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节(1 / 4)
王守仁苦笑一声:“他说,这天下,不会有两个圣人。他已经退了一箭之地,我亦需如此。”
谢丕一凛,他问道:“他做了什么?”
王守仁道:“你应该有所发现,督饷馆与织造局,皆由宦官主管。”
谢丕大吃一惊:“他居然让出了对海贸的治权?这怎么可以!”
王守仁笑道:“为何不可以,有治权未必是件好事,没治权也未必是件坏事。”
谢丕不解,他只得道:“在下洗耳恭听。”
王守仁意味深长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大树参天,根在土里,危楼百尺,基在地下。那么,对于大明而言,她的根基又在何处呢?”
谢丕顺着他的目光望过去,仙湖之上船来船往,百姓临湖而生,安居乐业。他的嘴唇微动:“在民心。”
王守仁赞许道:“君舟民水啊。”
谢丕却忍不住担忧:“可北方不同于南方,更何况缺乏外部的契机打破平衡,所有的阻力都会压在他身上。”
王守仁却很乐观,他道:“也许,他能另辟蹊径呢?”
在远在千里之外的北京,月池的确决定剑走偏锋,她真个撂开海贸事务,决定在北方大规模兴屯开荒。
而将对外贸易牢牢攥在手心的朱厚照,其心情却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把持这一条连通东西的航路,从西边来的国家要穿过马六甲海峡做生意,必须要交给他过路费,这本就是一大笔收入。而他又以提供庇佑为条件,要求各藩属国与西方通商时,必须经过大明出面,并缴纳关税,这又是一大笔收入。再加上,他建立的丝绸、珠宝专卖制度,又为他吸入了泼天的财富。
刚开始收到奏报的皇爷,晚上连做梦都在笑。他又唤来了一大批能工巧匠,为他设计行宫图纸。他的原话道:“杭州十景,都要搬进园子里,一个都不能少,还要比原来更好更美,银子不是问题!”这份豪横,谁听了不竖起大拇指。
可到后来,随着吸入的银子越来越多,多到超乎他的想象时,他这才从狂欢中清醒过来。他和刘瑾二人大眼瞪小眼:“怎么会有这么多,他们是不是疯了,哪来这么多银子?”
这么大数目的白银涌入,必定会对本就不怎样的经济秩序乃至财税体系带来极大的冲击。这要怎么才稳下来啊?
主仆二人商量半晌,还是不敢冒险。老刘实在忍不住,期期艾艾开口:“要不,您回去问问?”
第394章 人间亦自有银河
情浓如酒,叫人沉醉。
这就是宦官与其他官员的差异。要说玩弄权术, 在宫里这个大熔炉里摸爬滚打的宦官是一等一的好手。可要论做实事,这些没有经历过正统知识训练的人,在小事上还能应对得当, 可在大事上就暴露出短板了。而刘瑾比一般宦官要好的一点是, 他知道自己的斤两,就不会贸贸然去揽权。他知道贪心不足蛇吞象的道理。
刘瑾不是一开始就是这样的, 朱厚照心如明镜,这是他这么多年调教的结果,让清流和浊流都是自己的河道里流淌,而不妄图越轨。而这次的后果,是他自己打破了平衡, 他的私欲扩张,打破了他一手打造的制度框架。他有些后悔, 但又十分不忿。他压抑了那么久,只是想要些回报而已,若是连这都无法达成,这天下之主的位置坐着又有甚趣味?
他的缄默不语,让刘瑾会错了意。老刘太了解他了,正如此才能一下戳到他的痛点。
刘瑾斟酌着语气道:“比起一座美轮美奂的园林,她或许更期待看到的是财源稳定落地。”
朱厚照一愣, 他的目中射出寒光,可又在霎时间消退。他阖上眼, 又一次倒在躺椅上:“你还没吃够教训?”
刘瑾一噎,他很早就发现了,皇爷对他的掺和十分抵触。或者说, 皇爷希望减少他和李越之间的利益纠葛, 让他们之间的感情至少在短暂的时刻是纯粹的, 尽管他心里比谁都清楚,这是痴人说梦。但作为一个合格的奴才,他总不能和主子唱反调吧。所以,出于对圣意的顺从,出于对李越的忌惮,他选择了能避就避。
然而,就是因为他的回避,又被李越摆了一道。刘瑾心里比谁都清楚,太监最大的好处,就是在一个忠字。明知道主子要受难,他非但不冲锋陷阵,反而还畏缩不前,这是大忌。他在天牢里咬紧牙关,一言不发的忠诚,都被蒙上了烟尘。
如今的局面就是进退两难,进可能引火烧身,退又是一蹶不振。刘瑾只能又与幕僚张文冕商量。两人长吁短叹良久后,张文冕不得不说出这个残忍的事实:“这个家早就离不开您了,现在说脱身实在是太晚了。”
刘瑾双眼圆睁:“难不成,我受这夹板气要受到死那日方休?”
