是被杀的前朝官员家中弄到过什么好东西?那个时候,即使是一个普通的兵丁,作为攻入京城的一员,也不可能没有任何的战利品吧!就冲着这个,甄回觉得,这些百姓中,那是绝对有潜力可挖的。
当然,这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这样收东西,价格绝对不会高,很符合他们目前的情况。五个孩子,为了公平起见,一人出五十两,加在一起也不过是二百五十两,这钱拿去买古董,那真是不够看的,所以从一开始,甄回就想好了,心态要放平,就收点小物件,慢慢的积攒本钱,这才是他们目前最主要的目标。
不过甄回忘了一点,这是哪儿?京城!乱世的黄金,盛世的古董,在新朝建立了百多年之后,这京城的繁华就已经让整个的古董市场都兴旺了起来,京城的古董商们也一个个都是精明人,哪里会不知道铲一下京城城内的地皮,收拢一下散落的宝贝?即使他们没有想到,那些有宝贝传家的人家,估计有大半也知道什么值钱,什么能救急。所以他们想要学那些走江湖的古董贩子的样子收货,那真的是需要不少的运气。
再说了,他们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根本不知道这东西该怎么收,为了这个,甄回那真是豁出了脸皮了,什么讨水喝啊,装作放风筝断线什么的,一个劲的往人家家里闯,就想看看,有没有机会,看的后面其他的孩子,脸红的走路都不敢靠近他三米的范围,生怕跟着丢脸。 ↑返回顶部↑
当然这样的好事儿可能性不大毕竟这事儿三年才一回,可是你别忘了这可是从六七月,能一直持续到三月底的,也就是说能有大半年,这样一来的话,就是其他时间没有全满,估计用上两年,那成本也就全回来了。再加上住下的秀才也好,举人也好,谁也说不准他们会不会留在京城,继续租用房子当个京漂什么的,他们不愁没有租客。如此一来,当包租公其实还是很有钱途的事业。
甄回的账算得精明不说,还干净利索,什么因素都能考虑的分外的周详,在这计划书出炉的那一刻,就是甄老爷都有些震惊了,他可是知道的,在京城,就是直接租用一个三进的院子也不过是五十两一个月,当初买宅子的时候,他就想过没人住,就直接租出去的,所以行情什么的早就打听好了。而到了儿子手里,这收益居然就能直接翻上一翻,这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难道他生的不是儿子,而是财神?哎呦,罪过罪过,神仙别怪罪啊!他真的是太吃惊了。
吃惊的人不止是甄老爷,连最最没有金钱意识的林家人也有点吃惊,林家人虽然是书香门第,对什么权利名望之类的不怎么看重,也从不缺钱花,可是这不代表他们不知道银钱的好处,只是看的不重而已,但是如今看到甄回用一个只能租出去五十两的院子,一下子变成一百两收入的院子,他们还是很好奇的。这说明了什么?别人或许只能看到他贪财的一面,可是林家的人,特别是曾经在家族里主过事儿的林家三老爷和身为侯爷,又做着官的林侯爷来说,他们看到的却是甄回机变的性子。
有这样一个孩子,还是身边的孩子,他们忍不住就多想了,自家孩子是个什么样子他们自家知道,都不是什么生财有道的人,虽然他们这样的人家也不需要生财有道,可是精通庶务却还是需要的,不然以后成为一家之主,只怕是会受不住家业,要是这样的话,他们就是去了地下,只怕也不安心,所以他们就想着是不是让自家的孩子跟着甄回学学,不求能像是甄回这样能点石成金一样的本事,只要知道怎么利用手里的本钱往家回笼投资就成。
于是乎,难得的林洵和林海都被家里的老爹关照,要学着甄回做一回生意,把自家交给他们的一处宅子租出去挣钱,至于他们怎么做,怎么处理,那就要他们自己做主了,唯一的要求是这每个月的收入要符合这宅子租出去市场的租金,要是有多的,那就是他们的私房钱,要是亏了,那就要他们自己的私房钱补贴出来。
听了这样的要求,这两个孩子差点没直接露出一张哭丧脸,他们对于这些真的是不精通啊!好在还有个能剥削的人力资源,那就是甄回。在甄回带着他们听了小厮们报告的各处租房子的情况,知道了各处租金的价格波动,再去参观了甄回主持改造的院子之后,这两个不愿意多在这上头动脑子的小子很直接就让身边的心腹小厮来个萧规曹随,跟着甄回的样子做,把院子全改整了一下,反正都是一样的三进的宅子,就林海手里的多了一个跨院,好改的很,弄好了就像甄回一样放出去,想来银子绝对不会少。
他们觉得这事儿其实还是很省心的,不过是听了一天的京城物价的事儿,参观了一下地方,加在一起也就是三天的时间,至于银钱?只要不亏本,那就成了,他们也不指望多多少银子花。
