嚣张郡主成基建狂魔 第76节(3 / 4)
这几乎是平河县县城闲散人员的人数了,而这一部分人又大多集中城西居住,是平和县中最贫穷的一批人。
剩下的一些人手,是县城附近的村里来的,不过惦记着家里的田地,报名的人不是很多。陆春生算一下了人手和工程量,决定等到农闲的时候再往村里去一趟。就是不知道他给的这个工钱,能不能给县衙里其他项目的工钱比。
是的,虽然说他是招工处的负责人,但也只是这一项工程的负责人,和他一样职位领着别的工程的人,还有三四个。他们之间可是存在竞争关系的,要用县衙拨给他们有限的钱,把工程干得又好又省钱,才有可能在明年的评比上评到优等。
不过不管省不省钱,质量和安全是要放在首位的。
两年前提起建设学院,岭南的官府就开始和百姓们收购合适的木材石材,好在岭南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木材,在各个县一年的收购下,什么百年大树,千年石头都统统的装车运到了平河县。
在没有机械化的年代,一切都只能靠人力来。
平河县城北的老虎山地势平缓,书院被设计成沿山而上,占据半山的一个格局。
当工人们来到这个平日荒凉的老虎山,看着空地上已经有堆成一座座山的木头和石头,都不约而同的倒吸一口凉气。
“我的老天爷哦,这是要建多大的书院。”有人惊叹道。
他是参与过县里哪个书院装修的,平时也给别人做些建房子的活,一座常见的农家房子需要多少材料他大都能估摸得出来。
看着这遍地的材料,却是用尽所以得智慧也算不出,这里的东西能建多少间房子,这个书院有多大。
按照王怀玉的要求,这个技术大学是兼着研究院的,对高级人才尤其是先生的待遇自然是好得不能再好,独栋的院子,堪比现代别墅。
还有那些实验楼、藏书室、教室等等,在最多只能建设二层楼的岭南,房子自然只能往多了建才满足要求。
不过也因为一开始没有那么多的人,刘明锐和王怀玉商量着,把这个大学分成了三个阶段来建设。现在建设的就是第一个阶段,也就是基础的公共设施,能够让大□□转起来。
学校已经在建设了,人才和书籍自然是必不可少,王怀玉又回去搜罗了一下自己手里的资源,发现还是太穷太穷了。
“你说我们书籍那么多,先生也没有几个出名的,怎么样才能让大学充裕起来,成为大齐书院的标杆呢?”王怀玉喃喃自语地说着。
秋香给她添了一盏茶,又默默地回去整理起那些典籍目录。
在五年前迁移岭南是,王怀玉把王府中能变卖的东西都变卖了,变卖不了的也都给了本家珍藏,唯有书籍,哪怕又重又难带,他们也一本不落的带到岭南。
这些书,在印刷坊开张后,很多都拓印了出来,一部分送去各个县的书院,一部分则是跟随商队送到几个惠民书肆去换书借书。
只是那么多年,换来的书寥寥无几,更多的还是没有钱的人在书肆里看书抄书。惠民书肆甚至也成了几个店铺里赚钱不多的店。
“郡主不若去拜访一些那些名家?有些世家虽然落魄了,但底蕴还是在的。要是郡主能将和对方借一借,或者劝说他们来投奔您,您忧心的问题自然也可以迎刃而解了。”秋香不急不缓道。
王怀玉忧心的只有人才和书籍两件事,人才她手里只有王松、林清风这种能写会算,干得了庶务的人。这些人都是只适合干事,不适合搞教育和研究。
前两年因为没有人,不得已把他们拉出来当壮丁去书院兼职,教大家读书人字而已。要是想发展她说的大学和研究,那有真本事的专业人员就一定不能少,甚至一些有名气的大家,也要拉拢几个过来。
还有书籍,虽然说现在没有科举,但不管是皇室还是世家,大家信奉的还是儒家经典,法家、道家等也有流传,可谓是现在读书人的必读书目,而这些经典的书籍,王怀玉手里只有四书五经,剩下各位名家的经典少得可怜。
“你说的有理。”王怀玉有些怅然,她在想自己是不是也该离开岭南一趟,到外面去看看了?
像是察觉到王怀玉的想法,秋香抬头看了她一眼道:“郡主若是想成大事,必然也是要有名士追随的,若是不想,不若让将军去更合适。”
王定武虽然是个将军,但他确实在边疆镇守了几十年,最后还落得这样的下场,不管是从道义还是忠孝上来说,都非常符合世人尤其那些名士的要求。有王定武这样的名声去请人,其他人也会更乐意一些。
要是王怀玉去的话,现在除了岭南的人,谁认得她呢?
