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学做厨神(古穿今) 第21节(3 / 4)
虎皮蛋糕也要材料配比和炉温恰到好处,才能形成松软的效果;肉松卷里调的酱也很重要,搭配上肉松,好吃又能吃饱。
好吧,叶甜发现,孟师傅做的点心她都很喜欢。她从中发现了中式和西式做法的不同,国人做菜讲究“适量”,全靠熟练把握。西式做法要求精准,用秤称重到克,感觉少了点随心所欲之美。
她也发现一个问题,就是西式点心里面放的白糖真的很多,抗糖的人还是尽量少吃点吧。她觉得自己还很瘦,刚刚90斤,还有一点胖的空间。
所以孟师傅的新出品,她都要试试看,自己倒是先成为了三食堂西点窗口的忠实顾客。刘阿姨也特别喜欢,还买了给女儿带回去,可能喜爱甜点是女人的天性吧。
几位男同事虽然也觉得不错,但到并没有那么热爱,只有李兵这个特例,他好像就没有什么不爱吃的。叶甜觉得,他就是爱说爱笑、爱热闹、爱折腾、爱生活的人,什么事儿都有他,哪里都有他,但是又不讨人烦,这也是一种本事吧!
同样,孟师傅做的蛋糕、面包在学生里也很受欢迎。食堂的定价是按成本定的,所以比外面好一些的蛋糕店要便宜。
第一天营业,孟师傅没敢做特别多,谁知道被学生迅速抢光了。很多没抢到的,还很遗憾。第二天孟师傅加大了量,结果还是全卖光了,看来真的是很受欢迎。
孟师傅笑逐颜开,觉得自己做的点心得到了大家的肯定,也证明以前开店倒闭,并不是自己做得不好,可能只是真的不善长经营。随即他又叹了叹气:唉,可能自己真是打工命呀!
……
周末,叶甜给小欧补课,学习了一个下午,晚上小欧想叶甜留下吃饭,他也想趁机学做菜,这个他可是期待很久了呢。
叶甜告诉他,做菜如同做人,做厨师要从洗菜、择菜的基础做起,并不是简单把别人准备好的食材炒一下,就算大厨了!如果不练基本功,不从开始掌握每种食材的特性,就无法把它的特点和美味挖掘出来。
其实,无论做什么事,也都是一样的道理,从来就没有什么一蹴而就。只有经过时光的洗礼,经过岁月的窖藏,才能收获馥郁芬芳。
加上房东阿姨,他们三个人一起坐在小板凳上慢慢的择菜,夕阳从厨房的窗子照进来,温暖而美好。
叶甜看了一下房东阿姨家里现有的菜,刚好有一块豆腐,冰箱里还有一瓶酒酿,就决定做《随园食单》中的“蒋仕郎豆腐”。
首先,需要将白嫩的豆腐切成厚厚的方片,用猪油双面煎成金黄。因为房东阿姨家没有现成的猪油,她就从猪肉上切了一些肥肉,先炼制出猪油,再用猪油煎豆腐。
之后,把海米,小葱段也一起放进锅中煎一下,加入生抽,盐等调料,稍稍烧一会,翻动一下,菜就做好了。
《随园食单》是叶甜最近买的一本书,清朝的袁枚所著,记载了清代乾隆年间江浙一带的美食。叶甜知道这本书后就赶紧买了下来。她很喜欢作者“烹天下美食,品人间至味”的态度。
他还说:“不知豆腐得味,远胜燕窝。”叶甜也很喜欢豆腐,它本身没有浓烈的味道,全凭烹饪它的人,赋予它各种变化。
而且她也从中学了好几道新的菜式,其中有一道“梨撞虾”看着特别清爽,她还推荐给了孙师傅,让他去尝试做一下。
叶甜一直觉得,对于下厨这件事。她打心里热爱。她认为,做菜的过程,贵在用心,要顺应食物的特性,一步一步的慢慢来,如果什么东西都一股脑的扔到锅里,那就是去了烹饪的意义。
而且,心里有爱,做菜的时候满含爱意,做的菜也是有感情的,吃的人也能吃得出来。
人间烟火,是让她觉得非常温暖的一件事,她也愿意用美食去温暖她身边的每个人。
第39章 . 第一次聚餐 大猪蹄子!
《随园食单》中, 叶甜感兴趣的菜还有一道“鸭糊涂”,这道菜的菜名是袁枚取自好友郑板桥那句“难得糊涂”,菜也确实是糊糊状的,取这个名字又贴切又有纪念意义。
但房东阿姨家没有鸭子, 叶甜打算哪天自己试试, 看能不能还原一下这道菜。
她还看到一些美食博主试着还原《红楼梦》中菜, 也挺有趣的。《红楼梦》她也看了,是在学校图书馆借的。花了她很久的时间,有时间就看一点, 细细的读完,对书中描述的美食也很有兴趣。至于很多其他名著,她都还没时间看。
叶甜每天真的太忙了,上课、学习、勤工俭学、拍小视频,好像生活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 被各种事情充满了,想静下来看书的时间确实很少。
她虽然对现在这种生活状态没什么不满意, 现代人生活节奏紧张, 大家不都是这样嘛。但偶尔,也想要安安静静的阅读和思考时间, 也想让生活慢下来。可现在还是学生, 人生要忙的事太多,还无法到达享受生活的状态。
比如现在,她又听吕心怡的建议,买了桌子和餐具, 忙着到房子里整理。
为了追求古朴的效果,当然也是因为便宜,她跟风买了榆木门板桌面和桌腿。桌面是经过打磨的, 质地光滑、油亮,摆上茶具喝茶,或者摆上饭菜当餐桌都非常美。 ↑返回顶部↑
好吧,叶甜发现,孟师傅做的点心她都很喜欢。她从中发现了中式和西式做法的不同,国人做菜讲究“适量”,全靠熟练把握。西式做法要求精准,用秤称重到克,感觉少了点随心所欲之美。
她也发现一个问题,就是西式点心里面放的白糖真的很多,抗糖的人还是尽量少吃点吧。她觉得自己还很瘦,刚刚90斤,还有一点胖的空间。
所以孟师傅的新出品,她都要试试看,自己倒是先成为了三食堂西点窗口的忠实顾客。刘阿姨也特别喜欢,还买了给女儿带回去,可能喜爱甜点是女人的天性吧。
几位男同事虽然也觉得不错,但到并没有那么热爱,只有李兵这个特例,他好像就没有什么不爱吃的。叶甜觉得,他就是爱说爱笑、爱热闹、爱折腾、爱生活的人,什么事儿都有他,哪里都有他,但是又不讨人烦,这也是一种本事吧!
