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璧》作者:九月流火 第156节(2 / 4)
韦皇后看着小女儿,十分唏嘘。她猛然想起永泰,永泰自小安静懂事,韦皇后总觉得大女儿不如小女儿活泼可爱,所以对长女的爱远远不及会讨她欢心的小女儿。但此刻,在永泰死去一年后,韦皇后不得不承认,永泰说的是对的。
安乐被他们惯坏了。一个想做皇太女的人,竟然不假思索对忠臣之女说出“她也配”。韦皇后叹了口气,不得不警告道:“裹儿,你要是只想做一个富贵公主,自然想得罪谁就得罪谁,不用顾忌任何人的脸色,但你若想做皇太女,就必须注意德行,爱惜名声,不能让御史抓住任何话柄,尤其是不敬兄嫂这等罪名,万万不能有。”
韦皇后肃起脸色,安乐公主害怕了,唯唯诺诺应是。安乐公主脸上讪讪,随便找了个由头就出宫了。
就算不问,韦皇后也知道安乐必然和那群面首厮混去了,她刚才说那些话,安乐恐怕一点都没听进去。
韦皇后气小女儿不知轻重,但又拿她没办法,只能叫女官来,耳提面命许多话,命女官将赔罪礼送到镇国公府,亲自递到明华裳手上。
韦皇后望着女官走下宫道,没入岁月斑驳的太极宫中。她仰头看向太极殿高高翘起的脊兽,想道,权力可真是个好东西。
但握在别人手里,就如鲠在喉。雍王在朝中的声望实在太碍眼了,她要尽快招纳党羽,提拔亲信,将朝堂收入自己囊中。
武氏能做皇帝,她,为何不能?
第169章 婚礼
四月初十,春尽夏来,满城芳菲,宜嫁娶。
今日天公十分作美,天空碧蓝如洗,阳光灿灿洒在花路上。镇国公府换洗一新,沉寂多年的正门久违地大开,大红的绸带挂在正堂深色廊庑间,古朴而庄重,路过的行人无论贵贱老少,只需扫一眼就知道,这户人家要嫁女。
然而镇国公府布置郑重,宾客却寥寥无几。这些天镇国公府接了不少帖子,里面各个都洋溢着热情赞美,将明华裳夸得天上有地下无,但最后,往往都会装模作样地遗憾一通,说自己因什么什么意外不能登门。
喜娘见久久没有像样的宾客来新房撑场子,十分尴尬,只能故意抬高声音说吉祥话,自己又说又笑,恨不得用话将闺房填满。她心里很是可惜这位王妃,才十八岁的小娘子,人长得漂亮,性情也和气,只可惜运气不好。嫁入皇家本是大好的姻缘,谁想天有不测风云,王妃的福还没享,夫君就已经失势了。
雍王大婚,宫里自然鼎力庆祝,皇帝几次三番交代礼部大办,都被李华章推辞了。皇帝十分遗憾,流水一样往雍王府送去金银财宝、绫罗绸缎,声势浩大得恨不得全天下都知道。
皇帝表面上乐呵呵的,仿佛侄儿完婚比他自己儿子成亲还高兴,但长安众人都知道,圣心和雍王已生隙,赏赐越多,反而越欲盖弥彰。在这种环境下,还有谁敢冒得罪皇帝的风险,来镇国公府送嫁?
