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主母被评论区教做人(穿书) 第145节(1 / 4)
她不死心,但建昭帝是消渴症,她若是在洛阳城里打听这个病,说不定会被有心人注意,所以她便让李伍悄悄到外地打听名医,竟然也打听到了这样的病患,这才信了建昭帝不是被人趁他病要了命。
第174章
一百七十四、
但事情真如李庭兰推测的那样,建昭帝的病就很麻烦了,万一秦王不在的时候,有什么事让他生气了呢?当然这件事还有另一个角度,就是在他们需要的时候,能不能让建昭帝暴怒去死呢?
反正楚琙并不是建昭帝的亲儿子,这些年不论生恩还是养恩,他都没给过,不但如此,还几次三番的要置楚琙于死地。
而且李庭兰分析,若不是江静妃下手,那宫里能在建昭帝的饮食上不动声色做手脚的,也只有郭太后了。能给亲儿子下药的话,让儿子赶紧死一死,给孙子让路郭太后也未必做不出来。
李庭兰便将自己对消渴症的了解和忌讳对楚琙说了,“我这也是道听途说的一点儿浅薄的小见识,想来太医们也未必不懂,但我却觉得也只有这方面容易下手,且事后容易脱身。”
楚琙没问过郭太后到底做了什么,但李庭兰确实说服了他。
只是想到郭太后为了他,甚至不惜对亲儿子动手,楚琙心中滋味莫名,“是我连累了皇祖母。”
反正亭子里没有灯火,李庭兰将头侧到一边痛快的翻了个白眼,这楚琙最大的毛病就是心太软,当然,心软其实也是一件好事,将来自己若是得罪了他,也好脱身,“殿下是这么想的?可能我和太后娘娘一直不怎么投缘吧,我不觉得您有什么可愧疚的。”
月华如水,将李庭兰脸颊上那层薄薄的绒毛都照的纤毫可见,楚琙自然没错过她都翻到天上的白眼。他没想到一向端雅的李庭兰还有这样的一面,一时有些怔住了,竟然没听到李庭兰在说什么。
见楚琙只看着她不说话,李庭兰还以为楚琙不高兴自己这么说呢。但她不想在楚琙跟前塑造贤惠善良的形象。大家携手抢皇位呢,靠德言容功抢吗?她现在是什么样的人,以后就是什么样的,“太后娘娘这么做并不是为了你,你们三位皇子都是她的亲孙子,你是嫡出没错,五皇子难道不是么?五皇子还是在她眼皮底下长大的,为什么娘娘一定要将你推上那个位置呢?”
李庭兰冷笑一声,“因为你的生母是郭皇后,你登基了,郭家的荣华才能得以延续。”
“这些我都明白的,不然即便是做侧妃,太后娘娘也一定要送一个郭氏女到我身边了,她要的是郭家最少三代的荣华。”
“说起来也挺可笑的,皇上甫一登位,最先对付的就是靖安侯朱家,可太后娘娘却希望郭家能成为下一个靖安侯府,”楚琙目光投向粼粼的湖面,语气里满是惆怅,“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你放心,我能有今天确实是得了太后娘娘极大的恩惠,她现在所做的一切,我也是最直接的受益者,但我不并会因此成为她手中的争权的工具。”
他转头一字一顿道,“既然我下定决心去争了,那争到的便必须是我的。”
楚琙自己能想清楚,那李庭兰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她最怕楚琙像以前一样犹豫不决,“这样最好,靖安侯府最不成器的纨绔子,都能做出这样的大事,可还没逃出皇权的一击,承恩公府又没有什么惊才绝艳的子孙,其实做个逍遥公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见楚琙不会将郭太后算计建昭帝的锅往自己头上扣,李庭兰放心的将消渴症病患若是暴怒会有的可能说了,“这也是我回商丘的时候,听人讲古说起来的,大家议论时都有些不明白,虽然那老伯常年有病,但也一直在延医问药,怎么就生了场气,就能让大夫束手无策,眼睁睁地看着人没了。”
“所以我才会有这样的担心,”李庭兰神情认真,“皇上的身体我也是听祖父提过的,他的消渴症说是最少有十五年了,近几年比以前更严重了,若是这个时候有人惹他不快,而你和晋王都不在京里……”
楚琙不由自主的笑了,“我明白了,你放心,我会和太后娘娘提上一提的,皇上的身体关系的不只是身边的亲人,还有天下黎民。”
