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门小户 第83节(1 / 4)
柳二丫看着她爹和大伯他们商量着分家的事,小声地跟陶砚道:“没想到我爷爷他突然想通了, 就这么把柳春生分了出去。不过要是他能早一些想通,不要这么偏心, 也不会有今天的事。”
她这话可不是乱说的。
要不是他们两个老的一心向着三房,三房那几个人的心就不会这么大,那之前也就不会认识王大夫, 闹出这件事来。
同样经过了此事的陶砚对此也是深有感触。
“二丫, 以后我们有几个孩子的话, 可不能这样偏心。每一个都要要好好的教, 不然受苦的还是我们。”
这是自然, 柳二丫想着还在家里的女儿,“也不知道囡囡现在怎么样了,睡没睡着, 有没有哭?”说着说着, 她都想回去了。
陶砚也想女儿了,不过这么晚了他们也不好回去,于是安慰道:“等明天一早我就带你回去, 不过岳父他们估计还要在这多待几日。”
柳二丫也是这么觉得,她掰着手指数, “我爷我奶病了,村里要把三房除族,还要给柳春生分家,分完家还要给他建三间茅草房免得他们两个被冻死, 另外还有栓子也要接回来下葬,是有一堆的事。”
“不过那些都和我们没有关系,只要等栓子下葬的时候再来一下就好了,其他的有爹娘在就行了。”
“其实我今天也可以不用来的。”
“但我又不太放心。”
柳二丫先是沮丧,后又高兴起来,“不过现在好了,分家以后各家管各家的事,我爹娘和石头在县城住得好好的,以后估计很少回村子了。我要跟我爹娘说,让他们把村子的田地都租出去,以后就像其他的城里人一样,每年收些租子。”
“对了,我们家要不要也买一些地啊?”
柳二丫侧着身子,兴致勃勃地跟陶砚道:“我们现在攒了有一百多两银子了,你这次立了功,县衙估计还会有赏赐。那我们要不要像你干爹干娘家那样,在城外或者县城附近的村子买块地,做个小庄子?”
“我以前听干娘说过,在地里种些粮食,再种些菜,然后请几个长工打理着,每年只需要给他们一些粮食,其他的就都是我们家的了。”
“干娘家的长工,每隔两日还会送菜到家里来。”
陶砚却有些心不在焉,等柳二丫把话说完,他压低了声音道:“二丫,知县大人跟我说之前用竹子引水,然后石县粮食增长的奏折已经递到了京城,朝廷封赏也下来了,但这些日子县衙都在忙着‘转胎丸’的大案,所以没往外头说。”
“我可能要升官了。”
柳二丫惊讶极了,“升官,你要升官了?升什么官啊?是捕头吗?”她自问自答,“不对啊,县衙就三个捕头,你干爹他们还年轻着呢,没这么快轮到你。”
“那你要做什么样的官?”
陶砚回想着今日临下衙时魏典史说的话,“如果没有意外的话,魏大人会升任主簿,然后典史一缺便空了出来。魏大人说,若我能在明年县试取得功名,那便有几分可能,如若不能,知县大人也会有所赏赐。”
功名?
柳二丫对功名可听得太多了,自从柳春生读书之后,时不时就能听到。尤其是最近的两年,虽然他一直没考中,但她的耳啾恃洸朵都要听出茧子来了。
“你是要去考秀才吗?”
“对了,我记得之前蒲大人儿子送了一箱书,你还看了呢,说是不好辜负了别人的一片心,那些书你看完了吗?”
陶砚看着她高兴的样子,自己也跟着高兴起来,“都看完了,从明日起我会再仔细研读,现在离明年三月还有大半年,二丫,我不会让你和娘失望的。”
柳二丫:“嗯,那我给你炖汤喝,娘教了我好些方子。”
夫妻两个正说着话,突然门外响起了敲门声。
这么晚了谁还会过来啊?
