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后 第338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她还编写了女子劝学歌。
  她一生留下无数笔墨,虽然在后世朝代更迭中流失了很多,但是后世依旧有无数人去考究她的平生。
  有的人说她不可能是熙和帝最宠爱的女儿,她的驸马是个北疆人,官职也很低。
  还有人说她其实去北疆和亲了。
  也有人说哥舒岐是北疆的王子,熙和帝的和妃就是他的姑姑。
  是他来大胤和亲了。
  北疆的文字记载很少,这方面就由着后世杜撰。
  但是不管怎么考证,至少谁也不能否认这位长安公主在史书上有名有姓。
  英延宁。
  至于玉珠儿这个小名,反倒是丢失在了历史长河中。
  后来,后来又有一座古墓被发掘。
  那是一个女子的墓,她生前是一个教书先生。她的墓里没有金银玉器,而是有很多石碑。
  那些石碑上刻的不是她本人的事迹,而是长安公主的。
  它们详细记载了长安公主的生平。
  她从小公主,到长安公主,再到长安长公主。
  她开办女学,劝学著作。她与夫君和睦恩爱,一生育有二女二男。
  她帮助了无数女子。
  那古墓中有墓主人留下的一句话:为使千秋万代铭记公主贤名,史书尚有毁,精神永存世。
  为这一句话,后人开始研究长安公主是否是穿越的。
  不过这都不重要了,后世的人,终究是有人记得长安公主。
  不管他们怎么去怀疑公主和驸马到底是恩爱还是政治婚姻也没关系,毕竟史书明明白白记载了,长安公主享寿七十九,而驸马哥舒岐享寿八十一。
  她试图叫许多女人走出来,其实她们没有成功,或者说她们没能看到成功。
  每一个王朝到了最后都是混乱的。
  大胤也不例外。
  到了后面几代,女学就被取缔了,朝廷早已无力补贴这些。
  不过,九百年后,当一些女学生举着旗子游行抗议,争取自己的利益的时侯,她们翻阅古书,还是从那尘封的历史中找到了可以借鉴,可以参考的东西。
  看啊,我们的先祖们就奋斗过,所以我们为什么不可以?
  如此这般,也不知算不算成功。
  每一个人都是从远古走来,一步一步。从掉毛到穿衣,哪有一蹴而就啊,只是回头的时侯,别骄傲等一等落后的他们吧。
  【又是超长的一章】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