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凭乌鸦嘴在乱世发家日常 第130节(2 / 4)
可真正治下的上位者,才能明白这些东西与人背后的意义。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不管大齐给他们多少赏赐,也终有用尽的一日。但技艺学会了,便一直存在。罗良说是百族,但其实人少武器落后,远比不上大国的文明。和中原比起来,他们的农耕方式更为落后,包括纸张,至今用的还是麻纸或是布帛,想要用纸,都得找汉人采买。
林林总总,似这般的情况着实太多。
诸明月算是其中触动最大的人,她想尽办法要改变罗良落后的现状,但就连中原薄有财帛的寒门们都难以求书,何况是他们这些“蛮夷”?
崔舒若的举动,可谓是正正好骚中他们的痒处。即便知道东西不是这么好拿的,却也不得不动心。
诸明月主动入套,她配合崔舒若,“怎敢受圣人如此礼遇,实在叫我罗良氏族受之有愧,他日若有驱使,我罗良必定尽心尽力。”
“郡主多礼了,罗良既然投靠了我大齐,罗良的子民便也是我大齐的子民,圣人自当一视同仁。既是我大齐子民,谈何受之有愧?”崔舒若用最轻柔的语气,揭示出她此行的目的。
既然你罗良投靠了我大齐,就该乖乖听话。只要你们安分,便永远有肉吃,否则……
崔舒若的一口一个大齐子民,能听懂的自然不会只有诸明月,其他的族长们听懂的也不在少数。此时一个个都紧皱眉头,目光大喇喇的盯着崔舒若。被这么多双眼睛盯着,但凡胆子小点,怕都是要紧张结巴的,可崔舒若视他们如空气,毫不在意。
她换了个舒服些的坐姿,手朝后一伸,行雪将早已准备好的文书递到崔舒若的手上。
崔舒若貌美,仙姿佚䅿貌,初时还有许多人因此不自觉的想崔舒若投去隐秘的目光,可到现在,不管她有和举动,瞧着多美,都叫人不敢觊觎。
人会想将路边的花折下,却不敢冒犯对自己能有生杀予夺之权的人。
崔舒若毫不避讳的将文书摊在案上,“这是圣人特敕的文书,凭此便可畅通无阻的在大齐任何一处地方贩卖罗良的货物。皮毛、草药等等,罗良盛产的东西,皆可。
若是郡主允可,在原先的县令府衙外,将专设坊市,令中原商人往来。”
仅仅凭崔舒若前面带来的匠人及书籍们,尚不能让诸明月彻底动摇,可加上互市的条件,诸明月的心怕是彻底偏了。
罗良矿产丰富,山脉绵延,好东西数不胜数,奈何山高险峻,又不能私自将东西贩卖进中原,便只好任由少数商人以极低的价买去他们的货物,再高价卖到中原。
若是能解决此事,即便此时不能细算,诸明月也清楚能给罗良人带来多大的好处。
诸明月本就是极为识时务的人,横竖罗良不可能厉害到侵占整个中原,那就只剩下投靠一个选择。否则,每每等到粮尽不得不抢夺汉人财物的时候,再与汉人军队打上一仗,元气大伤,如此往复,最后罗良在湮灭的在史书之中,廖廖提上一句,南地有蛮曰罗良,于齐期间湮灭。
诸明月正是有足够的认知和眼界,才知道投靠王朝才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区别只是任人宰割的投靠,还是抬高了身价,被拉拢着投靠。
可以说,崔舒若给出的条件十分令诸明月满意。既然崔舒若已经将梯子搭上了,诸明月自然知道如何借坡下驴。
只见诸明月快步从席位起身,万分小心的将文书拿起来看,十分顺畅的完成了从讶异到对圣人感激的情绪变换,“圣人仁厚,罗良今后必定听从圣人一切吩咐,此后同心同德,绝无二心!”
而今气氛正好,崔舒若直言道:“郡主言重了,毋需如此。不过……我今日到县衙之时,却见其门可罗雀,怕是在此地不大受百姓拥戴。
但也可理解,毕竟两边相处时日尚短,又出了陈樑这桩事。我听说,县衙时至今日都不知下辖究竟有多少人,不如便先从此事起头。郡主在罗良威信甚重,烦请郡主相帮,也请诸位族长对此事多看顾些。”
崔舒若笑盈盈的说出这件事。
她嘴上说着像是小事,其实是建立县衙威信的第一步,此举不但能摸清罗良的人口,多少男女青壮,还能让罗良氏族里的族人知道在氏族之外,尚有县衙。
一切都是开端罢了。
诸明月抹额上的红宝石轻轻晃动,给这个温柔如地母的女子增添了一抹锋芒。可她并不如红宝石锋芒毕露,而是轻柔一笑,应了下来。
底下的族长们表现不一,可崔舒若清楚,只要诸明月应下,族长们也就不足为虑,诸明月会做好一切的。 ↑返回顶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不管大齐给他们多少赏赐,也终有用尽的一日。但技艺学会了,便一直存在。罗良说是百族,但其实人少武器落后,远比不上大国的文明。和中原比起来,他们的农耕方式更为落后,包括纸张,至今用的还是麻纸或是布帛,想要用纸,都得找汉人采买。
林林总总,似这般的情况着实太多。
诸明月算是其中触动最大的人,她想尽办法要改变罗良落后的现状,但就连中原薄有财帛的寒门们都难以求书,何况是他们这些“蛮夷”?