张文冕一窒,他道:“这当然也是不行的。”
他终于下定决心,说出了自己早就想好的主意:“要不,您反其道而行之?” ↑返回顶部↑
谢丕一凛,他问道:“他做了什么?”
王守仁道:“你应该有所发现,督饷馆与织造局,皆由宦官主管。”
谢丕大吃一惊:“他居然让出了对海贸的治权?这怎么可以!”
王守仁笑道:“为何不可以,有治权未必是件好事,没治权也未必是件坏事。”
谢丕不解,他只得道:“在下洗耳恭听。”
王守仁意味深长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大树参天,根在土里,危楼百尺,基在地下。那么,对于大明而言,她的根基又在何处呢?”
谢丕顺着他的目光望过去,仙湖之上船来船往,百姓临湖而生,安居乐业。他的嘴唇微动:“在民心。”
王守仁赞许道:“君舟民水啊。”
谢丕却忍不住担忧:“可北方不同于南方,更何况缺乏外部的契机打破平衡,所有的阻力都会压在他身上。”
王守仁却很乐观,他道:“也许,他能另辟蹊径呢?”
在远在千里之外的北京,月池的确决定剑走偏锋,她真个撂开海贸事务,决定在北方大规模兴屯开荒。
而将对外贸易牢牢攥在手心的朱厚照,其心情却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把持这一条连通东西的航路,从西边来的国家要穿过马六甲海峡做生意,必须要交给他过路费,这本就是一大笔收入。而他又以提供庇佑为条件,要求各藩属国与西方通商时,必须经过大明出面,并缴纳关税,这又是一大笔收入。再加上,他建立的丝绸、珠宝专卖制度,又为他吸入了泼天的财富。
刚开始收到奏报的皇爷,晚上连做梦都在笑。他又唤来了一大批能工巧匠,为他设计行宫图纸。他的原话道:“杭州十景,都要搬进园子里,一个都不能少,还要比原来更好更美,银子不是问题!”这份豪横,谁听了不竖起大拇指。
可到后来,随着吸入的银子越来越多,多到超乎他的想象时,他这才从狂欢中清醒过来。他和刘瑾二人大眼瞪小眼:“怎么会有这么多,他们是不是疯了,哪来这么多银子?”
这么大数目的白银涌入,必定会对本就不怎样的经济秩序乃至财税体系带来极大的冲击。这要怎么才稳下来啊?
主仆二人商量半晌,还是不敢冒险。老刘实在忍不住,期期艾艾开口:“要不,您回去问问?”
第394章 人间亦自有银河
情浓如酒,叫人沉醉。
这就是宦官与其他官员的差异。要说玩弄权术, 在宫里这个大熔炉里摸爬滚打的宦官是一等一的好手。可要论做实事,这些没有经历过正统知识训练的人,在小事上还能应对得当, 可在大事上就暴露出短板了。而刘瑾比一般宦官要好的一点是, 他知道自己的斤两,就不会贸贸然去揽权。他知道贪心不足蛇吞象的道理。
刘瑾不是一开始就是这样的, 朱厚照心如明镜,这是他这么多年调教的结果,让清流和浊流都是自己的河道里流淌,而不妄图越轨。而这次的后果,是他自己打破了平衡, 他的私欲扩张,打破了他一手打造的制度框架。他有些后悔, 但又十分不忿。他压抑了那么久,只是想要些回报而已,若是连这都无法达成,这天下之主的位置坐着又有甚趣味?
他的缄默不语,让刘瑾会错了意。老刘太了解他了,正如此才能一下戳到他的痛点。
刘瑾斟酌着语气道:“比起一座美轮美奂的园林,她或许更期待看到的是财源稳定落地。”
朱厚照一愣, 他的目中射出寒光,可又在霎时间消退。他阖上眼, 又一次倒在躺椅上:“你还没吃够教训?”
刘瑾一噎,他很早就发现了,皇爷对他的掺和十分抵触。或者说, 皇爷希望减少他和李越之间的利益纠葛, 让他们之间的感情至少在短暂的时刻是纯粹的, 尽管他心里比谁都清楚,这是痴人说梦。但作为一个合格的奴才,他总不能和主子唱反调吧。所以,出于对圣意的顺从,出于对李越的忌惮,他选择了能避就避。
然而,就是因为他的回避,又被李越摆了一道。刘瑾心里比谁都清楚,太监最大的好处,就是在一个忠字。明知道主子要受难,他非但不冲锋陷阵,反而还畏缩不前,这是大忌。他在天牢里咬紧牙关,一言不发的忠诚,都被蒙上了烟尘。
如今的局面就是进退两难,进可能引火烧身,退又是一蹶不振。刘瑾只能又与幕僚张文冕商量。两人长吁短叹良久后,张文冕不得不说出这个残忍的事实:“这个家早就离不开您了,现在说脱身实在是太晚了。”
刘瑾双眼圆睁:“难不成,我受这夹板气要受到死那日方休?”
张文冕一窒,他道:“这当然也是不行的。”
他终于下定决心,说出了自己早就想好的主意:“要不,您反其道而行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