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妃清宫日常(清穿) 第95节(2 / 4)
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谁不想去这动人之处走上一遭。
南巡兴师动众,也不知还能有多少次,若仅此一次,没捞上伴驾的机会,只能守在宫中,这又如何能接受呢。
在云珠处没有得到准话的妃嫔们,眼珠子一转,各显神通起来。
一时间,高位妃嫔的宫中,门庭若市,还是后来,久不问后宫事的佟佳皇贵妃勃然大怒,才将这些小动作止住。
此时的康熙,却正奉太皇太后在古北口温泉,日日巡幸塞外,避开了宫中这次纷扰。
等康熙终于回宫,宫中重又恢复了平静。
宫中所流传的消息确实不错,康熙早便有了南巡之心。
黄河水患频发,不少地方甚至频频决堤,给沿岸之人造成巨大的灾难,康熙少年读书时曾读过一句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到此句之时,康熙抚掌长叹,深感世间至理莫过于此。
对于年年治水,年年泛滥的黄河,康熙早便想着去泛滥区巡视,然而前些年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从没有个停歇的时候。
终于,这一年里风平浪静,灾祸亦有,但祸患不大,总体而言可以称为一句海晏河清。
南巡之事,也算是提上了日程。
对康熙而言,他心内还有一个较之治河,更为隐秘的想法,自大清入关以来,郑氏占据台湾,南方海患不止,清朝历任皇帝担心郑氏父子以台湾为据点,驱逐大清,特下令海禁。
此时郑氏祸患已平,台湾收回,并归于福建,海上威胁不再存在,重开海禁一事,可以重新提上日程,康熙试探过朝中大臣对海禁看法,朝中重臣各执一词,纷争吵嚷让康熙一时难以决断,他暗下决心趁着南巡一事,探究重开海禁是否可为。
乾清宫里,康熙手持御笔,斟酌着随驾之人。
皇太子,大阿哥,三阿哥都是稳重的,之前也伴驾来过塞外,康熙大手一挥,率先将这三人的名字写上。
然后便是四阿哥,康熙踌躇着,胤禛已经进学,按着康熙的想法,凡进学阿哥都得随驾。然而,御笔在宣纸上顿了许久,斟酌着没有下笔,笔尖的朱砂由于长时间的凝滞,慢慢汇成一滴,坠到宣纸之上,又迅速被洁白柔软的宣纸吸收了去,只留下一个红色的小点。
胤禛年岁到底小了些,江南此行不比塞外,距离长,时间长,甚至江南水土都和江南截然不同,他额娘养孩子向来小心,雅利奇的事,已经在她心上剜了一刀,若胤禛真出了什么事情,德妃如何承受得住。
想到这,康熙将笔尖放在小红点上,写下佟佳皇贵妃的名字。
佟佳表妹丧女之后,心情一直郁郁,便让她随着去江南散散心,南边水土养人,希望从南边回来,表妹心情能开阔。
再往下,钮祜禄氏掌宫中事物,南边路途遥远,太皇太后年事已高,无法负担如此长距离的奔波,太皇太后不去,皇太后自也不会去,钮祜禄氏需要在宫中好好侍奉,更何况宫中这几年新增阿哥格格不少,也得有个高位妃嫔掌管大局,钮祜禄氏便留在宫中。
惠妃和荣妃操持宫务多年,劳苦功高,作为大阿哥和三阿哥的生母,这份南巡的体面必须有。
最后,少不了的是德妃和宜妃。这些高位妃嫔中,也只有德妃和宜妃最得他欢心,这等贴心人,自是不能亏待。
至于其他低位妃嫔,康熙对他们兴致寥寥,让随驾妃子看着挑选几人罢了。
名单既定,康熙搁下笔,喊道:“梁九功。”
梁九功安静地上前,沉默着等候吩咐。
“将这名单送去内务府。”康熙吩咐着。
梁九功弓着腰捧着手去接圣谕,康熙却好半天没有松手。
“万岁爷。”梁九功试探着,梁九功对康熙何等熟悉,只从康熙这一动作,便心知康熙内心有这犹豫。
梁九功沉默着,在帝王举棋不定的时候,为人奴才的,必须学会安静,安静,再安静。
