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卷成富二代[九零] 第109节(2 / 4)
宋轻予其实也说不清,好友是真把这种说法当真,还是纯粹的自我安慰而已。
刚刚进入千禧年的国内,无论是经济水平还是城市建设,都跟国外的发达国家有着很远的距离,被那种处处领先的光环一照,就算白皮的傲慢刻在了骨子里,也好像并不那么让人难以忍受了。
这时候的国人,对自己的信心显然还在徘徊游移阶段:一方面见到了外面那个精彩无比的发达世界,另一方面,自己的国家又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对未来的怀疑和否定才是主流观点,前两年有个学者说华国有希望在20年内gdp总量赶超隔壁的岛国,结果招来了广泛的群嘲,说他是放卫星,异想天开博人眼球,说就算再给国内50年,也根本不可能达到这个目标——能赶上人家三分之一,就已经很好了。
再说了,就算国内发展了,难道人家就不会继续往前走?毕竟那可是发达国家,无论教育水平还是产业的成熟度,都甩了国内30年不止。
所以绝大多数出来留学的学生,除了少数几个社牛以外,基本都是埋头学习,这些沉默的东亚学生常年徘徊于教室,实验室,还有图书馆之间,就算偶尔被嘲讽几声,多半也就是闷头咬咬牙,看起来像一群沉默的老黄牛。@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有些人的目标是拿到一个高薪的offer,彻底改善自己的生活,然后融入这个号称每个人都有机会的国家,成为一个世界公民,也有些咬着牙,想着尽可能学到多一点的本事带回国,实现另一种人生理想。
然而作为经济无忧的重生人士,宋轻予其实并没有那么多沉重的想法和负担。
既然已经天然站在了胜利者的那一边,那只要顺着这股东风就能扶摇而上,自然不可能有那些回去或者不回去的烦恼。
绝大多数时候,宋轻予都是一个很随波逐流的人。
或者说,重生以来,她过得确实太顺遂了,只是轻轻松松做了一些改变,就让父母走上了完全不一样的人生,自己也考进了国内的最高学府,仿佛已经顺利站在了人生的顶点上。
她其实对哪个学科都没有特别的执念,也并不觉得自己能够在人类伟大的历史上留下零星半点脚印,既然如此,那就好好享受人生好了,反正她现在已经有了一辈子都花不完的钱,就算只是躺在金山银山上吃利息,也能过上绝大多数人永远都无法想象的,快乐的有钱人生活。
所以,她还选择出国留学干什么?选的还是出了名压力大要求高的名校——这短短一周时间,宋轻予已经为此反省过无数次。
就算想要出来见识见识,她也完全有更多更加轻松的选项,区别只在于砸的钱多钱少而已——现在的宋轻予,明明最不缺的就是钱了。
要是不想出国,在国内她也同样有更多更舒服的选择,比如和人合伙,或者干脆独立经营一个美妆品牌,不管做走小而美的精品路线还是更大众化的畅销品牌都行,反正也不图赚多少钱,就是给自己找个打发时间的乐子而已。
可是宋轻予到底还是选择了出国,用两三年的时间精心准备自己的资料,勾搭中意的教授,甚至还近乎于刻苦的练习口语听力,这又是何苦。
其实说穿了,还是因为她不甘心。
也许20年后,她能心安理得的躺倒——那时候已经不剩下多少还没有开拓的新领域了,哪一个行当都成为了厮杀惨烈的红海,年轻人的机会更少,过得更卷,最理想的生活状态当然就是名下有房,兜里有钱,最好能够实现财富自由,快乐躺平。
但这时候,是21世纪初,那条即将腾飞的东方巨龙才刚刚睁开了眼,一个波澜壮阔,充满了机会的最好时代,已经渐渐拉开了序幕。
面对这样一个百年难得一见的奇迹,身处其中的人,要是早早就退局当一个旁观者,那会有多不甘心?
反正宋轻予不想就这么提前退休,早早躺平——不过要问她具体能做什么,她其实自己也不知道。
有时候选择太多,其实也就意味着没有选择。
所以没有选择的宋轻予,选择出国狠狠的逼自己一把。
说不定在外头多看看,多听听,就能有更多想法了。
可惜,就算听多了师兄师姐的告诫,国外的情况,跟她想象的还是有很大的不一样。
这里当然也有不少热情友善的人,比如实验室里会耐心教自己这个新人各种实验室规矩的带教学姐,会用一口古怪的南美腔,像逗小孩一样逗着自己玩的拉丁学长,比如对古老的东方很感兴趣,还会在下课的时候单独过来和宋轻予聊天,并且想要去她的国家看一看的年轻助教,包括碰到的几位老教授多半对宋轻予也很友善。
但是与此同时,恶意却也一刻都没有消退过:总是轻蔑看着她,脾气暴躁的室友,永远冷着一张脸,满脸不耐烦的宿舍管理员,还有昨天遇到的那个一听说她是华国人直接拒租的房东老板,以及面前这几个打扮艳丽,气焰嚣张的金发学生。
一方面,她忍不住被这里的学术气氛所吸引,一方面又觉得哪里都格格不入,就像是柔软的躯壳被塞进了一个到处都是尖刺的狭小空间,只要稍稍伸展就可能被狠狠的刺一下,似乎唯一躲避那些尖刺的正确选择,就是把自己紧紧蜷缩起来,就像那些传授经验的前辈一样,努力读书,做出好成绩,彰显出自己的价值,然后彻底翻身。
甚至还有些人真心实意的觉得,自己受到一些冷漠和质疑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他们确实来自一个相对落后的国家,而且在未来很多年以内,都看不到丝毫赶上的希望。
既然如此,谦卑一些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可宋轻予做不到。 ↑返回顶部↑