此刻,喜娘心目中“十分可怜”、“未婚先失宠”的明华裳一点都不觉得自己悲惨,她全幅心神都在面前这身花钗翟衣上。按品级,她婚礼上应当穿青色罗绣翟鸟广袖连裳,戴九钿花钗九树,佩蔽膝、小绶、双佩。哪怕之前已经熟悉过,真正穿戴时,她还是被繁复的翟衣搅得头昏脑涨,哪有力气关心别人怎么看她。
她自己都快看不见自己了。
今日明华裳出嫁,明雨霁早早就赶来了,帮明华裳梳发、上妆、更衣,忙得不可开交。好不容易将翟衣服服帖帖套好,明雨霁都跟着出了身汗。
丫鬟抬来发冠,明华裳柔顺的黑发束入璀璨华丽的花树冠之中,霎间褪去活泼稚气,染上几分王妃的端庄稳重。明雨霁看着,突然感慨万千。
她此刻才真正意识到,明华裳要出嫁了。她和她虽然是双胞姐妹,但一出生就分隔两地,天各一方,好不容易相认,紧接着分家、政变、朝堂等许多事接踵而来,她们被外界牵着鼻子走,真正相处的时间其实没多少。
她还没学会如何和一个同龄的姐妹相处,明华裳就要先行一步离家了。明雨霁想起今日境况,心中不无内疚,女子一生仅有一次的重要时刻,明华裳的婚礼却空荡荡的,她实在愧对这声“姐姐”。
明雨霁心里正低落,忽然听到明华裳小声说:“姐姐。”
明雨霁怔了下,回头:“怎么了?”
明华裳用力支着脖子,眼睛像鹿一样看着她,无辜道:“我饿了。我记得菜单上有冻酥花糕,能不能让厨房匀几块给我吃?”
喜娘一听,忙道:“二娘子,完礼前不能吃东西,您再忍一忍。”
婚礼讲究多,而皇家的讲究更多。如果新妇在婚礼中想如厕或不舒服,有失皇家体面,所以为防万一,索性不让新妇在婚前吃东西,讲究严格的甚至连水都不能喝。
一整天不吃不喝,还要顶着这么重的发冠完成繁琐的礼节,明华裳不知道别的新娘子难受不难受,反正她是坚持不下来。要她的命可以,挨饿不行。
明华裳可怜巴巴地看着明雨霁,明雨霁迟疑了片刻,还是败下阵来。
反正也没什么宾客来观礼,何必端着架子。至于那些来协助婚礼的宫廷女官看到后会不会不喜……她们要说就说去吧,反正皇帝也不是真心祝福这桩婚事,差与更差之间,又有什么区别。
明雨霁道:“冻酥花糕太凉了,你吃了当心闹肚子。让厨房端一盘五福糕来,那个小巧又好克化,你吃正好。” ↑返回顶部↑
安乐被他们惯坏了。一个想做皇太女的人,竟然不假思索对忠臣之女说出“她也配”。韦皇后叹了口气,不得不警告道:“裹儿,你要是只想做一个富贵公主,自然想得罪谁就得罪谁,不用顾忌任何人的脸色,但你若想做皇太女,就必须注意德行,爱惜名声,不能让御史抓住任何话柄,尤其是不敬兄嫂这等罪名,万万不能有。”
韦皇后肃起脸色,安乐公主害怕了,唯唯诺诺应是。安乐公主脸上讪讪,随便找了个由头就出宫了。
就算不问,韦皇后也知道安乐必然和那群面首厮混去了,她刚才说那些话,安乐恐怕一点都没听进去。
韦皇后气小女儿不知轻重,但又拿她没办法,只能叫女官来,耳提面命许多话,命女官将赔罪礼送到镇国公府,亲自递到明华裳手上。
韦皇后望着女官走下宫道,没入岁月斑驳的太极宫中。她仰头看向太极殿高高翘起的脊兽,想道,权力可真是个好东西。
但握在别人手里,就如鲠在喉。雍王在朝中的声望实在太碍眼了,她要尽快招纳党羽,提拔亲信,将朝堂收入自己囊中。
武氏能做皇帝,她,为何不能?
