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师 第741节(2 / 4)
江风吹拂着姜星火的衣袖,他盯着远处的江面,心思却在别的地方。
在过去的一年里,随着清田的规模逐步扩大到浙江、江西、黄淮等布政使司,大规模的屠戮和惩戒,使得士绅的抵抗在逐步减弱简单的来说,这些士绅都是贱骨头,不敲不老实,敲了就跪下。
以前士绅们分毫利益都不愿意退让,天天叫嚣,赌的就是舆论滔天,朝廷不敢动手,但真等屠刀落到自己的脑袋上时,反而马上愿意舍弃一切来保命。
当然,这种情况在最初很激烈,可眼见着抵抗无效,各布政使司尤其是朝中官员居多的江西布政使司,马上就开始变聪明了起来,在规则允许范围内通过转赠和分家等方式,尽量保存田土,而不是梗着脖子硬抗大刀。
随着反对力量的暂时减弱,或者说蛰伏起来等待反抗的时机,表面上国内的各项新政举措算是稳步推进,而虽然繁琐的小事很多,已经没有了太大的阻碍,但其实对于姜星火来说,还是有忙不完的事情。
不过姜星火的注意力,已经逐渐从国内的各项事务中转移出来,投向了世界。
姜星火思考的主要是两个方面的事情。
第一个方面的事情是随着北征鞑靼和挫败帖木儿远征,周围的地缘政治环境条件已经初步稳定,而姜星火通过纳钞中盐和发行国债、减少铸造铜钱等手段,宝钞的实际币值开始上升,逐渐与铜钱相接近,虽然还有一段距离,但已经不像是以前那种遥遥无期了.所以跨海远征日本获得银矿,就成了能够实现的事情,而只有获得了日本的超大银矿,才能进行姜星火筹备已久的货币改革。
第二个方面的事情则与货币改革息息相关,那就是以大明为核心的世界贸易、货币体系的建立。
随着视野的拓展和世界局势尤其是大明和帖木儿汗国两个超级大国的和解,东西方直达贸易航线的开辟成为了可能,如果大明的远洋舰队能够绕过好望角顺着非洲海岸线抵达欧洲并且在沿途建立补给站,那么且不论接下来航行到美洲获取土豆、玉米、红薯这迟来的“穿越者三件套”会变得很轻松,单就世界贸易而言,也能沟通东西方的贸易,从而构建以大明为核心的世界贸易体系。
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制造业大国,目前的大明不仅在传统的拳头商品,例如茶叶、丝绸、瓷器、漆器等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市场地位,而且在新的贸易商品,譬如香水、白酒、玻璃、棉纺织品等方面,也同样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在世界贸易中的绝对优势,这就意味着目前世界各国对于大明的需求,远大于大明对于世界各国的需求,大明就可以凭借着这种优势成为世界贸易体系的主导者。
而从世界贸易中源源不断地攫取利润形成良性循环,不仅意味着大明制造业产业规模的持续增长,还意味着大明能调拨出更多的军费给海军造舰和航线维护以及港口建设,这种军事力量上的优势也会正向反馈给贸易。
而有了优势贸易地位以及强大的航线控制能力这两项必备条件以后,大明就可以在贸易中强制要求各国加入大明主导的货币体系,用白银宝钞来进行结算,这样再随着金融体系的发展,大明就能不断地通过以“武力保障+贸易优势”为基础的主导权,来用货币体系对世界各国实现无形的控制与危机转嫁。
这种货币体系对世界的控制,从时间上来看,是非常漫长的。
通常来讲,一个世界性帝国,最先崩塌的往往是“贸易优势”这一环,因为技术领先不是永久的,而既得利益者也往往会进行产业转移用以降低成本,并投入到金融产业来赚更容易赚的快钱,这样在技术和制造两方面都会让“贸易优势”渐渐丧失.而随着贸易优势的丧失,后发国家也会重复这个世界性帝国的崛起之路,利用贸易获得的财富来武装军队进行造舰竞赛,这样在一到两场大战之后,往往“武力保障”也会变得不那么可靠起来,失去了这两者之后,货币体系才会崩塌并易主。
而这个时间,往往是以百年为单位计算的,一二百年轻而易举,维持的好了就是三四百年,甚至五六百年都不是不可能。
不过这两个方面的事情目前还只是姜星火对于世界局势的长远规划,如果真的实践起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至少眼下就有几件事情急需搞定。
“满者伯夷帝国那边还老实吗?这次回来的路上,有没有在新港以南遇到它们的舰队?”
