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嵇恒迟疑了一下,说道:“大秦日后真正选拔路线,其实是相对单一的,便是从学室提拔,毕业即为官为吏。”
  “就目前而言。”
  “学室制度是很先进的,培养的都是全面的人才,即插即用,可以安排到任何位置。”
  “但随着天下稳定,学室制度定然会出现崩塌的,到时几乎是可以预见的,从学室出来的官吏,都有着极强的素质。”
  “能力高,文采出众,也有着极大的栽培能力,前景也更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代新人换旧人,新的一批人往往都会胜过上一代。”
  “但这未必是好事。”
  “学室的越发成熟,会导致几乎是模版化的生产官吏,这些人很多已缺乏了自己的想法,在寻常时候,基本是天下官吏很好的填充者。”
  “然一遇到问题,或者遇到自己没有经验,没有学过,甚至是没有听过的问题,这类人很容易慌了神。”
  “所以选拔官员,要多方向多突途径,不要固守一方,即便这一类看着很优秀,也不要迷信。”
  “不然大秦绝大多数官吏,都会逐渐为一群‘家门、学门、机关门’的三门门生取代。”
  “这些人是不知道底层情况的,也一向不食人间烟火,太多这类官吏把持地方,一定会出状况的。”
  “故一就算用,也要压着用,把这些所谓的精干,全都下放到底层历练一阵,这才能检验出他们是不是有真才实学,而不是光凭门第。”
  闻言。
  嬴斯年若有所思。
  他在心中咀嚼了一阵,也是连忙点了点头道:“学生记住了。”
  嵇恒点头。
  他并非是危言耸听。
  后世出过太多这种三门官吏了,出了家门,就入学门,学门毕业,就直接进入各类机关政地,然后飞快的爬升。
  在立国初是没问题的。
  但随着天下越发稳定,这一套体系,就会为人利用,最终演变成模板化的官吏培养,这类人如果太多占据高位,那是天下的灾难。
  而且他可是清楚。
  明清时的文人,字写的很好,文章也有理有据,接人待物,让人如沐春风,在平常时候,可谓是一方精英,但真的出了事,当场就抓瞎了。
  根本不堪大用。
  越到后面,这种模板化培养出的人,就越没有底线,他们的目的只是升官发财,一旦掌握了权势,便会很快熟练自然的加入食利阶层,然后心安理得的吸食百姓的民脂民膏,毫无一丝一毫为民的想法。
  当官便是为了发财,为了做高高在上的老爷,封妻荫子,而这些人往往就成了天下的国之大臣,青天大老爷,百里诸侯。
  越是到后期,旧有的取仕之路,就烂的越彻底,唯有不断改,不断用新的方式,才能减缓。
  但终还是有积重难返的一天。
  这也是无奈。
  胡亥、公子高几人也若有所思,他们其实就没想过这些,心里对学室制度也是很赞扬的。
  却是没想到,嵇恒看的这么远,想的这么深刻,直接点出了学室制度日后的崩坏。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