听到现在,他哪里还不明白李庭兰真正想说的是什么?从他下定决心之时起,建昭帝对他来说只是他通向权力之路上最大的绊脚石。只是如果真有需要将其搬开的那一天,楚琙会亲自安排这一切,而不是让郭太后去背负这么沉重的心债。
李庭兰放下心来,她又将自己对定海侯的怀疑说了,“我问了祖父,又让陆叔帮我在洛阳城里有干股在南边船队的人家里大概打听一下,”她摇摇头有些一言难尽,“定海侯这家有些奇怪,好像有许多说他家祖坟风水不利子嗣的传闻。还有人说宗家犯了邪祟的。”
李庭兰查了半天,也没从她知道的消息里推测到当年定海侯府覆灭的原因。话本子里好像也没有多提,只说定海侯世子死在了宗良前头,宗良的消息传到京城,谢寒雨高兴的和晋王大醉一夜,之后便在泉州广州几地开设的市舶司,谢寒雨甚至还组织船队往南洋去。
甚至两人情浓时谢寒雨还威胁过晋王,若是他负了她,她便乘船到南洋去,让他一辈子都寻不到她。
李庭兰连这样敏感的猜测都没有瞒他,楚琙也将自己知道的尽数告诉了李庭兰。
当得知郭太后和靖安侯当年竟然做了这样的事时,饶是活了两世,连穿越和重生都见过经过,李庭兰还是惊讶的合不拢嘴。她对郭太后佩服的真是五体投地,“你真该庆幸是郭皇后所出,”不然真的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晋王母子也该庆幸这些年太后一直在韬光养晦,”李庭兰再次感叹,郭太后为了能让楚琙名正言顺的拿到那个位置,真的是隐忍的够久了。不然以她手里的力量和对内廷的掌控力,建昭帝的儿子们真的可以死的只剩下楚琙一个。
楚琙却不是这么看的,“当年皇上才登基的时候,并不像现在这样不问朝政,而且就像太后娘娘很了解皇上那样,皇上又何尝不清楚太后娘娘的为人呢?”
李庭兰明白了,这对天底下最尊贵的母子,一路扶持走到登顶那一天,又联手处置了朱家,那举目四望,他们最要防备的就是彼此了。不是郭太后要韬光养晦,而是不得不韬光养晦,“不然二皇子也不会一而再的被人算计,”最终不得不被郭太后送出宫保命了。
李庭兰甚至有个更可怕的想法,若是二皇子一直好好活着,甚至被建昭帝立为太子,那建昭帝又能活多久呢?一个成年的皇帝和一个冲龄皇帝,太后娘娘会怎么选择呢? ↑返回顶部↑
第174章
一百七十四、
但事情真如李庭兰推测的那样,建昭帝的病就很麻烦了,万一秦王不在的时候,有什么事让他生气了呢?当然这件事还有另一个角度,就是在他们需要的时候,能不能让建昭帝暴怒去死呢?
反正楚琙并不是建昭帝的亲儿子,这些年不论生恩还是养恩,他都没给过,不但如此,还几次三番的要置楚琙于死地。
而且李庭兰分析,若不是江静妃下手,那宫里能在建昭帝的饮食上不动声色做手脚的,也只有郭太后了。能给亲儿子下药的话,让儿子赶紧死一死,给孙子让路郭太后也未必做不出来。
李庭兰便将自己对消渴症的了解和忌讳对楚琙说了,“我这也是道听途说的一点儿浅薄的小见识,想来太医们也未必不懂,但我却觉得也只有这方面容易下手,且事后容易脱身。”
楚琙没问过郭太后到底做了什么,但李庭兰确实说服了他。
只是想到郭太后为了他,甚至不惜对亲儿子动手,楚琙心中滋味莫名,“是我连累了皇祖母。”
反正亭子里没有灯火,李庭兰将头侧到一边痛快的翻了个白眼,这楚琙最大的毛病就是心太软,当然,心软其实也是一件好事,将来自己若是得罪了他,也好脱身,“殿下是这么想的?可能我和太后娘娘一直不怎么投缘吧,我不觉得您有什么可愧疚的。”
月华如水,将李庭兰脸颊上那层薄薄的绒毛都照的纤毫可见,楚琙自然没错过她都翻到天上的白眼。他没想到一向端雅的李庭兰还有这样的一面,一时有些怔住了,竟然没听到李庭兰在说什么。
见楚琙只看着她不说话,李庭兰还以为楚琙不高兴自己这么说呢。但她不想在楚琙跟前塑造贤惠善良的形象。大家携手抢皇位呢,靠德言容功抢吗?她现在是什么样的人,以后就是什么样的,“太后娘娘这么做并不是为了你,你们三位皇子都是她的亲孙子,你是嫡出没错,五皇子难道不是么?五皇子还是在她眼皮底下长大的,为什么娘娘一定要将你推上那个位置呢?”