郑和未作犹豫答道:“这次回来的路上,我们时刻提防着满者伯夷帝国,毕竟这是南洋唯一能称得上帝国的存在,如果没有我们大明,那说它是南洋霸主都不为过.舰队在新港补给了一次,当时彻底离开海峡以后,远处海平线上突然涌现出了一支庞大的舰队,说是桅杆如林,帆布如云,也不为过,就是满者伯夷帝国的战船,当时我们都做好战斗准备了,我们的船更大还有火炮,打起来一定是我们赢,但最后没打起来。”
“他们什么态度?”
“派出了一艘小船,上面载着几名使者,前来跟我们进行交涉,这些使者是满者伯夷帝国皇帝维卡拉玛瓦哈纳派来的,态度还很恭敬,向我表达了他们皇帝的敬意,并表示愿意与大明保持友好关系。”
“奇怪。”姜星火微微蹙眉。
郑和归国后在福建又滞留了很久,因为只有福建的船厂有大规模修理和维护宝船的能力,这些一千五百料和两千料的庞然大物远洋了这么久一直到南天竺才回来,船体下面早就是各种藻、螺和各种平时航行看不到的损伤了,必须要在船台内架起来清理干净,然后好好保养。
所以郑和并没有来得及跟姜星火自己诉说这次下西洋的经历,只是写信沟通了两次,如今问起来,姜星火却觉得满者伯夷帝国的态度很奇怪。
因为满者伯夷帝国是南洋的霸主,这个国家就是从一个小国,通过对周围国家的战争来进行蚕食和扩张的,而且满者伯夷帝国早就在洪武三十年就在实际上灭亡了主要的对手三佛齐王国,如今的三佛齐王国不过是徒有其名实则各地诸侯各自为政罢了。
新港宣抚使施进卿继承了梁道明的国王,他的政令也出不了新港,而新港现在失去了陈祖义的海盗舰队,能在南洋立足,能抵御满者伯夷帝国的入侵,靠的就是大明。
也就是说,大明其实是阻碍满者伯夷帝国扩张的最大障碍。
那么满者伯夷帝国为什么要向大明低头?
“是不是想要我们放松警惕?” ↑返回顶部↑
在过去的一年里,随着清田的规模逐步扩大到浙江、江西、黄淮等布政使司,大规模的屠戮和惩戒,使得士绅的抵抗在逐步减弱简单的来说,这些士绅都是贱骨头,不敲不老实,敲了就跪下。
以前士绅们分毫利益都不愿意退让,天天叫嚣,赌的就是舆论滔天,朝廷不敢动手,但真等屠刀落到自己的脑袋上时,反而马上愿意舍弃一切来保命。
当然,这种情况在最初很激烈,可眼见着抵抗无效,各布政使司尤其是朝中官员居多的江西布政使司,马上就开始变聪明了起来,在规则允许范围内通过转赠和分家等方式,尽量保存田土,而不是梗着脖子硬抗大刀。
随着反对力量的暂时减弱,或者说蛰伏起来等待反抗的时机,表面上国内的各项新政举措算是稳步推进,而虽然繁琐的小事很多,已经没有了太大的阻碍,但其实对于姜星火来说,还是有忙不完的事情。
不过姜星火的注意力,已经逐渐从国内的各项事务中转移出来,投向了世界。
姜星火思考的主要是两个方面的事情。
第一个方面的事情是随着北征鞑靼和挫败帖木儿远征,周围的地缘政治环境条件已经初步稳定,而姜星火通过纳钞中盐和发行国债、减少铸造铜钱等手段,宝钞的实际币值开始上升,逐渐与铜钱相接近,虽然还有一段距离,但已经不像是以前那种遥遥无期了.所以跨海远征日本获得银矿,就成了能够实现的事情,而只有获得了日本的超大银矿,才能进行姜星火筹备已久的货币改革。
第二个方面的事情则与货币改革息息相关,那就是以大明为核心的世界贸易、货币体系的建立。
随着视野的拓展和世界局势尤其是大明和帖木儿汗国两个超级大国的和解,东西方直达贸易航线的开辟成为了可能,如果大明的远洋舰队能够绕过好望角顺着非洲海岸线抵达欧洲并且在沿途建立补给站,那么且不论接下来航行到美洲获取土豆、玉米、红薯这迟来的“穿越者三件套”会变得很轻松,单就世界贸易而言,也能沟通东西方的贸易,从而构建以大明为核心的世界贸易体系。