两人对视一眼,然后陶砚出去开门,柳二丫则慢步跟在了他的身后,不久就看到他领进来一个头发斑白,留着胡须的一个中年男子。这人看起来四十岁左右,一身布衣,面容愁苦好像有什么心事。 ↑返回顶部↑
她这话可不是乱说的。
要不是他们两个老的一心向着三房,三房那几个人的心就不会这么大,那之前也就不会认识王大夫, 闹出这件事来。
同样经过了此事的陶砚对此也是深有感触。
“二丫, 以后我们有几个孩子的话, 可不能这样偏心。每一个都要要好好的教, 不然受苦的还是我们。”
这是自然, 柳二丫想着还在家里的女儿,“也不知道囡囡现在怎么样了,睡没睡着, 有没有哭?”说着说着, 她都想回去了。
陶砚也想女儿了,不过这么晚了他们也不好回去,于是安慰道:“等明天一早我就带你回去, 不过岳父他们估计还要在这多待几日。”
柳二丫也是这么觉得,她掰着手指数, “我爷我奶病了,村里要把三房除族,还要给柳春生分家,分完家还要给他建三间茅草房免得他们两个被冻死, 另外还有栓子也要接回来下葬,是有一堆的事。”
“不过那些都和我们没有关系,只要等栓子下葬的时候再来一下就好了,其他的有爹娘在就行了。”
“其实我今天也可以不用来的。”
“但我又不太放心。”
柳二丫先是沮丧,后又高兴起来,“不过现在好了,分家以后各家管各家的事,我爹娘和石头在县城住得好好的,以后估计很少回村子了。我要跟我爹娘说,让他们把村子的田地都租出去,以后就像其他的城里人一样,每年收些租子。”
“对了,我们家要不要也买一些地啊?”
柳二丫侧着身子,兴致勃勃地跟陶砚道:“我们现在攒了有一百多两银子了,你这次立了功,县衙估计还会有赏赐。那我们要不要像你干爹干娘家那样,在城外或者县城附近的村子买块地,做个小庄子?”
“我以前听干娘说过,在地里种些粮食,再种些菜,然后请几个长工打理着,每年只需要给他们一些粮食,其他的就都是我们家的了。”
“干娘家的长工,每隔两日还会送菜到家里来。”
陶砚却有些心不在焉,等柳二丫把话说完,他压低了声音道:“二丫,知县大人跟我说之前用竹子引水,然后石县粮食增长的奏折已经递到了京城,朝廷封赏也下来了,但这些日子县衙都在忙着‘转胎丸’的大案,所以没往外头说。”
“我可能要升官了。”
柳二丫惊讶极了,“升官,你要升官了?升什么官啊?是捕头吗?”她自问自答,“不对啊,县衙就三个捕头,你干爹他们还年轻着呢,没这么快轮到你。”
“那你要做什么样的官?”
陶砚回想着今日临下衙时魏典史说的话,“如果没有意外的话,魏大人会升任主簿,然后典史一缺便空了出来。魏大人说,若我能在明年县试取得功名,那便有几分可能,如若不能,知县大人也会有所赏赐。”
功名?
柳二丫对功名可听得太多了,自从柳春生读书之后,时不时就能听到。尤其是最近的两年,虽然他一直没考中,但她的耳啾恃洸朵都要听出茧子来了。
“你是要去考秀才吗?”
“对了,我记得之前蒲大人儿子送了一箱书,你还看了呢,说是不好辜负了别人的一片心,那些书你看完了吗?”
陶砚看着她高兴的样子,自己也跟着高兴起来,“都看完了,从明日起我会再仔细研读,现在离明年三月还有大半年,二丫,我不会让你和娘失望的。”
柳二丫:“嗯,那我给你炖汤喝,娘教了我好些方子。”
夫妻两个正说着话,突然门外响起了敲门声。
这么晚了谁还会过来啊?
两人对视一眼,然后陶砚出去开门,柳二丫则慢步跟在了他的身后,不久就看到他领进来一个头发斑白,留着胡须的一个中年男子。这人看起来四十岁左右,一身布衣,面容愁苦好像有什么心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