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迫成为风水先生的日子里_分卷阅读_479(1 / 2)
周侍郎的难处他也明白,他肩不能扛手不能提,若是带去了堤坝,碍事是一回事儿,万一出了岔子,周侍郎也开罪不起他师傅。周侍郎是这一次主修河堤的正史,负责的是将河堤修好,其他的麻烦事儿他一律不想管,也没空去管。
各人有各人的难处。
除却如他一般来‘蹭功劳’的公子哥和他们所带的下人侍卫,仔细一算真的是来修河堤的也只有区区五百人,这还是得算上半路投靠来的流民山匪。算算时间,等到他们到了灾区,一要开仓放粮,使当地百姓不至于易子而食;二要开征徭役,将那些流民中的青壮尽数拉去修河堤;三要修缮堤坝;四要与当地官府、富户联系,共同赈灾。
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郁宁虽曾说过若是钱粮短缺就让当地富商捐赠,但是事实上若是人咬着牙不给,就这么几百号人要和当地发展了百年的世家起冲突,还真一定能讨得了好去。
此外,还有后续而来的粮草补给、用以修筑堤坝的鹅卵石、竹编的栅篱、石料等,人员编制、钱粮发放,这些若是没有明确的分配,到时候怕是要一团乱。
黄河的源头是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全是黄土区,因为长时间以来的风化,导致黄土高原的土质松软,颗粒分明。黄河拍打于两岸,又或者风吹水溶,导致黄河中其实是泥水,而非干净的水源。高原的泥沙经过数百年数千年的冲刷,日积月累将河床底部垫高,再加上去年大雪,雪水融化,这才导致了黄河决堤。
郁宁查了资料,一般来说治理黄河水患最主要的是两种方法:
其一,束水攻砂。利用河堤使黄河流速加快,将河底的泥沙冲刷走,这样河床变低了,自然就不会再决堤。
其二,宽河滞砂。是指河道拓宽,两侧再修以堤坝,这样河道变宽后能够承载的水量自然就变大了。
其实还有第三个办法,那就是不管什么束水攻沙,也不去管什么宽河滞砂,直接将原有的堤坝缺口填补了就算完。但是按照现在的黄河流量来看,如果只是单纯的将堤坝修缮完毕,再被水冲开那只是时间问题——现在是春季,这次的水患是由去年大雪融化导致的,春季过后是夏季,夏季多雨,那才是往日黄河决堤的主要原因。
但是顾国师与他说过,去年也修过堤坝,所以去年的时候,只是单纯的将原本堤坝修缮一下?所以今年又崩了?这堤坝一修,短则三月长则大半年,不算倒霉到家的情况,那岂不是刚修完堤坝回长安府还没歇上几个月,夏季又来了,堤坝又该崩了,然后就再来修?
郁宁手里拿着兰霄给他备好的古代历朝历代的黄河河道图,一边对比着现有的黄河地图,找出了一张最相近的,随即寻出了相应的黄河水利工程来对照。
郁宁发觉他之前的思维走入了误区——他上不上河堤不重要,重要的是周侍郎能获得这一份资料,然后有所得,那就可以了。
毕竟他也不是学水利的出身,如果他要是能光靠这些理论资料就能把周侍郎忽悠地什么事儿都听他的,他还能把河堤修好了,那真是祖坟冒青烟的运气了,建议回现代直接买一百张同号彩票,保证能净赚五个亿。
实际操作和理论知识相差了十万八千里,他只有这一手理论知识,他能去处理突发事件吗?他懂的如何去计算堤坝弧度对水速的影响吗?他知道在找不到最好的材料下用什么材料可以方便快捷替换吗?
