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抛弃的前夫登基了 第87节(2 / 4)
“汤药无用岐王已疯”
第77章 祈福
萧煜沉默片刻, 复又道:“岐王那厢不足为惧,他已没有心力来对付朕了。”
他似是想起什么,看向宋颐, “朕记得, 毅国公回京后,一直在私下调查当年弩争一战与溧国私通的背后主谋, 既得此事也与溧国有关, 你可考虑与毅国公联手,看从此处入手能否有所突破。”
宋颐闻得此言, 像是被点悟般,露出恍然的神情,旋即拱手道了声“是”, 在萧煜的抬手示意中躬身而退。
宋颐离开后不久,殿外的高祉安从宫人手中接过托盘,轻手轻脚地入了内,停在楠木桌案前, 恭敬道:“殿下,药已煎好了。”
萧煜停了笔,自两侧成摞的奏折中抬头看来,然只淡淡瞥了眼那尚且泛着热气儿的汤药, 吩咐道:“端下去吧,告诉赵睦,再换药方。”
高祉安闻言微怔了一下,蹙眉看了萧煜一眼,捏着托盘的手紧了紧, 略显忧虑,少顷, 低低道了声“是”,端着汤药提步出了御书房。
也不知是不是因着那日淑太妃伤人一事,两日后,胡姑姑告诉苏织儿,她听旁的宫人说,淑太妃已经被送出了皇宫,送到一处偏僻的行宫去了。
听得此事,苏织儿缝着香囊的手微滞了一下,抿唇没有说话。
她晓得,淑太妃被送走大抵是因着她。
不过,此事也证明那人看似冷血无情,对淑太妃恨之入骨,但实则到底还是顾念着淑太妃当年的养育之恩,并未赶尽杀绝,他若真要报仇,能用的手段可以比之狠厉千倍万倍,而不是将淑太妃丢在那儿,还派宫人照顾她。
苏织儿知道他努力想让自己变得冷心冷性,铁石心肠,可他到底不是那样的人,也许在他那心口仍然留着一块柔软的地方。
思至此,她忍不住低叹了一口气,继续缝制着手中的香囊。
自京郊行宫回到皇宫后不久,太皇太后特地派了太医去福安宫给宁妃探脉,结果自然是大失所望,后宫无人诞下皇嗣一事愈发成了令太皇太后日夜难寐的心结。
可若说是这些妃嫔怀不上倒还好些,令太皇太后头疼的是,自行宫回来之后,除了苏织儿这厢,萧煜再未踏足哪个妃嫔的寝宫。
但要说是因着苏织儿独占了恩宠,这事也实在站不住脚,毕竟萧煜并未留宿,也不过在云秀宫坐了没一会儿,赏赐了些吃食而已。
故而纵然太皇太后蕴着满腔的闷火,也根本无处发泄。
三日后,太皇太后也不知怎的,突然起了心思,要带着宫中几个妃嫔去隆恩寺上香祈福。
旨意来得急,出发前一晚,苏织儿才得到消息,匆匆准备了一番,翌日一早着了身素净的衣裳,天未亮便乘着马车出了皇宫往京郊而去。
因着起得早,苏织儿昏昏欲睡,还在车上小憩了一会儿,再醒来时,马车已停在了隆恩寺山脚下。
隆恩寺建在半山腰上,只能通过山阶一步步而上,虽说山势并不陡,但太皇太后年岁大了,自是难以自己爬上去,便坐在了小轿之上,由宫人抬着上去。
与她一同坐轿的还有老定远侯夫人,老定远侯夫人与太皇太后年岁相仿,听闻两人在闺中时便是密友,再加上老定远侯当年随高祖皇帝一道征战沙场,开疆辟土,安定天下,故而太皇太后和老定远侯的情谊一直甚好。
隆恩寺是皇家御寺,萧煜未登基前,太皇太后为图清净,便在此处住了好几年,故而对这里已是再熟悉不过。
此番前来,正是听老定远侯夫人说起,一位游方的得道高僧近日经过京城,正借住在隆恩寺中,太皇太后才起了心思,想去问问高僧关于令她郁结于心的皇嗣一事。
老定远侯夫人坐轿那是太皇太后特允,但剩下的嫔妃自是没有这样的待遇了,被太皇太后一句“徒步而上,更是诚心”弄得不得不一步步往前爬。
可那些妃嫔都是在闺中长大的娇娘子,几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再加上六月的天气还热,故而紧跟在太皇太后后头,一口气爬到山门处,可将她们累得不轻,气喘吁吁,大汗淋漓,颇显狼狈。
苏织儿虽也有些累,但到底从小干苦累活习惯了,终究比她们好些,入了山门,便有早得了消息的小沙弥上前,为众人端来茶水,清香凉爽的茶水入口,疲累顿时消解了不少。
太皇太后问起圆恩大师的去向,小沙弥答大师正在房中打坐修禅,恐是需得小半日,便先领着太皇太后和众嫔妃去了大殿上香祈福。
轮到苏织儿时,她接过香拜了拜插在香炉中,跪在蒲团上双手合十,闭眼祈福,心里的愿望却很简单。 ↑返回顶部↑
