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注定要位极人臣的女人 第253节(3 / 4)
谢知秋感到屋中的光线变化,眯了下眼,抬起头来。
随着义军逐渐壮大,在义军管理范围内的地带越来越多,谢知秋肩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
姜凌与萧寻光平日里以打仗为主,工匠技术的发展与培养则大多交给萧寻初与知满,而除此之外的士农商之策,几乎全部都要由谢知秋来处理,各种大事小事的大方向,更是不能不过她的手。
尽管最初,来到北地、协助义军是谢知秋本人做出的选择,不过他们在短短五年内便走到今天的地步,仍然让谢知秋本人都感到惊讶——
谢知秋望着眼前成山的文书,心知今日是不可能看完了,索性站起来,松了松肩膀,然后走到窗边,从楼台之上往外看——
窗外是热闹的人群。
哪怕天色已昏,即将入夜,街上仍无丝毫清冷的迹象,反而有不少白日干活的人下了工出来闲逛,街道愈发喧嚷。
食肆、布坊、茶馆、各色手艺人……
能想到的铺面应有尽有,若非当地人的衣着打扮与关内有区别显著,往来语言也是辛汉与各类民族语交杂,这等繁荣程度,几乎能让人误以为是梁城。
然而此地名为云城,在谢知秋与义军到来之前,不过是个北临十二州、时常受到辛国军队骚扰、人迹罕至的边陲小城。
原本,此地受到辛军频繁的入侵掳掠,当地民众不堪重负。
而驻扎在当地的朝廷兵马竟在对阵辛国骑兵时竟落荒而逃,导致此地治安大为减退,更为混乱没落。
附近百里之内田地荒芜,家家户户被洗劫一空,没有任何行业在这里有机会发展,甚至到了连土生土长扎根于此的乡民都不得不离家背井、另寻出路的地步。
义军到来以后,凭借着火器彻底赶走了辛军。
他们发现当地的朝廷驻军已经弃城而逃,方国将领被辛军打得心生胆怯,不敢再靠近此地,亦不敢将云城已失之事向朝廷汇报,于是这里成了实际上的无主之处。
义军起先只是派人镇守此地,伪装成本地人组成的民兵,保护尚未离开的百姓安全,也防止辛国继续进军,占领云城。
但后来,经过多方考察与评估后,义军将此处定为自己的主要根据地,并在这里扎根发展。
第一百九十三章
一句将云城当作根据地, 说来简单,其中经了多少周折,唯有谢知秋与一路陪她走来的义军自己清楚。
在来到云城之前, 义军与过去一样, 只隐藏在民间,伺机而动。
萧寻光统帅的这支义军, 在民间自发组成的军队中算是规模大的, 但与朝廷军相比, 还远远不足。
谢知秋来到北地后,私底下协助义军、为其在战场上出谋划策,明面上则帮助父亲与知满重新经商。
谢望麟年事已高, 实则觉得女儿当个国子监祭酒已经十分光宗耀祖, 并不理解她的辞官之举。
奈何谢知秋心意已决,她还召集谢家全族开会,向族中长辈阐明了对辛国局势的担忧, 以及皇室故步自封的弊端。
谢家在梁城根基深厚,又是书香门第,十分看重朝中官职, 因此谢知秋辞官一举,并不在族中长辈预期之中。
好在族中长辈皆是明理之人,当年先帝欲杀萧斩石, 不少长辈都曾死谏保萧斩石,虽看重家族声誉名利, 但危机当前, 他们仍会将家国至于个人安危之上。
谢知秋出于保险起见考虑, 并未将自己与义军的联系全盘托出,但谢家从她话中, 能觉察到她去北地,必定是一桩极为冒险的事。
谢家商议数天,终究决定支持谢知秋。
于是族中安排转移老幼女眷前往安全之所,有官职的谢家人留在梁城,尽可能稳住朝廷。
知满主动要跟着姐姐走,谢望麟前思后想,终是放心不下两个女儿,况且谢知秋说皇室对她有所忌惮,留在梁城说不定有危险,于是他终于下定决心举家迁往北地。 ↑返回顶部↑