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制造业大国,目前的大明不仅在传统的拳头商品,例如茶叶、丝绸、瓷器、漆器等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市场地位,而且在新的贸易商品,譬如香水、白酒、玻璃、棉纺织品等方面,也同样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在世界贸易中的绝对优势,这就意味着目前世界各国对于大明的需求,远大于大明对于世界各国的需求,大明就可以凭借着这种优势成为世界贸易体系的主导者。
而从世界贸易中源源不断地攫取利润形成良性循环,不仅意味着大明制造业产业规模的持续增长,还意味着大明能调拨出更多的军费给海军造舰和航线维护以及港口建设,这种军事力量上的优势也会正向反馈给贸易。
而有了优势贸易地位以及强大的航线控制能力这两项必备条件以后,大明就可以在贸易中强制要求各国加入大明主导的货币体系,用白银宝钞来进行结算,这样再随着金融体系的发展,大明就能不断地通过以“武力保障+贸易优势”为基础的主导权,来用货币体系对世界各国实现无形的控制与危机转嫁。
这种货币体系对世界的控制,从时间上来看,是非常漫长的。
通常来讲,一个世界性帝国,最先崩塌的往往是“贸易优势”这一环,因为技术领先不是永久的,而既得利益者也往往会进行产业转移用以降低成本,并投入到金融产业来赚更容易赚的快钱,这样在技术和制造两方面都会让“贸易优势”渐渐丧失.而随着贸易优势的丧失,后发国家也会重复这个世界性帝国的崛起之路,利用贸易获得的财富来武装军队进行造舰竞赛,这样在一到两场大战之后,往往“武力保障”也会变得不那么可靠起来,失去了这两者之后,货币体系才会崩塌并易主。
而这个时间,往往是以百年为单位计算的,一二百年轻而易举,维持的好了就是三四百年,甚至五六百年都不是不可能。
不过这两个方面的事情目前还只是姜星火对于世界局势的长远规划,如果真的实践起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至少眼下就有几件事情急需搞定。
“满者伯夷帝国那边还老实吗?这次回来的路上,有没有在新港以南遇到它们的舰队?”
郑和未作犹豫答道:“这次回来的路上,我们时刻提防着满者伯夷帝国,毕竟这是南洋唯一能称得上帝国的存在,如果没有我们大明,那说它是南洋霸主都不为过.舰队在新港补给了一次,当时彻底离开海峡以后,远处海平线上突然涌现出了一支庞大的舰队,说是桅杆如林,帆布如云,也不为过,就是满者伯夷帝国的战船,当时我们都做好战斗准备了,我们的船更大还有火炮,打起来一定是我们赢,但最后没打起来。”
“他们什么态度?”
“派出了一艘小船,上面载着几名使者,前来跟我们进行交涉,这些使者是满者伯夷帝国皇帝维卡拉玛瓦哈纳派来的,态度还很恭敬,向我表达了他们皇帝的敬意,并表示愿意与大明保持友好关系。”
“奇怪。”姜星火微微蹙眉。
郑和归国后在福建又滞留了很久,因为只有福建的船厂有大规模修理和维护宝船的能力,这些一千五百料和两千料的庞然大物远洋了这么久一直到南天竺才回来,船体下面早就是各种藻、螺和各种平时航行看不到的损伤了,必须要在船台内架起来清理干净,然后好好保养。
所以郑和并没有来得及跟姜星火自己诉说这次下西洋的经历,只是写信沟通了两次,如今问起来,姜星火却觉得满者伯夷帝国的态度很奇怪。
因为满者伯夷帝国是南洋的霸主,这个国家就是从一个小国,通过对周围国家的战争来进行蚕食和扩张的,而且满者伯夷帝国早就在洪武三十年就在实际上灭亡了主要的对手三佛齐王国,如今的三佛齐王国不过是徒有其名实则各地诸侯各自为政罢了。
新港宣抚使施进卿继承了梁道明的国王,他的政令也出不了新港,而新港现在失去了陈祖义的海盗舰队,能在南洋立足,能抵御满者伯夷帝国的入侵,靠的就是大明。
也就是说,大明其实是阻碍满者伯夷帝国扩张的最大障碍。
那么满者伯夷帝国为什么要向大明低头?
“是不是想要我们放松警惕?” ↑返回顶部↑