——不能。
他手里握着一手好牌,没必要去挑最差的那张牌去打。周侍郎说的一点都没错,他就是上了河堤,虽然不至于像周侍郎说的那样当真不能去抗砂石,但是从资本上来说确实是划不来。不如各司其职,各自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
好吧,那就先从把相关的资料挑选出来,然后抄撰给周侍郎送去再说——兰霄给他的可全是打印文件,肯定不能就这么直接给周侍郎,有些地方该省略的要省略,否则周侍郎问起什么是‘明清时期’他可答不上来。
这些东西还不能让下人去抄撰,只能自己来。还好郁宁练字也有大半年了,至少这字……还算是能让人认出来写得是什么。
于是郁宁封锁了书房,连带芙蓉王管事甚至扫撒的婢女都不能进,专心在书房中抄自己的资料。别看就这么点资料就这么点,那是建立在宋体五号字的情况下,换成毛笔字,可就是个大工程。
亏得他也算是半个美术出身,画个流域图和河堤的结构图不算是难事,没有到抄都抄不像的阶段。
当然,事情比郁宁想象的要困难得多,比如说先从几百份资料中挑选出有用的出来。
……
等到郁宁回过神来的时候,华灯初上,仆俾们在外点亮了鲜红的灯笼,挂上墙头。
郁宁是被芙蓉提醒该吃饭的声音给惊醒的,他看了看手边已经被筛选出来的四份文件,再看了看脚边的大木箱,忍不住叹了口气。
这得筛选到什么时候去。
他将桌上的东西掩了掩,推门出去接过了芙蓉手上的食盒,芙蓉见他一脸倦色,忍不住劝道:“少爷,您舟车劳顿,现下应该好好休息才是,您连午食都未吃一口,这怎么能行?”
郁宁自己起身主要是活动一下筋骨,他已经很久没有体验到这种连续不间断的伏案工作五六个小时的情况了。他听芙蓉这么说,摸了摸自己的胃,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午饭没吃,怪不得芙蓉晚上实在是忍不住来叫他了。
“忘记了。”郁宁解释了一句,自方才想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之后,他心中那一股看不见的焦躁终于散去了。他笑眯眯的说:“我想喝点汤,今天准备了什么汤?”
芙蓉微微一愣,道:“小灶方整理出来一个半时辰,于厨子来不及炖高汤,就给您熬了一盅人参鸡汤。” ↑返回顶部↑
各人有各人的难处。
除却如他一般来‘蹭功劳’的公子哥和他们所带的下人侍卫,仔细一算真的是来修河堤的也只有区区五百人,这还是得算上半路投靠来的流民山匪。算算时间,等到他们到了灾区,一要开仓放粮,使当地百姓不至于易子而食;二要开征徭役,将那些流民中的青壮尽数拉去修河堤;三要修缮堤坝;四要与当地官府、富户联系,共同赈灾。
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郁宁虽曾说过若是钱粮短缺就让当地富商捐赠,但是事实上若是人咬着牙不给,就这么几百号人要和当地发展了百年的世家起冲突,还真一定能讨得了好去。
此外,还有后续而来的粮草补给、用以修筑堤坝的鹅卵石、竹编的栅篱、石料等,人员编制、钱粮发放,这些若是没有明确的分配,到时候怕是要一团乱。
黄河的源头是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全是黄土区,因为长时间以来的风化,导致黄土高原的土质松软,颗粒分明。黄河拍打于两岸,又或者风吹水溶,导致黄河中其实是泥水,而非干净的水源。高原的泥沙经过数百年数千年的冲刷,日积月累将河床底部垫高,再加上去年大雪,雪水融化,这才导致了黄河决堤。
郁宁查了资料,一般来说治理黄河水患最主要的是两种方法:
其一,束水攻砂。利用河堤使黄河流速加快,将河底的泥沙冲刷走,这样河床变低了,自然就不会再决堤。
其二,宽河滞砂。是指河道拓宽,两侧再修以堤坝,这样河道变宽后能够承载的水量自然就变大了。
其实还有第三个办法,那就是不管什么束水攻沙,也不去管什么宽河滞砂,直接将原有的堤坝缺口填补了就算完。但是按照现在的黄河流量来看,如果只是单纯的将堤坝修缮完毕,再被水冲开那只是时间问题——现在是春季,这次的水患是由去年大雪融化导致的,春季过后是夏季,夏季多雨,那才是往日黄河决堤的主要原因。
但是顾国师与他说过,去年也修过堤坝,所以去年的时候,只是单纯的将原本堤坝修缮一下?所以今年又崩了?这堤坝一修,短则三月长则大半年,不算倒霉到家的情况,那岂不是刚修完堤坝回长安府还没歇上几个月,夏季又来了,堤坝又该崩了,然后就再来修?