李庭兰冷笑一声,“因为你的生母是郭皇后,你登基了,郭家的荣华才能得以延续。”
“这些我都明白的,不然即便是做侧妃,太后娘娘也一定要送一个郭氏女到我身边了,她要的是郭家最少三代的荣华。”
“说起来也挺可笑的,皇上甫一登位,最先对付的就是靖安侯朱家,可太后娘娘却希望郭家能成为下一个靖安侯府,”楚琙目光投向粼粼的湖面,语气里满是惆怅,“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你放心,我能有今天确实是得了太后娘娘极大的恩惠,她现在所做的一切,我也是最直接的受益者,但我不并会因此成为她手中的争权的工具。”
他转头一字一顿道,“既然我下定决心去争了,那争到的便必须是我的。”
楚琙自己能想清楚,那李庭兰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她最怕楚琙像以前一样犹豫不决,“这样最好,靖安侯府最不成器的纨绔子,都能做出这样的大事,可还没逃出皇权的一击,承恩公府又没有什么惊才绝艳的子孙,其实做个逍遥公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见楚琙不会将郭太后算计建昭帝的锅往自己头上扣,李庭兰放心的将消渴症病患若是暴怒会有的可能说了,“这也是我回商丘的时候,听人讲古说起来的,大家议论时都有些不明白,虽然那老伯常年有病,但也一直在延医问药,怎么就生了场气,就能让大夫束手无策,眼睁睁地看着人没了。”
“所以我才会有这样的担心,”李庭兰神情认真,“皇上的身体我也是听祖父提过的,他的消渴症说是最少有十五年了,近几年比以前更严重了,若是这个时候有人惹他不快,而你和晋王都不在京里……”
楚琙不由自主的笑了,“我明白了,你放心,我会和太后娘娘提上一提的,皇上的身体关系的不只是身边的亲人,还有天下黎民。”
听到现在,他哪里还不明白李庭兰真正想说的是什么?从他下定决心之时起,建昭帝对他来说只是他通向权力之路上最大的绊脚石。只是如果真有需要将其搬开的那一天,楚琙会亲自安排这一切,而不是让郭太后去背负这么沉重的心债。
李庭兰放下心来,她又将自己对定海侯的怀疑说了,“我问了祖父,又让陆叔帮我在洛阳城里有干股在南边船队的人家里大概打听一下,”她摇摇头有些一言难尽,“定海侯这家有些奇怪,好像有许多说他家祖坟风水不利子嗣的传闻。还有人说宗家犯了邪祟的。”
李庭兰查了半天,也没从她知道的消息里推测到当年定海侯府覆灭的原因。话本子里好像也没有多提,只说定海侯世子死在了宗良前头,宗良的消息传到京城,谢寒雨高兴的和晋王大醉一夜,之后便在泉州广州几地开设的市舶司,谢寒雨甚至还组织船队往南洋去。
甚至两人情浓时谢寒雨还威胁过晋王,若是他负了她,她便乘船到南洋去,让他一辈子都寻不到她。
李庭兰连这样敏感的猜测都没有瞒他,楚琙也将自己知道的尽数告诉了李庭兰。
当得知郭太后和靖安侯当年竟然做了这样的事时,饶是活了两世,连穿越和重生都见过经过,李庭兰还是惊讶的合不拢嘴。她对郭太后佩服的真是五体投地,“你真该庆幸是郭皇后所出,”不然真的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晋王母子也该庆幸这些年太后一直在韬光养晦,”李庭兰再次感叹,郭太后为了能让楚琙名正言顺的拿到那个位置,真的是隐忍的够久了。不然以她手里的力量和对内廷的掌控力,建昭帝的儿子们真的可以死的只剩下楚琙一个。
楚琙却不是这么看的,“当年皇上才登基的时候,并不像现在这样不问朝政,而且就像太后娘娘很了解皇上那样,皇上又何尝不清楚太后娘娘的为人呢?”
李庭兰明白了,这对天底下最尊贵的母子,一路扶持走到登顶那一天,又联手处置了朱家,那举目四望,他们最要防备的就是彼此了。不是郭太后要韬光养晦,而是不得不韬光养晦,“不然二皇子也不会一而再的被人算计,”最终不得不被郭太后送出宫保命了。
李庭兰甚至有个更可怕的想法,若是二皇子一直好好活着,甚至被建昭帝立为太子,那建昭帝又能活多久呢?一个成年的皇帝和一个冲龄皇帝,太后娘娘会怎么选择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