氪金使她当学霸 第84节(3 / 4)
即使偶有一些打着“证明了xx难题/xx猜测”的人冒出来接受各种采访,基本也都是来吹牛的骗子,真正内行人压根不带理的,必须拿出逻辑严密的证明过程和至少三个权威人士的同行评审结果才会愿意看一眼,也就那些不懂行的人才以为真的证明了,被骗得团团转。
刚听说“周氏猜测”被证明了的消息时,数学界众人都以为还是老套的骗局,不由“嗤”了声,心说现在的骗子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吹牛也不知道吹个大的,什么“黎曼假设”、“哥德巴赫猜想”都吹一下才更能骗人啊,“周氏猜测”在这种世界难题面前算个什么鬼。
但他们又打听了几句,才发现,这次竟然不是吹牛骗曝光率的,而是真的往sci投稿论文还被通过了。
那可是sci啊,就连第一轮审核都是有一定学术能力的人在负责,何况是学术编辑?必定是数学界有名有姓的权威者,而且绝对经过了不止一次的审核,甚至可能是全部学术编辑都看过了这篇论文,都没有找到问题才会同意刊登发行并进行宣传工作。
一时间,以数学界为大头的大批学术人士都被引起了好奇心,《数学年刊》官网后台的期刊预定量立马蹭蹭上涨。他们都想看一下,到底是身为sci的《数学年刊》和那些权威大牛们在审核时少见地出了错漏,还是真的有人把“周氏猜测”给证明了出来。
如果是前者,多多少少会成为一个两年内不会消停的茶余饭后大笑料,毕竟翻车的可是sci,但如果是后者……那意味着的可就深了。
购买期刊的人好奇,给《周氏猜测的证明》这篇论文审核通过回复的几个学术编辑其实也很好奇。
只不过,他们好奇的是这篇论文的投稿者到底是谁,都觉得是熟人的可能性比较大,毕竟这种猜测肯定要经过长年累月的研究,而不是像现在许多本科的毕业论文那样,格式和大纲差不多说得过去就可以水完的。
对于这个猜测,cecilia表示了不解:“之前,我们不是搞了一大波乌龙吗?是熟人肯定早就说了吧,怎么一点反应都没有?我们当时都是直接对外说的是他论文有问题,那个游戏其实坦白说不太地道,相当于公开处刑了,换位思考如果是我的错误论文被传出去,还有那么多人指指点点,肯定忍不住发飙。”
byron他们也没法解释这个逻辑bug,便说等着吧,反正等期刊上了他们就知道到底第一作者是谁了。
当然,也不排除这篇论文署名只有一个作者的概率,只是概率有点小,毕竟现在大家搞研究都是团队合作,先立项再研究,已经很少见上个世纪科学家们那种“单打独斗”的研究模式了。
以防给认识或者同一国籍、学校的人走后门,学术编辑审稿时都是匿名,但现在已经给了投稿者回复也对外公布了这件事,相关工作人员便直接把投稿人告诉给了他们。
白芍芍,华国人,今年刚高中毕业,学术履历上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在刚结束的imo中荣获团队、个人双冠第一。
什么?白芍芍?
碰巧受邀参加了今年imo的gilbert三人露出了讶然的眼神。
华国队今年比赛确实是大放异彩,出了在美食联谊会上那名叫“螺蛳粉”的美食,他们便是对白芍芍这个小姑娘尤为印象深刻,但也只是印象深刻而已,觉得是个很有潜力和天赋的小姑娘,却是完全没想过她可能会证明出“周氏猜测”。
能在高考中考得好成绩,不代表就有搞学术的天赋,因为高考其实非常模板和套路化。
同样,能在imo中取得世界第一,也不代表就可以证明难题或猜测,因为imo其实难度也有限,只是对于这个年龄段知识还不够丰富的孩子来说很难,在他们眼中就显得难度十分有限。
可现在摆在眼前的事实就是,这个他们只是短暂欣赏便放在脑后,打算有机会再交流的“备胎”一样的“潜力股”好苗子,竟然不仅发表了《周氏猜测的证明》这篇论文,甚至不是那种第五、第六作者的挂名,相反他们曾经见过面的京华大学的那个张老师才是蹭了挂名“通讯作者”的人?!
这这这……
过于震惊之下,gilbert他们竟是一时不知何言以对,只是心底不断掀起惊涛骇浪,证明了他们对此事的不敢置信。
高三刚毕业的话,不是才18岁吗?18岁就证明出了“周氏猜测”这个世纪难题?