崔舒若的举动,可谓是正正好骚中他们的痒处。即便知道东西不是这么好拿的,却也不得不动心。
诸明月主动入套,她配合崔舒若,“怎敢受圣人如此礼遇,实在叫我罗良氏族受之有愧,他日若有驱使,我罗良必定尽心尽力。”
“郡主多礼了,罗良既然投靠了我大齐,罗良的子民便也是我大齐的子民,圣人自当一视同仁。既是我大齐子民,谈何受之有愧?”崔舒若用最轻柔的语气,揭示出她此行的目的。
既然你罗良投靠了我大齐,就该乖乖听话。只要你们安分,便永远有肉吃,否则……
崔舒若的一口一个大齐子民,能听懂的自然不会只有诸明月,其他的族长们听懂的也不在少数。此时一个个都紧皱眉头,目光大喇喇的盯着崔舒若。被这么多双眼睛盯着,但凡胆子小点,怕都是要紧张结巴的,可崔舒若视他们如空气,毫不在意。
她换了个舒服些的坐姿,手朝后一伸,行雪将早已准备好的文书递到崔舒若的手上。
崔舒若貌美,仙姿佚䅿貌,初时还有许多人因此不自觉的想崔舒若投去隐秘的目光,可到现在,不管她有和举动,瞧着多美,都叫人不敢觊觎。
人会想将路边的花折下,却不敢冒犯对自己能有生杀予夺之权的人。
崔舒若毫不避讳的将文书摊在案上,“这是圣人特敕的文书,凭此便可畅通无阻的在大齐任何一处地方贩卖罗良的货物。皮毛、草药等等,罗良盛产的东西,皆可。
若是郡主允可,在原先的县令府衙外,将专设坊市,令中原商人往来。”
仅仅凭崔舒若前面带来的匠人及书籍们,尚不能让诸明月彻底动摇,可加上互市的条件,诸明月的心怕是彻底偏了。
罗良矿产丰富,山脉绵延,好东西数不胜数,奈何山高险峻,又不能私自将东西贩卖进中原,便只好任由少数商人以极低的价买去他们的货物,再高价卖到中原。
若是能解决此事,即便此时不能细算,诸明月也清楚能给罗良人带来多大的好处。
诸明月本就是极为识时务的人,横竖罗良不可能厉害到侵占整个中原,那就只剩下投靠一个选择。否则,每每等到粮尽不得不抢夺汉人财物的时候,再与汉人军队打上一仗,元气大伤,如此往复,最后罗良在湮灭的在史书之中,廖廖提上一句,南地有蛮曰罗良,于齐期间湮灭。
诸明月正是有足够的认知和眼界,才知道投靠王朝才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区别只是任人宰割的投靠,还是抬高了身价,被拉拢着投靠。
可以说,崔舒若给出的条件十分令诸明月满意。既然崔舒若已经将梯子搭上了,诸明月自然知道如何借坡下驴。
只见诸明月快步从席位起身,万分小心的将文书拿起来看,十分顺畅的完成了从讶异到对圣人感激的情绪变换,“圣人仁厚,罗良今后必定听从圣人一切吩咐,此后同心同德,绝无二心!”
而今气氛正好,崔舒若直言道:“郡主言重了,毋需如此。不过……我今日到县衙之时,却见其门可罗雀,怕是在此地不大受百姓拥戴。
但也可理解,毕竟两边相处时日尚短,又出了陈樑这桩事。我听说,县衙时至今日都不知下辖究竟有多少人,不如便先从此事起头。郡主在罗良威信甚重,烦请郡主相帮,也请诸位族长对此事多看顾些。”
崔舒若笑盈盈的说出这件事。
她嘴上说着像是小事,其实是建立县衙威信的第一步,此举不但能摸清罗良的人口,多少男女青壮,还能让罗良氏族里的族人知道在氏族之外,尚有县衙。
一切都是开端罢了。
诸明月抹额上的红宝石轻轻晃动,给这个温柔如地母的女子增添了一抹锋芒。可她并不如红宝石锋芒毕露,而是轻柔一笑,应了下来。
底下的族长们表现不一,可崔舒若清楚,只要诸明月应下,族长们也就不足为虑,诸明月会做好一切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