同样,孟师傅做的蛋糕、面包在学生里也很受欢迎。食堂的定价是按成本定的,所以比外面好一些的蛋糕店要便宜。
第一天营业,孟师傅没敢做特别多,谁知道被学生迅速抢光了。很多没抢到的,还很遗憾。第二天孟师傅加大了量,结果还是全卖光了,看来真的是很受欢迎。
孟师傅笑逐颜开,觉得自己做的点心得到了大家的肯定,也证明以前开店倒闭,并不是自己做得不好,可能只是真的不善长经营。随即他又叹了叹气:唉,可能自己真是打工命呀!
……
周末,叶甜给小欧补课,学习了一个下午,晚上小欧想叶甜留下吃饭,他也想趁机学做菜,这个他可是期待很久了呢。
叶甜告诉他,做菜如同做人,做厨师要从洗菜、择菜的基础做起,并不是简单把别人准备好的食材炒一下,就算大厨了!如果不练基本功,不从开始掌握每种食材的特性,就无法把它的特点和美味挖掘出来。
其实,无论做什么事,也都是一样的道理,从来就没有什么一蹴而就。只有经过时光的洗礼,经过岁月的窖藏,才能收获馥郁芬芳。
加上房东阿姨,他们三个人一起坐在小板凳上慢慢的择菜,夕阳从厨房的窗子照进来,温暖而美好。
叶甜看了一下房东阿姨家里现有的菜,刚好有一块豆腐,冰箱里还有一瓶酒酿,就决定做《随园食单》中的“蒋仕郎豆腐”。
首先,需要将白嫩的豆腐切成厚厚的方片,用猪油双面煎成金黄。因为房东阿姨家没有现成的猪油,她就从猪肉上切了一些肥肉,先炼制出猪油,再用猪油煎豆腐。
之后,把海米,小葱段也一起放进锅中煎一下,加入生抽,盐等调料,稍稍烧一会,翻动一下,菜就做好了。
《随园食单》是叶甜最近买的一本书,清朝的袁枚所著,记载了清代乾隆年间江浙一带的美食。叶甜知道这本书后就赶紧买了下来。她很喜欢作者“烹天下美食,品人间至味”的态度。
他还说:“不知豆腐得味,远胜燕窝。”叶甜也很喜欢豆腐,它本身没有浓烈的味道,全凭烹饪它的人,赋予它各种变化。
而且她也从中学了好几道新的菜式,其中有一道“梨撞虾”看着特别清爽,她还推荐给了孙师傅,让他去尝试做一下。
叶甜一直觉得,对于下厨这件事。她打心里热爱。她认为,做菜的过程,贵在用心,要顺应食物的特性,一步一步的慢慢来,如果什么东西都一股脑的扔到锅里,那就是去了烹饪的意义。
而且,心里有爱,做菜的时候满含爱意,做的菜也是有感情的,吃的人也能吃得出来。
人间烟火,是让她觉得非常温暖的一件事,她也愿意用美食去温暖她身边的每个人。
第39章 . 第一次聚餐 大猪蹄子!
《随园食单》中, 叶甜感兴趣的菜还有一道“鸭糊涂”,这道菜的菜名是袁枚取自好友郑板桥那句“难得糊涂”,菜也确实是糊糊状的,取这个名字又贴切又有纪念意义。
但房东阿姨家没有鸭子, 叶甜打算哪天自己试试, 看能不能还原一下这道菜。
她还看到一些美食博主试着还原《红楼梦》中菜, 也挺有趣的。《红楼梦》她也看了,是在学校图书馆借的。花了她很久的时间,有时间就看一点, 细细的读完,对书中描述的美食也很有兴趣。至于很多其他名著,她都还没时间看。
叶甜每天真的太忙了,上课、学习、勤工俭学、拍小视频,好像生活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 被各种事情充满了,想静下来看书的时间确实很少。
她虽然对现在这种生活状态没什么不满意, 现代人生活节奏紧张, 大家不都是这样嘛。但偶尔,也想要安安静静的阅读和思考时间, 也想让生活慢下来。可现在还是学生, 人生要忙的事太多,还无法到达享受生活的状态。
比如现在,她又听吕心怡的建议,买了桌子和餐具, 忙着到房子里整理。
为了追求古朴的效果,当然也是因为便宜,她跟风买了榆木门板桌面和桌腿。桌面是经过打磨的, 质地光滑、油亮,摆上茶具喝茶,或者摆上饭菜当餐桌都非常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