随着义军逐渐壮大,在义军管理范围内的地带越来越多,谢知秋肩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
姜凌与萧寻光平日里以打仗为主,工匠技术的发展与培养则大多交给萧寻初与知满,而除此之外的士农商之策,几乎全部都要由谢知秋来处理,各种大事小事的大方向,更是不能不过她的手。
尽管最初,来到北地、协助义军是谢知秋本人做出的选择,不过他们在短短五年内便走到今天的地步,仍然让谢知秋本人都感到惊讶——
谢知秋望着眼前成山的文书,心知今日是不可能看完了,索性站起来,松了松肩膀,然后走到窗边,从楼台之上往外看——
窗外是热闹的人群。
哪怕天色已昏,即将入夜,街上仍无丝毫清冷的迹象,反而有不少白日干活的人下了工出来闲逛,街道愈发喧嚷。
食肆、布坊、茶馆、各色手艺人……
能想到的铺面应有尽有,若非当地人的衣着打扮与关内有区别显著,往来语言也是辛汉与各类民族语交杂,这等繁荣程度,几乎能让人误以为是梁城。
然而此地名为云城,在谢知秋与义军到来之前,不过是个北临十二州、时常受到辛国军队骚扰、人迹罕至的边陲小城。
原本,此地受到辛军频繁的入侵掳掠,当地民众不堪重负。
而驻扎在当地的朝廷兵马竟在对阵辛国骑兵时竟落荒而逃,导致此地治安大为减退,更为混乱没落。
附近百里之内田地荒芜,家家户户被洗劫一空,没有任何行业在这里有机会发展,甚至到了连土生土长扎根于此的乡民都不得不离家背井、另寻出路的地步。
义军到来以后,凭借着火器彻底赶走了辛军。
他们发现当地的朝廷驻军已经弃城而逃,方国将领被辛军打得心生胆怯,不敢再靠近此地,亦不敢将云城已失之事向朝廷汇报,于是这里成了实际上的无主之处。
义军起先只是派人镇守此地,伪装成本地人组成的民兵,保护尚未离开的百姓安全,也防止辛国继续进军,占领云城。
但后来,经过多方考察与评估后,义军将此处定为自己的主要根据地,并在这里扎根发展。
第一百九十三章
一句将云城当作根据地, 说来简单,其中经了多少周折,唯有谢知秋与一路陪她走来的义军自己清楚。
在来到云城之前, 义军与过去一样, 只隐藏在民间,伺机而动。
萧寻光统帅的这支义军, 在民间自发组成的军队中算是规模大的, 但与朝廷军相比, 还远远不足。
谢知秋来到北地后,私底下协助义军、为其在战场上出谋划策,明面上则帮助父亲与知满重新经商。
谢望麟年事已高, 实则觉得女儿当个国子监祭酒已经十分光宗耀祖, 并不理解她的辞官之举。
奈何谢知秋心意已决,她还召集谢家全族开会,向族中长辈阐明了对辛国局势的担忧, 以及皇室故步自封的弊端。
谢家在梁城根基深厚,又是书香门第,十分看重朝中官职, 因此谢知秋辞官一举,并不在族中长辈预期之中。
好在族中长辈皆是明理之人,当年先帝欲杀萧斩石, 不少长辈都曾死谏保萧斩石,虽看重家族声誉名利, 但危机当前, 他们仍会将家国至于个人安危之上。
谢知秋出于保险起见考虑, 并未将自己与义军的联系全盘托出,但谢家从她话中, 能觉察到她去北地,必定是一桩极为冒险的事。
谢家商议数天,终究决定支持谢知秋。
于是族中安排转移老幼女眷前往安全之所,有官职的谢家人留在梁城,尽可能稳住朝廷。
知满主动要跟着姐姐走,谢望麟前思后想,终是放心不下两个女儿,况且谢知秋说皇室对她有所忌惮,留在梁城说不定有危险,于是他终于下定决心举家迁往北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