刚刚进入千禧年的国内,无论是经济水平还是城市建设,都跟国外的发达国家有着很远的距离,被那种处处领先的光环一照,就算白皮的傲慢刻在了骨子里,也好像并不那么让人难以忍受了。
这时候的国人,对自己的信心显然还在徘徊游移阶段:一方面见到了外面那个精彩无比的发达世界,另一方面,自己的国家又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对未来的怀疑和否定才是主流观点,前两年有个学者说华国有希望在20年内gdp总量赶超隔壁的岛国,结果招来了广泛的群嘲,说他是放卫星,异想天开博人眼球,说就算再给国内50年,也根本不可能达到这个目标——能赶上人家三分之一,就已经很好了。
再说了,就算国内发展了,难道人家就不会继续往前走?毕竟那可是发达国家,无论教育水平还是产业的成熟度,都甩了国内30年不止。
所以绝大多数出来留学的学生,除了少数几个社牛以外,基本都是埋头学习,这些沉默的东亚学生常年徘徊于教室,实验室,还有图书馆之间,就算偶尔被嘲讽几声,多半也就是闷头咬咬牙,看起来像一群沉默的老黄牛。@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有些人的目标是拿到一个高薪的offer,彻底改善自己的生活,然后融入这个号称每个人都有机会的国家,成为一个世界公民,也有些咬着牙,想着尽可能学到多一点的本事带回国,实现另一种人生理想。
然而作为经济无忧的重生人士,宋轻予其实并没有那么多沉重的想法和负担。
既然已经天然站在了胜利者的那一边,那只要顺着这股东风就能扶摇而上,自然不可能有那些回去或者不回去的烦恼。
绝大多数时候,宋轻予都是一个很随波逐流的人。
或者说,重生以来,她过得确实太顺遂了,只是轻轻松松做了一些改变,就让父母走上了完全不一样的人生,自己也考进了国内的最高学府,仿佛已经顺利站在了人生的顶点上。
她其实对哪个学科都没有特别的执念,也并不觉得自己能够在人类伟大的历史上留下零星半点脚印,既然如此,那就好好享受人生好了,反正她现在已经有了一辈子都花不完的钱,就算只是躺在金山银山上吃利息,也能过上绝大多数人永远都无法想象的,快乐的有钱人生活。
所以,她还选择出国留学干什么?选的还是出了名压力大要求高的名校——这短短一周时间,宋轻予已经为此反省过无数次。
就算想要出来见识见识,她也完全有更多更加轻松的选项,区别只在于砸的钱多钱少而已——现在的宋轻予,明明最不缺的就是钱了。
要是不想出国,在国内她也同样有更多更舒服的选择,比如和人合伙,或者干脆独立经营一个美妆品牌,不管做走小而美的精品路线还是更大众化的畅销品牌都行,反正也不图赚多少钱,就是给自己找个打发时间的乐子而已。
可是宋轻予到底还是选择了出国,用两三年的时间精心准备自己的资料,勾搭中意的教授,甚至还近乎于刻苦的练习口语听力,这又是何苦。
其实说穿了,还是因为她不甘心。
也许20年后,她能心安理得的躺倒——那时候已经不剩下多少还没有开拓的新领域了,哪一个行当都成为了厮杀惨烈的红海,年轻人的机会更少,过得更卷,最理想的生活状态当然就是名下有房,兜里有钱,最好能够实现财富自由,快乐躺平。
但这时候,是21世纪初,那条即将腾飞的东方巨龙才刚刚睁开了眼,一个波澜壮阔,充满了机会的最好时代,已经渐渐拉开了序幕。
面对这样一个百年难得一见的奇迹,身处其中的人,要是早早就退局当一个旁观者,那会有多不甘心?
反正宋轻予不想就这么提前退休,早早躺平——不过要问她具体能做什么,她其实自己也不知道。
有时候选择太多,其实也就意味着没有选择。
所以没有选择的宋轻予,选择出国狠狠的逼自己一把。
说不定在外头多看看,多听听,就能有更多想法了。
可惜,就算听多了师兄师姐的告诫,国外的情况,跟她想象的还是有很大的不一样。
这里当然也有不少热情友善的人,比如实验室里会耐心教自己这个新人各种实验室规矩的带教学姐,会用一口古怪的南美腔,像逗小孩一样逗着自己玩的拉丁学长,比如对古老的东方很感兴趣,还会在下课的时候单独过来和宋轻予聊天,并且想要去她的国家看一看的年轻助教,包括碰到的几位老教授多半对宋轻予也很友善。
但是与此同时,恶意却也一刻都没有消退过:总是轻蔑看着她,脾气暴躁的室友,永远冷着一张脸,满脸不耐烦的宿舍管理员,还有昨天遇到的那个一听说她是华国人直接拒租的房东老板,以及面前这几个打扮艳丽,气焰嚣张的金发学生。
一方面,她忍不住被这里的学术气氛所吸引,一方面又觉得哪里都格格不入,就像是柔软的躯壳被塞进了一个到处都是尖刺的狭小空间,只要稍稍伸展就可能被狠狠的刺一下,似乎唯一躲避那些尖刺的正确选择,就是把自己紧紧蜷缩起来,就像那些传授经验的前辈一样,努力读书,做出好成绩,彰显出自己的价值,然后彻底翻身。
甚至还有些人真心实意的觉得,自己受到一些冷漠和质疑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他们确实来自一个相对落后的国家,而且在未来很多年以内,都看不到丝毫赶上的希望。
既然如此,谦卑一些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可宋轻予做不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