第77章 祈福
萧煜沉默片刻, 复又道:“岐王那厢不足为惧,他已没有心力来对付朕了。”
他似是想起什么,看向宋颐, “朕记得, 毅国公回京后,一直在私下调查当年弩争一战与溧国私通的背后主谋, 既得此事也与溧国有关, 你可考虑与毅国公联手,看从此处入手能否有所突破。”
宋颐闻得此言, 像是被点悟般,露出恍然的神情,旋即拱手道了声“是”, 在萧煜的抬手示意中躬身而退。
宋颐离开后不久,殿外的高祉安从宫人手中接过托盘,轻手轻脚地入了内,停在楠木桌案前, 恭敬道:“殿下,药已煎好了。”
萧煜停了笔,自两侧成摞的奏折中抬头看来,然只淡淡瞥了眼那尚且泛着热气儿的汤药, 吩咐道:“端下去吧,告诉赵睦,再换药方。”
高祉安闻言微怔了一下,蹙眉看了萧煜一眼,捏着托盘的手紧了紧, 略显忧虑,少顷, 低低道了声“是”,端着汤药提步出了御书房。
也不知是不是因着那日淑太妃伤人一事,两日后,胡姑姑告诉苏织儿,她听旁的宫人说,淑太妃已经被送出了皇宫,送到一处偏僻的行宫去了。
听得此事,苏织儿缝着香囊的手微滞了一下,抿唇没有说话。
她晓得,淑太妃被送走大抵是因着她。
不过,此事也证明那人看似冷血无情,对淑太妃恨之入骨,但实则到底还是顾念着淑太妃当年的养育之恩,并未赶尽杀绝,他若真要报仇,能用的手段可以比之狠厉千倍万倍,而不是将淑太妃丢在那儿,还派宫人照顾她。
苏织儿知道他努力想让自己变得冷心冷性,铁石心肠,可他到底不是那样的人,也许在他那心口仍然留着一块柔软的地方。
思至此,她忍不住低叹了一口气,继续缝制着手中的香囊。
自京郊行宫回到皇宫后不久,太皇太后特地派了太医去福安宫给宁妃探脉,结果自然是大失所望,后宫无人诞下皇嗣一事愈发成了令太皇太后日夜难寐的心结。
可若说是这些妃嫔怀不上倒还好些,令太皇太后头疼的是,自行宫回来之后,除了苏织儿这厢,萧煜再未踏足哪个妃嫔的寝宫。
但要说是因着苏织儿独占了恩宠,这事也实在站不住脚,毕竟萧煜并未留宿,也不过在云秀宫坐了没一会儿,赏赐了些吃食而已。
故而纵然太皇太后蕴着满腔的闷火,也根本无处发泄。
三日后,太皇太后也不知怎的,突然起了心思,要带着宫中几个妃嫔去隆恩寺上香祈福。
旨意来得急,出发前一晚,苏织儿才得到消息,匆匆准备了一番,翌日一早着了身素净的衣裳,天未亮便乘着马车出了皇宫往京郊而去。
因着起得早,苏织儿昏昏欲睡,还在车上小憩了一会儿,再醒来时,马车已停在了隆恩寺山脚下。
隆恩寺建在半山腰上,只能通过山阶一步步而上,虽说山势并不陡,但太皇太后年岁大了,自是难以自己爬上去,便坐在了小轿之上,由宫人抬着上去。
与她一同坐轿的还有老定远侯夫人,老定远侯夫人与太皇太后年岁相仿,听闻两人在闺中时便是密友,再加上老定远侯当年随高祖皇帝一道征战沙场,开疆辟土,安定天下,故而太皇太后和老定远侯的情谊一直甚好。
隆恩寺是皇家御寺,萧煜未登基前,太皇太后为图清净,便在此处住了好几年,故而对这里已是再熟悉不过。
此番前来,正是听老定远侯夫人说起,一位游方的得道高僧近日经过京城,正借住在隆恩寺中,太皇太后才起了心思,想去问问高僧关于令她郁结于心的皇嗣一事。
老定远侯夫人坐轿那是太皇太后特允,但剩下的嫔妃自是没有这样的待遇了,被太皇太后一句“徒步而上,更是诚心”弄得不得不一步步往前爬。
可那些妃嫔都是在闺中长大的娇娘子,几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再加上六月的天气还热,故而紧跟在太皇太后后头,一口气爬到山门处,可将她们累得不轻,气喘吁吁,大汗淋漓,颇显狼狈。
苏织儿虽也有些累,但到底从小干苦累活习惯了,终究比她们好些,入了山门,便有早得了消息的小沙弥上前,为众人端来茶水,清香凉爽的茶水入口,疲累顿时消解了不少。
太皇太后问起圆恩大师的去向,小沙弥答大师正在房中打坐修禅,恐是需得小半日,便先领着太皇太后和众嫔妃去了大殿上香祈福。
轮到苏织儿时,她接过香拜了拜插在香炉中,跪在蒲团上双手合十,闭眼祈福,心里的愿望却很简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