只是这样的情绪到一个月之后,他们手里突然多了五十两银子的时候,那情况就变了,愣是谁,特别是小孩子,突然多出将近半年月例钱的银子,也会有点傻眼。当然他们都是好孩子,有了银子,也不会财迷的立马藏起来,在多了这些银子之后,第一个反应就是去买了好些的礼物给父母兄弟什么的。一开始真的只是觉得意外之财,花出去痛快什么的,可是当用属于自己的,或者说是自己亲自挣来的银子送礼物的时候,这感觉就很不一样了,那个成就感充满了他们的心田,也就是在那一刻,难得的,这两个往日对银子不怎么在意的人,第一次知道了亲手挣钱的乐趣,对着这两处他们手里改建,租出去的宅子关心了起来,等到了第二个月,这银子再一次到手里之后,他们立马做了一件事儿,就是把以前自己的私房全拿出来,然后凑在一次开始准备让甄回带着他们去买宅子,他们这是认准了当包租公这个伟大的,挣钱的事业了,想把自己这包租公的工作做大做强。
想要买宅子,自然就要接触到中人,再然后自然是开始了解这京城房屋的价格,地理位置的区别,各处建筑好坏的价格区分,也就是说在这买房子一个过程中,其实这两个孩子已经上了一堂生动的市场物价的课程。连带着砖瓦,木料,建筑年份的讲究也一样被告知了一遍,即使是被动的听着,也把他们从后宅那种不问世事的情况下拉了出来。
而在看房子的过程中,一路上各处的物价,各处民生百态自然也入了他们的耳朵里,更有这雇佣洗衣仆妇之类的雇工的价格也知道了一个大概。这一切的一切,都像是打开了一扇门,让他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不是家中的清贵雅致,不是别家的富贵荣华,也不是郊外的漫漫山野,阡陌纵横,而是这京城小市民的寻常生活。
等到他们一人置办了一处小宅子,开始往外头出租,成为他们的第一份属于自己的产业出息之后,这两个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开始成熟了,有了大孩子的样子,这让两人的父亲深感欣慰。
而这两位老爷感觉欣慰之后第一件事儿就是开始教导自家的孩子一些家务上的事儿,比如田庄,铺子的情况,每年的出息,怎么运作的,怎么管理这些管事,而不至于被人哄骗。这也让他们头一次知道,即使在他们这样的清贵书香的人家,这些往日认为是俗物的事儿其实也一样很多,甚至想的多一些,他们能这样清清静静的读书,能不用操心生计,说白了就是因为自家这些产业不断的在给自家输血的缘故,真是不能忽视这些产业的作用呢。
他们能这么快的有这份觉悟,当然也有甄回的作用,他在带着这两个走动的时候,心下也早就琢磨出了这两个人老爹的用意,自然很是配合,乖乖的开始讲一些故事,什么谁谁谁家,出了一个书呆子,不事生产,只知道读书,结果家中田地给卖了一个干净,最后居然靠着老娘织布,媳妇给人洗衣服过活,而他自己居然什么都不做,还只知道读书,时不时还要用这些老母妻儿的辛苦银子去参加什么文会,最终连祖宅都没有能保住。老母病死,媳妇回了娘家,他自己也流落街头,最终只能在寺庙栖身。或者是谁谁谁,不通事务,田产家业都被人骗走,哭诉无门不说,还自尽了,等等,反正全是这些,这样的故事给了这两个孩子很大的触动,最起码他们自此之后,那是绝对不会觉得,这世道简单的,光靠读书好就能无忧无虑了。
另外这甄回还很是坏心的引着这两个孩子去看了一场拍卖,看着好些心动的好东西,手里没钱买下来,这对于这两个孩子来说,实在是太让人揪心了,越发觉得,这甄回讲的实在是没错,银子不是万能的,可是没有了银子那是万万不能的。所以为了能买到喜欢的东西,为了能无忧无虑的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好好的经营家中产业,多挣钱还是很有必要的。
而在这个时候,贾敬也终于迎来了他的第一场乡试。这一次的乡试,紧张的不仅仅是参加考试的贾敬和贾代儒,整个贾家其实都很有些看重,不为别的,就为了贾家族中那么多在学堂读书的孩子们,还有贾代化在祠堂宣布的那些高额的奖励,也让这些贾家族人也不得不把这科举作为自家孩子出头的一个途径,和自家翻身的最佳方案。
倒是贾赦和贾政,被知道林侯爷把儿子放出来开始接触庶务的贾代善也送到了甄回这边,成为了甄回的另外两个学生。还指明告诉甄回,要甄回帮着这两个家伙争取第一桶金,甚至这老家伙吝啬到连最基本的本钱都没有给多少,真是太欺负人了,难道让甄回带着他们做小贩?
再说了,这个先生当的真的很是吃亏啊!甄回仰头望天。没有束修,没有好处,还要接受官阶比他爹大的压力,无形的威胁!这都什么跟什么吗!带着几个比自己还大,却什么都不懂的大孩子,这是那自己当免费幼教吗?帮着他们每人五十两的本钱挣钱,这是拿自己当沈万三吗?太看得起自己了吧!