第169章 婚礼
四月初十,春尽夏来,满城芳菲,宜嫁娶。
今日天公十分作美,天空碧蓝如洗,阳光灿灿洒在花路上。镇国公府换洗一新,沉寂多年的正门久违地大开,大红的绸带挂在正堂深色廊庑间,古朴而庄重,路过的行人无论贵贱老少,只需扫一眼就知道,这户人家要嫁女。
然而镇国公府布置郑重,宾客却寥寥无几。这些天镇国公府接了不少帖子,里面各个都洋溢着热情赞美,将明华裳夸得天上有地下无,但最后,往往都会装模作样地遗憾一通,说自己因什么什么意外不能登门。
喜娘见久久没有像样的宾客来新房撑场子,十分尴尬,只能故意抬高声音说吉祥话,自己又说又笑,恨不得用话将闺房填满。她心里很是可惜这位王妃,才十八岁的小娘子,人长得漂亮,性情也和气,只可惜运气不好。嫁入皇家本是大好的姻缘,谁想天有不测风云,王妃的福还没享,夫君就已经失势了。
雍王大婚,宫里自然鼎力庆祝,皇帝几次三番交代礼部大办,都被李华章推辞了。皇帝十分遗憾,流水一样往雍王府送去金银财宝、绫罗绸缎,声势浩大得恨不得全天下都知道。
皇帝表面上乐呵呵的,仿佛侄儿完婚比他自己儿子成亲还高兴,但长安众人都知道,圣心和雍王已生隙,赏赐越多,反而越欲盖弥彰。在这种环境下,还有谁敢冒得罪皇帝的风险,来镇国公府送嫁?
此刻,喜娘心目中“十分可怜”、“未婚先失宠”的明华裳一点都不觉得自己悲惨,她全幅心神都在面前这身花钗翟衣上。按品级,她婚礼上应当穿青色罗绣翟鸟广袖连裳,戴九钿花钗九树,佩蔽膝、小绶、双佩。哪怕之前已经熟悉过,真正穿戴时,她还是被繁复的翟衣搅得头昏脑涨,哪有力气关心别人怎么看她。
她自己都快看不见自己了。
今日明华裳出嫁,明雨霁早早就赶来了,帮明华裳梳发、上妆、更衣,忙得不可开交。好不容易将翟衣服服帖帖套好,明雨霁都跟着出了身汗。
丫鬟抬来发冠,明华裳柔顺的黑发束入璀璨华丽的花树冠之中,霎间褪去活泼稚气,染上几分王妃的端庄稳重。明雨霁看着,突然感慨万千。
她此刻才真正意识到,明华裳要出嫁了。她和她虽然是双胞姐妹,但一出生就分隔两地,天各一方,好不容易相认,紧接着分家、政变、朝堂等许多事接踵而来,她们被外界牵着鼻子走,真正相处的时间其实没多少。
她还没学会如何和一个同龄的姐妹相处,明华裳就要先行一步离家了。明雨霁想起今日境况,心中不无内疚,女子一生仅有一次的重要时刻,明华裳的婚礼却空荡荡的,她实在愧对这声“姐姐”。
明雨霁心里正低落,忽然听到明华裳小声说:“姐姐。”
明雨霁怔了下,回头:“怎么了?”
明华裳用力支着脖子,眼睛像鹿一样看着她,无辜道:“我饿了。我记得菜单上有冻酥花糕,能不能让厨房匀几块给我吃?”
喜娘一听,忙道:“二娘子,完礼前不能吃东西,您再忍一忍。”
婚礼讲究多,而皇家的讲究更多。如果新妇在婚礼中想如厕或不舒服,有失皇家体面,所以为防万一,索性不让新妇在婚前吃东西,讲究严格的甚至连水都不能喝。
一整天不吃不喝,还要顶着这么重的发冠完成繁琐的礼节,明华裳不知道别的新娘子难受不难受,反正她是坚持不下来。要她的命可以,挨饿不行。
明华裳可怜巴巴地看着明雨霁,明雨霁迟疑了片刻,还是败下阵来。
反正也没什么宾客来观礼,何必端着架子。至于那些来协助婚礼的宫廷女官看到后会不会不喜……她们要说就说去吧,反正皇帝也不是真心祝福这桩婚事,差与更差之间,又有什么区别。
明雨霁道:“冻酥花糕太凉了,你吃了当心闹肚子。让厨房端一盘五福糕来,那个小巧又好克化,你吃正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