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1205节(2 / 4)
事已至此,王安石、薛向等一干革新派那是心领神会,立刻站出来表示支持。
司马光他们也陆陆续续表示支持。
虽然大庭长只是冻结部分,但是这钱你要么就全给,要么就不给,少给一点,辽国也是不会罢休的,别到时赔了夫人又折兵。
赵顼点点头道:“那就这么办吧,在此案未结束之前,先冻结与辽国的岁币。”
完了!
这回真是全完了。
这就是要与辽国决裂的节奏。
那些鸽派被这套组合拳打得是毫无还手之力,虽然这已经不是第一回 ,要是以往,他们肯定会拦住皇帝,劝皇帝以大局为重,但是如今司法在里面搅局,皇帝是躲在司法后面的,他们感觉使不上力,虽然张斐也留了口子,但他们其实已经没得选。
除非他们能够找到证据,推翻大庭长的判决。
他们现在真是恨死了政法分离。
而这场看似普通的会议,是必将载入史册,这将会重新奠定宋辽的关系。
大庭长的这个判决几乎是不可逆。
在民间也引发地震级别的效应。
就在当日,京城所有与辽国有贸易的商人和权贵,全部叫停与辽国贸易,已经发出的货,也是立刻派人去追。
谁人都知道,只要冻结与辽国的岁币,那开战的几率将会大幅度提升,这时候将货物送到榷场去,那不是直接送给辽国吗?
当然,许多商人早就在为此谋划后路,他们货物并没有运去雄州耳边,而是运往了登州。
虽然出海是有一定的风险性,但是中间也少了许多不必要的支出,要知道北境可都没有普及公检法,那边榷场官员,个个都富的流油。
为什么边州官员很多都是鸽派,因为他们控制着贸易,这里面是有着很大的利润。
所以对于商人而言,走海路是非常划算的。
然而,商人的动静,在这朝中不少大臣看来,却是非常离谱的。
因为以往若是出现这种情况,百姓是一定陷入恐慌中,他们往往能够借助这一股力量,去迫使皇帝改变政策。
但如今不管是百姓,还是商人,都是非常积极的配合,而没有任何抱怨或者恐慌。
司马光、王安石他们都对这个现象感到好奇,经过一番打探,这才明白过来。
其中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这个判决是大庭长为了捍卫百姓的正当权益,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你是为我的利益而战,那我当然是要支持。
就这么简单。
然而,这消息很快就传到河北,这场官司由于中间间隔很久,所以是有充裕的时间,在各地发酵的。
如果与辽国开战,这河北一定是重灾区,要知道在此之前,两边百姓可都非常厌战。
但如今这消息传到河北,却导致河北警民士气高昂,没有什么叫苦连天,河北百姓是积极配合皇家警察的工作,如果辽兵南下,他们必须马上到指定的地方避难,可谓是警民一心。
这令范纯仁和苏轼都是瞠目结舌。 ↑返回顶部↑
司马光他们也陆陆续续表示支持。
虽然大庭长只是冻结部分,但是这钱你要么就全给,要么就不给,少给一点,辽国也是不会罢休的,别到时赔了夫人又折兵。
赵顼点点头道:“那就这么办吧,在此案未结束之前,先冻结与辽国的岁币。”
完了!
这回真是全完了。
这就是要与辽国决裂的节奏。
那些鸽派被这套组合拳打得是毫无还手之力,虽然这已经不是第一回 ,要是以往,他们肯定会拦住皇帝,劝皇帝以大局为重,但是如今司法在里面搅局,皇帝是躲在司法后面的,他们感觉使不上力,虽然张斐也留了口子,但他们其实已经没得选。
除非他们能够找到证据,推翻大庭长的判决。
他们现在真是恨死了政法分离。
而这场看似普通的会议,是必将载入史册,这将会重新奠定宋辽的关系。
大庭长的这个判决几乎是不可逆。
在民间也引发地震级别的效应。
就在当日,京城所有与辽国有贸易的商人和权贵,全部叫停与辽国贸易,已经发出的货,也是立刻派人去追。
谁人都知道,只要冻结与辽国的岁币,那开战的几率将会大幅度提升,这时候将货物送到榷场去,那不是直接送给辽国吗?
当然,许多商人早就在为此谋划后路,他们货物并没有运去雄州耳边,而是运往了登州。
虽然出海是有一定的风险性,但是中间也少了许多不必要的支出,要知道北境可都没有普及公检法,那边榷场官员,个个都富的流油。
为什么边州官员很多都是鸽派,因为他们控制着贸易,这里面是有着很大的利润。
所以对于商人而言,走海路是非常划算的。
然而,商人的动静,在这朝中不少大臣看来,却是非常离谱的。
因为以往若是出现这种情况,百姓是一定陷入恐慌中,他们往往能够借助这一股力量,去迫使皇帝改变政策。
但如今不管是百姓,还是商人,都是非常积极的配合,而没有任何抱怨或者恐慌。
司马光、王安石他们都对这个现象感到好奇,经过一番打探,这才明白过来。
其中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这个判决是大庭长为了捍卫百姓的正当权益,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你是为我的利益而战,那我当然是要支持。
就这么简单。
然而,这消息很快就传到河北,这场官司由于中间间隔很久,所以是有充裕的时间,在各地发酵的。
如果与辽国开战,这河北一定是重灾区,要知道在此之前,两边百姓可都非常厌战。
但如今这消息传到河北,却导致河北警民士气高昂,没有什么叫苦连天,河北百姓是积极配合皇家警察的工作,如果辽兵南下,他们必须马上到指定的地方避难,可谓是警民一心。
这令范纯仁和苏轼都是瞠目结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