这个消息一旦放出去,别说其他人了,就是他们这些亲眼见识过这个孩子有多聪明和优秀的人都怀疑是不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cecilia平时就很喜欢上网,对于“翻墙”这种“新行为”也早已熟练,震惊之余,忍不住翻墙去了华国搜白芍芍的相关消息。
一如他们了解到的,这是白芍芍发表的第一篇论文,甚至高二时她好像还是连大学都考不上的成绩,高三时成绩起来了。
高中毕业前,她最好的竞赛成绩不过是一个含金量不够高的国内英语演讲比赛冠军,怪不得英文水平看起来也很不错,其次比较拿得出手的就是高考省状元,至于网友们喜欢吃瓜也热度最大的绿江征文活动则在cecilia眼里和没获奖一样,根本就是玩闹性质上不得台面的……
这也是搞学术的人对其他娱乐活动的大多态度。
也就是说,imo第一的确是白芍芍人生至今最光辉的成就。
不,或者说,是之前的她最光辉的成就。
想到这里,cecilia的眼神有些复杂。 ↑返回顶部↑
刚听说“周氏猜测”被证明了的消息时,数学界众人都以为还是老套的骗局,不由“嗤”了声,心说现在的骗子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吹牛也不知道吹个大的,什么“黎曼假设”、“哥德巴赫猜想”都吹一下才更能骗人啊,“周氏猜测”在这种世界难题面前算个什么鬼。
但他们又打听了几句,才发现,这次竟然不是吹牛骗曝光率的,而是真的往sci投稿论文还被通过了。
那可是sci啊,就连第一轮审核都是有一定学术能力的人在负责,何况是学术编辑?必定是数学界有名有姓的权威者,而且绝对经过了不止一次的审核,甚至可能是全部学术编辑都看过了这篇论文,都没有找到问题才会同意刊登发行并进行宣传工作。
一时间,以数学界为大头的大批学术人士都被引起了好奇心,《数学年刊》官网后台的期刊预定量立马蹭蹭上涨。他们都想看一下,到底是身为sci的《数学年刊》和那些权威大牛们在审核时少见地出了错漏,还是真的有人把“周氏猜测”给证明了出来。
如果是前者,多多少少会成为一个两年内不会消停的茶余饭后大笑料,毕竟翻车的可是sci,但如果是后者……那意味着的可就深了。
购买期刊的人好奇,给《周氏猜测的证明》这篇论文审核通过回复的几个学术编辑其实也很好奇。
只不过,他们好奇的是这篇论文的投稿者到底是谁,都觉得是熟人的可能性比较大,毕竟这种猜测肯定要经过长年累月的研究,而不是像现在许多本科的毕业论文那样,格式和大纲差不多说得过去就可以水完的。
对于这个猜测,cecilia表示了不解:“之前,我们不是搞了一大波乌龙吗?是熟人肯定早就说了吧,怎么一点反应都没有?我们当时都是直接对外说的是他论文有问题,那个游戏其实坦白说不太地道,相当于公开处刑了,换位思考如果是我的错误论文被传出去,还有那么多人指指点点,肯定忍不住发飙。”
byron他们也没法解释这个逻辑bug,便说等着吧,反正等期刊上了他们就知道到底第一作者是谁了。
当然,也不排除这篇论文署名只有一个作者的概率,只是概率有点小,毕竟现在大家搞研究都是团队合作,先立项再研究,已经很少见上个世纪科学家们那种“单打独斗”的研究模式了。
以防给认识或者同一国籍、学校的人走后门,学术编辑审稿时都是匿名,但现在已经给了投稿者回复也对外公布了这件事,相关工作人员便直接把投稿人告诉给了他们。
白芍芍,华国人,今年刚高中毕业,学术履历上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在刚结束的imo中荣获团队、个人双冠第一。
什么?白芍芍?
碰巧受邀参加了今年imo的gilbert三人露出了讶然的眼神。
华国队今年比赛确实是大放异彩,出了在美食联谊会上那名叫“螺蛳粉”的美食,他们便是对白芍芍这个小姑娘尤为印象深刻,但也只是印象深刻而已,觉得是个很有潜力和天赋的小姑娘,却是完全没想过她可能会证明出“周氏猜测”。
能在高考中考得好成绩,不代表就有搞学术的天赋,因为高考其实非常模板和套路化。
同样,能在imo中取得世界第一,也不代表就可以证明难题或猜测,因为imo其实难度也有限,只是对于这个年龄段知识还不够丰富的孩子来说很难,在他们眼中就显得难度十分有限。
可现在摆在眼前的事实就是,这个他们只是短暂欣赏便放在脑后,打算有机会再交流的“备胎”一样的“潜力股”好苗子,竟然不仅发表了《周氏猜测的证明》这篇论文,甚至不是那种第五、第六作者的挂名,相反他们曾经见过面的京华大学的那个张老师才是蹭了挂名“通讯作者”的人?!
这这这……
过于震惊之下,gilbert他们竟是一时不知何言以对,只是心底不断掀起惊涛骇浪,证明了他们对此事的不敢置信。
高三刚毕业的话,不是才18岁吗?18岁就证明出了“周氏猜测”这个世纪难题?
这个消息一旦放出去,别说其他人了,就是他们这些亲眼见识过这个孩子有多聪明和优秀的人都怀疑是不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cecilia平时就很喜欢上网,对于“翻墙”这种“新行为”也早已熟练,震惊之余,忍不住翻墙去了华国搜白芍芍的相关消息。
一如他们了解到的,这是白芍芍发表的第一篇论文,甚至高二时她好像还是连大学都考不上的成绩,高三时成绩起来了。
高中毕业前,她最好的竞赛成绩不过是一个含金量不够高的国内英语演讲比赛冠军,怪不得英文水平看起来也很不错,其次比较拿得出手的就是高考省状元,至于网友们喜欢吃瓜也热度最大的绿江征文活动则在cecilia眼里和没获奖一样,根本就是玩闹性质上不得台面的……
这也是搞学术的人对其他娱乐活动的大多态度。
也就是说,imo第一的确是白芍芍人生至今最光辉的成就。
不,或者说,是之前的她最光辉的成就。
想到这里,cecilia的眼神有些复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