郁宁手里拿着兰霄给他备好的古代历朝历代的黄河河道图,一边对比着现有的黄河地图,找出了一张最相近的,随即寻出了相应的黄河水利工程来对照。
郁宁发觉他之前的思维走入了误区——他上不上河堤不重要,重要的是周侍郎能获得这一份资料,然后有所得,那就可以了。
毕竟他也不是学水利的出身,如果他要是能光靠这些理论资料就能把周侍郎忽悠地什么事儿都听他的,他还能把河堤修好了,那真是祖坟冒青烟的运气了,建议回现代直接买一百张同号彩票,保证能净赚五个亿。
实际操作和理论知识相差了十万八千里,他只有这一手理论知识,他能去处理突发事件吗?他懂的如何去计算堤坝弧度对水速的影响吗?他知道在找不到最好的材料下用什么材料可以方便快捷替换吗?
——不能。
他手里握着一手好牌,没必要去挑最差的那张牌去打。周侍郎说的一点都没错,他就是上了河堤,虽然不至于像周侍郎说的那样当真不能去抗砂石,但是从资本上来说确实是划不来。不如各司其职,各自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
好吧,那就先从把相关的资料挑选出来,然后抄撰给周侍郎送去再说——兰霄给他的可全是打印文件,肯定不能就这么直接给周侍郎,有些地方该省略的要省略,否则周侍郎问起什么是‘明清时期’他可答不上来。
这些东西还不能让下人去抄撰,只能自己来。还好郁宁练字也有大半年了,至少这字……还算是能让人认出来写得是什么。
于是郁宁封锁了书房,连带芙蓉王管事甚至扫撒的婢女都不能进,专心在书房中抄自己的资料。别看就这么点资料就这么点,那是建立在宋体五号字的情况下,换成毛笔字,可就是个大工程。
亏得他也算是半个美术出身,画个流域图和河堤的结构图不算是难事,没有到抄都抄不像的阶段。
当然,事情比郁宁想象的要困难得多,比如说先从几百份资料中挑选出有用的出来。
……
等到郁宁回过神来的时候,华灯初上,仆俾们在外点亮了鲜红的灯笼,挂上墙头。
郁宁是被芙蓉提醒该吃饭的声音给惊醒的,他看了看手边已经被筛选出来的四份文件,再看了看脚边的大木箱,忍不住叹了口气。
这得筛选到什么时候去。
他将桌上的东西掩了掩,推门出去接过了芙蓉手上的食盒,芙蓉见他一脸倦色,忍不住劝道:“少爷,您舟车劳顿,现下应该好好休息才是,您连午食都未吃一口,这怎么能行?”
郁宁自己起身主要是活动一下筋骨,他已经很久没有体验到这种连续不间断的伏案工作五六个小时的情况了。他听芙蓉这么说,摸了摸自己的胃,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午饭没吃,怪不得芙蓉晚上实在是忍不住来叫他了。
“忘记了。”郁宁解释了一句,自方才想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之后,他心中那一股看不见的焦躁终于散去了。他笑眯眯的说:“我想喝点汤,今天准备了什么汤?”
芙蓉微微一愣,道:“小灶方整理出来一个半时辰,于厨子来不及炖高汤,就给您熬了一盅人参鸡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