☆、第61章
甄回几个是绝对不可能的那个什么小贩的,倒不是他们爱面子什么的,别人爱面子,甄回这个山里头出来的人可不会计较,问题是他们才几岁?最大的不过是不满十五,最小的还只有八岁,就这么几个人出去走街串巷,这不是明摆着让人骗吗!所以最终他们的决定是大家各拿出五十两,然后去淘宝。
或许你们看到这里也明白一二了,甄回打的是什么主意,没错,就是想要捡漏,或者说这还是小贩一类的活计,低价买进,高价卖出,只是因为沾染了一下古董这个相对斯文,高档的词,这个行为才变得更加可行起来,就是让父母们知道了,或者让别人家的人知道了,估计也不会说什么不好听的,甚至可能说这是这几家的家长在用另类的法子考验孩子的眼力什么的,还能得个好名声。
当然,这也是他们的优势,各家的孩子,即使是甄回这个没什么眼光的人,那也是从小看着好东西长大的,甄老爷书房就有不错的东西,甄回也算是把玩这这些古董长大的孩子了,即使这些不属于很值钱的那种,可古董就是古董,对于眼力的培养还是很有一定的成效的。
更别说贾赦了,这家伙真是他们几个孩子总,天生的古董鉴定专家,什么东西到了他手里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从这个角度来说,他的知识其实很丰富,也很杂。贾赦的这一手第一次在这些小伙伴们中亮出来的时候,那真的是获得了不少的星星眼,特别是贾政,下巴都快要掉地上了。
当然他的资源也是所有人中最最丰厚的,武将对于打劫什么的还是很擅长的,所以在征战天下的时候,贾家的老祖宗们真的是抢来了不少的好东西,他们或许不懂古籍,书画的价值,可是这古董什么的,还是很清楚的,特别是些什么看着就值钱的古玉,器皿之类的,那是一个劲的往家里塞,导致如今的贾家库房里大半都是这些东西,就是他祖父,祖母的小库房也不例外,而这些东西对于贾赦这个长子长孙来说,那自然是全面开放,随意欣赏把玩的,所以这些自然全是他的学习物品,后来时间长了,因为他的喜爱,老国公当年甚至还特意请了人教他,当然当初老国公的目的很简单,怕孩子不知道这些东西的好处,随意糟蹋,有心让孩子知道些价值,不至于成了败家子。这一点上,同样都是纨绔典型的贾赦比后来的贾宝玉那是绝对强了很多倍的。
除了贾赦的眼光是他们淘宝捡漏的信心来源之外,还有林海,不用多解释也知道,林侯爷的私藏也绝对不是少数,作为林侯爷的唯一的儿子,那待遇绝对比贾赦只有更高的,所以说,别看这样两个孩子年纪都不大,可是要他们鉴定一二真伪什么的,其实还是能有很高的成功率的。俗话说:见多识广,可不就是这么来的嘛!
解决了这行业问题,那么第二个,就是淘宝的地点问题了,要知道他们都是孩子,一个个还都带着随从,这么招摇,要是去大的古董店什么的,那就是给人送菜的份,所以这绝对是不可能的,而除了这个,还能去哪?城外?好像不成,太远了家人也不放心啊,最要紧的是,城外没有具体目标,难不成让他们大海捞针去?
甄回想了又想,最终让所有人换了寻常的衣裳,然后在自家后面,京城东南一片的平民区里晃悠,要知道这地方以前可是住过不少官员的,即使是最没钱的官员,谁也不能说这家里就没有一二件有些年份的好东西吧。即使这些都没有,这京城住着的百姓,谁知道在百多年前战乱的时候,有没有从那些逃亡的,或者是被杀的前朝官员家中弄到过什么好东西?那个时候,即使是一个普通的兵丁,作为攻入京城的一员,也不可能没有任何的战利品吧!就冲着这个,甄回觉得,这些百姓中,那是绝对有潜力可挖的。
当然,这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这样收东西,价格绝对不会高,很符合他们目前的情况。五个孩子,为了公平起见,一人出五十两,加在一起也不过是二百五十两,这钱拿去买古董,那真是不够看的,所以从一开始,甄回就想好了,心态要放平,就收点小物件,慢慢的积攒本钱,这才是他们目前最主要的目标。
不过甄回忘了一点,这是哪儿?京城!乱世的黄金,盛世的古董,在新朝建立了百多年之后,这京城的繁华就已经让整个的古董市场都兴旺了起来,京城的古董商们也一个个都是精明人,哪里会不知道铲一下京城城内的地皮,收拢一下散落的宝贝?即使他们没有想到,那些有宝贝传家的人家,估计有大半也知道什么值钱,什么能救急。所以他们想要学那些走江湖的古董贩子的样子收货,那真的是需要不少的运气。
再说了,他们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根本不知道这东西该怎么收,为了这个,甄回那真是豁出了脸皮了,什么讨水喝啊,装作放风筝断线什么的,一个劲的往人家家里闯,就想看看,有没有机会,看的后面其他的孩子,脸红的走路都不敢靠近他三米的范围,生怕跟着丢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