王怀玉只是一听便明白了秋香的意思,谁叫这个时代就是这样的呢。她若有所思,王定武现在的任务主要还是训练岭南军,和守好岭南的疆域。
但经过了五年的发展,他就是出去一年半载应该也没有事情,毕竟这五年也不是白费的,不管是岭南军还是合适的副将,王定武都培养出来了。更何况王怀玉自己,也不是不懂军事的主。 ↑返回顶部↑
剩下的一些人手,是县城附近的村里来的,不过惦记着家里的田地,报名的人不是很多。陆春生算一下了人手和工程量,决定等到农闲的时候再往村里去一趟。就是不知道他给的这个工钱,能不能给县衙里其他项目的工钱比。
是的,虽然说他是招工处的负责人,但也只是这一项工程的负责人,和他一样职位领着别的工程的人,还有三四个。他们之间可是存在竞争关系的,要用县衙拨给他们有限的钱,把工程干得又好又省钱,才有可能在明年的评比上评到优等。
不过不管省不省钱,质量和安全是要放在首位的。
两年前提起建设学院,岭南的官府就开始和百姓们收购合适的木材石材,好在岭南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木材,在各个县一年的收购下,什么百年大树,千年石头都统统的装车运到了平河县。
在没有机械化的年代,一切都只能靠人力来。
平河县城北的老虎山地势平缓,书院被设计成沿山而上,占据半山的一个格局。
当工人们来到这个平日荒凉的老虎山,看着空地上已经有堆成一座座山的木头和石头,都不约而同的倒吸一口凉气。
“我的老天爷哦,这是要建多大的书院。”有人惊叹道。
他是参与过县里哪个书院装修的,平时也给别人做些建房子的活,一座常见的农家房子需要多少材料他大都能估摸得出来。
看着这遍地的材料,却是用尽所以得智慧也算不出,这里的东西能建多少间房子,这个书院有多大。
按照王怀玉的要求,这个技术大学是兼着研究院的,对高级人才尤其是先生的待遇自然是好得不能再好,独栋的院子,堪比现代别墅。
还有那些实验楼、藏书室、教室等等,在最多只能建设二层楼的岭南,房子自然只能往多了建才满足要求。
不过也因为一开始没有那么多的人,刘明锐和王怀玉商量着,把这个大学分成了三个阶段来建设。现在建设的就是第一个阶段,也就是基础的公共设施,能够让大□□转起来。
学校已经在建设了,人才和书籍自然是必不可少,王怀玉又回去搜罗了一下自己手里的资源,发现还是太穷太穷了。
“你说我们书籍那么多,先生也没有几个出名的,怎么样才能让大学充裕起来,成为大齐书院的标杆呢?”王怀玉喃喃自语地说着。
秋香给她添了一盏茶,又默默地回去整理起那些典籍目录。
在五年前迁移岭南是,王怀玉把王府中能变卖的东西都变卖了,变卖不了的也都给了本家珍藏,唯有书籍,哪怕又重又难带,他们也一本不落的带到岭南。
这些书,在印刷坊开张后,很多都拓印了出来,一部分送去各个县的书院,一部分则是跟随商队送到几个惠民书肆去换书借书。
只是那么多年,换来的书寥寥无几,更多的还是没有钱的人在书肆里看书抄书。惠民书肆甚至也成了几个店铺里赚钱不多的店。
“郡主不若去拜访一些那些名家?有些世家虽然落魄了,但底蕴还是在的。要是郡主能将和对方借一借,或者劝说他们来投奔您,您忧心的问题自然也可以迎刃而解了。”秋香不急不缓道。
王怀玉忧心的只有人才和书籍两件事,人才她手里只有王松、林清风这种能写会算,干得了庶务的人。这些人都是只适合干事,不适合搞教育和研究。
前两年因为没有人,不得已把他们拉出来当壮丁去书院兼职,教大家读书人字而已。要是想发展她说的大学和研究,那有真本事的专业人员就一定不能少,甚至一些有名气的大家,也要拉拢几个过来。
还有书籍,虽然说现在没有科举,但不管是皇室还是世家,大家信奉的还是儒家经典,法家、道家等也有流传,可谓是现在读书人的必读书目,而这些经典的书籍,王怀玉手里只有四书五经,剩下各位名家的经典少得可怜。
“你说的有理。”王怀玉有些怅然,她在想自己是不是也该离开岭南一趟,到外面去看看了?
像是察觉到王怀玉的想法,秋香抬头看了她一眼道:“郡主若是想成大事,必然也是要有名士追随的,若是不想,不若让将军去更合适。”
王定武虽然是个将军,但他确实在边疆镇守了几十年,最后还落得这样的下场,不管是从道义还是忠孝上来说,都非常符合世人尤其那些名士的要求。有王定武这样的名声去请人,其他人也会更乐意一些。
要是王怀玉去的话,现在除了岭南的人,谁认得她呢?
王怀玉只是一听便明白了秋香的意思,谁叫这个时代就是这样的呢。她若有所思,王定武现在的任务主要还是训练岭南军,和守好岭南的疆域。
但经过了五年的发展,他就是出去一年半载应该也没有事情,毕竟这五年也不是白费的,不管是岭南军还是合适的副将,王定武都培养出来了。更何况王怀玉自己,也不是不懂军事的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