“算了,朕再找她商议商议。”说完,康熙便拿着名单,走出了乾清宫。 ↑返回顶部↑
南巡兴师动众,也不知还能有多少次,若仅此一次,没捞上伴驾的机会,只能守在宫中,这又如何能接受呢。
在云珠处没有得到准话的妃嫔们,眼珠子一转,各显神通起来。
一时间,高位妃嫔的宫中,门庭若市,还是后来,久不问后宫事的佟佳皇贵妃勃然大怒,才将这些小动作止住。
此时的康熙,却正奉太皇太后在古北口温泉,日日巡幸塞外,避开了宫中这次纷扰。
等康熙终于回宫,宫中重又恢复了平静。
宫中所流传的消息确实不错,康熙早便有了南巡之心。
黄河水患频发,不少地方甚至频频决堤,给沿岸之人造成巨大的灾难,康熙少年读书时曾读过一句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到此句之时,康熙抚掌长叹,深感世间至理莫过于此。
对于年年治水,年年泛滥的黄河,康熙早便想着去泛滥区巡视,然而前些年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从没有个停歇的时候。
终于,这一年里风平浪静,灾祸亦有,但祸患不大,总体而言可以称为一句海晏河清。
南巡之事,也算是提上了日程。
对康熙而言,他心内还有一个较之治河,更为隐秘的想法,自大清入关以来,郑氏占据台湾,南方海患不止,清朝历任皇帝担心郑氏父子以台湾为据点,驱逐大清,特下令海禁。
此时郑氏祸患已平,台湾收回,并归于福建,海上威胁不再存在,重开海禁一事,可以重新提上日程,康熙试探过朝中大臣对海禁看法,朝中重臣各执一词,纷争吵嚷让康熙一时难以决断,他暗下决心趁着南巡一事,探究重开海禁是否可为。
乾清宫里,康熙手持御笔,斟酌着随驾之人。
皇太子,大阿哥,三阿哥都是稳重的,之前也伴驾来过塞外,康熙大手一挥,率先将这三人的名字写上。
然后便是四阿哥,康熙踌躇着,胤禛已经进学,按着康熙的想法,凡进学阿哥都得随驾。然而,御笔在宣纸上顿了许久,斟酌着没有下笔,笔尖的朱砂由于长时间的凝滞,慢慢汇成一滴,坠到宣纸之上,又迅速被洁白柔软的宣纸吸收了去,只留下一个红色的小点。
胤禛年岁到底小了些,江南此行不比塞外,距离长,时间长,甚至江南水土都和江南截然不同,他额娘养孩子向来小心,雅利奇的事,已经在她心上剜了一刀,若胤禛真出了什么事情,德妃如何承受得住。
想到这,康熙将笔尖放在小红点上,写下佟佳皇贵妃的名字。
佟佳表妹丧女之后,心情一直郁郁,便让她随着去江南散散心,南边水土养人,希望从南边回来,表妹心情能开阔。
再往下,钮祜禄氏掌宫中事物,南边路途遥远,太皇太后年事已高,无法负担如此长距离的奔波,太皇太后不去,皇太后自也不会去,钮祜禄氏需要在宫中好好侍奉,更何况宫中这几年新增阿哥格格不少,也得有个高位妃嫔掌管大局,钮祜禄氏便留在宫中。
惠妃和荣妃操持宫务多年,劳苦功高,作为大阿哥和三阿哥的生母,这份南巡的体面必须有。
最后,少不了的是德妃和宜妃。这些高位妃嫔中,也只有德妃和宜妃最得他欢心,这等贴心人,自是不能亏待。
至于其他低位妃嫔,康熙对他们兴致寥寥,让随驾妃子看着挑选几人罢了。
名单既定,康熙搁下笔,喊道:“梁九功。”
梁九功安静地上前,沉默着等候吩咐。
“将这名单送去内务府。”康熙吩咐着。
梁九功弓着腰捧着手去接圣谕,康熙却好半天没有松手。
“万岁爷。”梁九功试探着,梁九功对康熙何等熟悉,只从康熙这一动作,便心知康熙内心有这犹豫。
梁九功沉默着,在帝王举棋不定的时候,为人奴才的,必须学会安静,安静,再安静。
“算了,朕再找她商议商议。”说完,康熙便拿着名单,走出了乾清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