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一只独秀 第12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金嘉瑜走出报名老师的办公室,脸庞绷着,脚后跟像是灌了铅一样沉重,一路走着,旁边遇到熟悉的老师和学生,也都没注意。
  手抵在嘴边轻咬着,脑子里前后重复着报名老师嘴里的话,只有一个名额。
  只有一个名额?
  坐在路旁的石凳子上,整个人陷入焦灼的情绪里不可自拔,怎么就只有一个名额呢?
  “听说,周子青学姐参加的国际竞赛初审结果出来了,我刚才从系办公室路过,听到专业老师正在说这事。”旁边路过两个男生,一个背着双肩包,一个手里拿着几本专业课的书。
  金嘉瑜只听到周子青这三个字,就猛地抬起头看过去。扫到熟悉的专业书封面,知道应该是和她同系的学弟。
  两个男生没注意身后的金嘉瑜,还在热切讨论着,手里拿着书的男生好奇的问道,“那结果呢,通过没有?”
  “应该是通过了,老师声音听着很兴奋的样子,还说什么徐教授在开会,让人给他说一声什么的。应该是通过了。”背着双肩包的男生,说话神情都明显带着激动,甚至还忍不住伸手拍拍旁边的男生胳膊,“我给你讲,我现在激动的都想跑去找周学姐,让她在我课本上签个名。我天,太厉害了。光想想都激动不行,那可是国际青年赛啊,她竟然初审通过了。这么牛的人,还是我们学校,同一个专业的!”
  “初赛过后,是决赛吧,我光是听一下,胳膊上汗毛都竖立起来了。我不想要什么签名,我想跑去给她喊声加油。”捧着书的男生,腾出一只手来,声音亢奋无比,“我希望周学姐,能站到最后领奖台,代表我们辰光大学计算机人工智能院系。”
  “别说了,我鸡皮疙瘩都快起来了。”
  两个男生刚走远,金嘉瑜呼吸一下子急促起来,张开嘴大口大口呼吸,胸闷到窒息。
  周子青国际竞赛初审过了,系里没正式公布,可学生老师该知道的都知道了。
  人工智能创新小组的人知道的更早,徐梁知教授把周子青喊到办公室说话,隔着一道木门,教授轻松愉悦的声音时不时的飘出来。
  “有几家报社在之前就想采访你,我一直给拦着,说等初审结果出来之后再说,现在初审名单出来了,你腾个时间出来,和他们见个面。”徐梁知原本就对周子青参赛作品很满意,心里有六七分把握能过。可初审名单下来,却比预期的更高兴。
  国际其他国家报刊已经把初审名单曝光了,名单上不出所料全都是国际知名学府学生。国外有家叫《时代科技》的报刊,刊登更加详细,罗列出参赛学生资料。尤其这家报纸,还采访了竞赛评审中的几个专家。
  评审专家组对这一届的参赛水准给予了高度评价,报纸上还腾出几段评审专家的原话。
  原话是:“这是我参与竞赛评审最艰难的一回,每一个参与竞赛的作品都非常有创意,这就让我们很难做出判断。但这是竞赛,总要有晋级和淘汰,很多评审专家都觉的这是一份很困难的工作,可我们必须做出选择。我想对那些没有晋级的参赛者说,你们很优秀,作品非常棒,请不要放弃和气馁。”
  “这场竞赛太残酷了,难以想象到决赛会是什么样子,我看到每一个作品都很优秀,我甚至向竞赛组委会反映过,奖项名额太少了,可能不够分。”
  “竞赛作品让我看到这个世界的科技在进步,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前进,我看到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在审核名单出来后,我更加确认了我的想法。审核作品时我们是不知道参赛者的,我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作品,我甚至在脑子里思考过这个作品应该出自哪个实验室,比如m理工,ra机器,你们知道的,这些都是国际有名的高校实验室。但一直到最后看到参赛者名单后,这让我非常意外,我知道现在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正在筹办一个交换生的国际合作项目,我个人非常愿意给这个参赛者递出邀请函。她的参赛作品有惊艳到我。”
  没有人比徐梁知更了解周子青的参赛作品,在初审名单一下来的时候,他甚至接到国际几个友人的电话,电话里无一不对周子青的参赛作品给予肯定评价。
  “教授,采访可以延迟到决赛后吗,我总觉得,现在只是一个初审通过,就这样报道,似乎不太好,要是万一决赛结果不佳,我可怪没面子的。”周子青眉眼带着笑,决赛还没参加,最终结果不知道,就提前采访报道,这不太符合她的性格。
  徐梁知轻笑一声,自然知道周子青内心顾虑。笑着对她解释道:“你还是不知道国际青年赛的意义,那几家报刊都是比较专业的,会根据客观事实,严谨写报道的。采访这种事情,不能等结果出来在准备,那就晚了。之前已经拦过一回,恐怕这几天他们就要过来,到时候我交代他们几句,重点还是在推广人工智能领域普及上。
  你也不要有压力,决赛就按照按自己步调准备,学校系里也也放出话来,有需要的设备器材,系里也会尽量满足。”
  周子青嘴角上扬,知道这事自己没办法再拒绝,笑着点头答应,“那我听教授的。”
  “还有一件事,国际交换生的事,你竞赛初审通过,成绩能力都有,系里也看好你,这名额给你也是实至名归。要是你自己有另外的打算,这个名额就要让其他学生。你自己回去想想,想要这个名额就去系办公室把名字填了。”徐梁知教授一直没提这事,也是等着初审名单下来。
  周子青是知道这事的,听同学嘴里提过,现在教授提醒她,跟着点点头,表示自己回去会好好想想。
  顾时雨毕业去的sa,萧红选择是国内读研,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周子青有自己的计划。
  徐梁知和周子青的谈话,若隐若无的从办公室传出来,仅仅是几个关键词,就能把整个谈话联想完。
  水涨船高。
  周子青竞赛初审通过,有记者要来采访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